温州网4月24日讯(文/杨志林 陈爱琴 通讯员 金如龙摄影 )洞头区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位于我国海上南北交通之要津。洞头列岛依傍的洞头洋,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鱼类资源丰富。由于地理位置与渔业资源的原因,洞头与妈祖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明代中期,洞头列岛有大批移民进入开发,这些洞头先民大多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他们来到洞头后,就把尊崇妈祖的习俗带到洞头。明清时期,每逢冬汛,就有大批的福建沿海渔民来到洞头洋捕捞带鱼,其中就有莆田湄洲的渔民。他们来洞头时,不但带着家眷,而且带来妈祖神像,以祈求妈祖保佑生活平安、生产丰收。所以,到洞头后,他们首先在澳湾的坡上选择福地,搭建茅寮,奉祀妈祖,以供朝拜。
传说有一年渔汛结束时,湄洲渔民请上妈祖神像,正准备返回,神像的手足却突然掉下来(当时的神像是木制的)。洞头岛东沙港的渔民看见了,忙说:洞头风光好,妈祖喜欢留在这里,你们就把这尊神像送给我们吧!我们一定会好好供奉的。湄洲渔民见此情景,就把那尊妈祖神像重新安装好,送给了东沙渔民。
就这样,东沙及附近村岙的13位有威望的渔民担任主事,郑重地接过妈祖神像,先在旧茅寮中供奉着,后来又通过集资,在东沙渔港内侧兴建了妈祖庙。这就是如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沙妈祖宫”。自建成东沙妈祖宫后,信众们四时朝拜,至今一直是香火鼎盛;每年还都举办盛大的祭典仪式。
自2010年始,洞头每年一度举办隆重的中国·洞头妈祖平安节。洞头的妈祖祭典(妈祖信俗),2011年还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扩展项目。现洞头海岛有妈祖庙(天后宫)共12座,妈祖与其他神灵供奉的还有11座,每个主要住人岛都建有妈祖庙。
自从妈祖来到洞头以后(即建有妈祖宫后),洞头人民就非常虔诚地供奉妈祖。除了平时烧香祈愿外,每年都举行6次的法会,分别在农历二月十八日、四月十八日、六月十八日、八月十八日、十月十八日、十二月十八日举行。二月十八日法会,为年头会;十二月十八日法会为年尾会,也是为妈祖娘娘拜年,所以较一般法会隆重些,多会设宴招待来宾。
举行法会时,信众们多会捐资以襄善事。最重要的是每年两次的做供(即做道场),分别在妈祖诞辰的纪念日农历三月廿三和妈祖羽化升天的纪念日农历九月初九举行,规模盛大,形式多样,非常隆重。这个活动不是仅举行一天,而是一个时段里举行,多则五至七天,少则二至三天。纪念日当天更加突出和讲究祭典的仪式程序。
洞头妈祖祭典,最有特色的一项活动是妈祖圣母平安出巡,这也是最有意义的。妈祖是海上保护神,她慈悲大爱,庇佑万民,每年都要定期出巡,扫清邪恶,去除隐患,以保平安。平安出巡过程中,“迎火鼎”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迎火鼎”俗称“迎火锅”,就是在出巡的队伍中,有人抬着极大的锅,锅里燃着熊熊的柴火,一路巡游而来,走村串岙。火光熊熊燃烧,一路而去,就能照出邪魔,然后妈祖圣母显灵,挥剑除之,为民保平安。火焰熊熊燃烧,又表示有妈祖庇佑,风调雨顺,生产丰收,渔家的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
“迎火锅”的路上,都会有人在锅里添上柴片,众人添柴火焰高,这也告诉渔家人,要团结协助形成力量,才能战胜困苦勇往直前。最有意思的是,当火鼎抬到各家各院门口时,渔家人不仅要往火锅中添柴,而且会用火钳夹起一块炭火拿进家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可大有深意,就是想托妈祖的福泽,让自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也让妈祖的鼎火灵光照射,驱灾祛邪,使家庭平安。此外还有一层意思,尤其是刚结婚的家庭,总要把大块的炭火夹回家。用洞头闽南方言表示,即“夹大箍,生达晡”(“达晡”即男孩)。
“迎火鼎”还有抬两个鼎的,意为“火鼎公”和“火鼎婆”,表示阴阳相合,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事业红火。这些都表达了人们追求理想和美好的祝愿。在妈祖平安出巡的队伍里有时还有鱼灯、马灯队伍相随;还有装扮成历史上戏剧中的人物相随,都有鸣锣开道,击鼓催进,五音伴奏的,很是热闹。妈祖平安出巡是洞头妈祖祭典活动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海洋民俗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妈祖庆典活动的习俗正在传承和弘扬光大。在洞头海岛,“迎火鼎”已和元宵灯会有机结合,为佳节添彩增趣;妈祖平安节的举办,通过民俗文化搭台,唱起经贸往来、两岸交流的大戏。总之,洞头与福建、台湾以及全国各地许多妈祖文化传播地一样,传承和弘扬妈祖精神的新形式,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涌现。
来源:温州网编辑:王建平责任编辑:黄作敏2017-04-24 10:42:59
毕业季大学生热衷整形 改形象为面试加分
西安高速公路堵车 乘客下车跳舞解闷
新疆北部牧民春季转场从城市穿过
湖南平江开通悬崖“飞拉达” 游人感受高空刺激
温州市第五届市民文化节暨全民阅读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