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政府部门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源。然而,“辟谣跑断腿,谣言仍满天飞”,人们对民间传播的谣言“宁可信其有”,对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却是“宁可信其无”,这个现象值得深思,亟待改变
有人说,泛滥的鸡汤文和养生帖已将微信朋友圈攻占。其实,不妨再加一项:食品谣言。塑料大米、塑料紫菜、塑料粉丝,“塑料君”最近有点忙;微波炉加热致癌、喝牛奶致癌、鱼腥草致癌,致癌物太多让吃货们“伤不起”;小龙虾是小虫虾、青蟹被打了针、鸡鸭靠吃激素长大,这些食物还能吃吗?
前不久,笔者所在的好几个微信群都在转同一个帖子:“某地有人因吃猪肉感染H7N9病毒死亡。收到马上发给关心你的人,预防永远胜过治疗。”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都有鼻子有眼,“真实性”极高。诸如此类的谣言,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都中招,随手就转到其他微信群和自己朋友圈里。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连续发布多批“近年来食品药品谣言类汇总”,上述“猪肉感染H7N9”的谣言也“光荣”上榜。在汇总的数十例食药品谣言“缘起”和“真相”介绍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即便食药监总局、农业部、科技部、卫计委等政府部门以及专业协会、相关企业、主流媒体都站出来联合辟谣过了,为何许多“谣言”及其变体总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借尸还魂后又死灰复燃?
按理说,政府部门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源。但如果人们对民间传播的谣言是“宁可信其有”、对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却是“宁可信其无”的认知模式,事情肯定哪里不对了。
食品谣言生产与传播的动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类出于利益驱动、经济敲诈、舆论商战、眼球博弈等恶意传谣,另一类是被无知裹挟、以“善意”的方式断章取义渲染问题,或者提醒亲友,以期引起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更加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容易信谣传谣,背后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状况的焦虑。而这,也给恶意制谣、传谣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是谣言,就得治。不论本意“善恶”,都要禁止。“不信谣”的前提是“识别谣”。这既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建社会信任度,也要提升百姓科学素养,当谣言满天飞时,得有明辨真假的能力。如果大多数人能对食品谣言所涉及的食品有一个大体科学的认识,即便谣言在源头被造出来,也难以形成接力传播的信息流,谣言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
食品企业应做好风险沟通。眼下,辟谣跑断腿,谣言仍满天飞,这与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很有关系。作为对食品安全负第一责任的市场主体,食品企业不光要做得好,也要宣传好。比如,不论是矿泉水企业还是肉制品公司,在做到出口与内销食品一个标准的同时,也应主动、定期向社会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开放生产车间,展开圆桌听证、交流,以可见可感的场景来打消人们的安全疑虑,建立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发现谣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政府要加大力度主动发布信息和科普。信息公开是对社会舆论最主动的引导,政府部门及时发声是遏制谣言的重要手段。而科普能将最直接、最牢靠的食品安全知识提供给大众,所留下的知识印痕是最深刻的。这在信息碎片化、传播飞沫化的今天尤为重要。
消费者要增强自身辨谣能力。谣言止于智者。比如对于“无籽葡萄用了避孕药”之类的谣言,只要稍微懂得“植物和动物的激素不一样,适用方法和效果也不一样”这个生物常识,谣言就不攻自破。食以安为先,保卫舌尖上的安全,消费者更要加强主动性,积极学习靠谱、权威的食品安全知识,避免谣言传播中的“羊群效应”,甚至以科学的话语回击,增强食品舆论场中的自净化能力。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