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蓝莓之父”, 把大爱写在乡村土地上

温州网 2017-12-04 08:41:23

  王法格(右一)在文成南田指导蓝莓种植。余宏傲摄

  核心阅读>>>

  温州网讯 作为一位资深果树专家,王法格在全省率先开展蓝莓树的引试工作,带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蓝莓创新团队走进农村贫瘠荒山,带动众多农民投身蓝莓种植,引领了“蓝莓产业”这一新兴效益农业产业在我市蓬勃发展,让6000余亩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年总产值超1.2亿元。作为一位以“三农”服务为工作重点的高校部门负责人,多年来他“学农、爱农、专农”,不断创新模式服务“三农”,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题记

  懂农业,善经营

  王法格带头组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蓝莓创新团队,筛选出两大类蓝莓良种。为了让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帮农民致富的产业, 2003年,王法格找到瑞安农民朱守义等人,在瑞安朱山村开辟10亩荒山试种蓝莓。

  爱农村,爱农民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牢固树立‘学农、爱农、专农’的专业思想,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山区,深入生产一线,为‘三农’服务。”这是王法格在业务自传里的自陈。

  念亲人,念他人

  “当大家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过大家不必过度悲伤,因为至少在这急转直下的人生岔口,我还来得及做一次清醒而郑重的道别……”11月28日10点02分,王法格带着深深的眷恋离开人间。

  王法格指导建立的瑞安市朱山村蓝莓基地。喻计划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题记

  这是一个悲伤的时刻。昨天凌晨6点多,来自温州各地的蓝莓种植户,手捧蓝莓树枝,来到瓯海潘桥状元峰,送别温州“蓝莓之父”、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三农服务中心主任王法格。此前的两天两夜,众多蓝莓种植户为王法格通宵守灵,以此向他表达“无比的敬意”。

  因病医治无效的王法格,永远长眠在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上。终年48岁。

  48岁,无论心灵、情感还是事业,都正闪耀着成熟的从容与丰美。

  作为一位资深果树专家,王法格在全省率先开展蓝莓树的引试工作,带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蓝莓创新团队走进农村贫瘠荒山,带动众多农民投身蓝莓种植,引领了“蓝莓产业”这一新兴效益农业产业在我市蓬勃发展,让6000余亩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年总产值超1.2亿元。作为一位以“三农”服务为工作重点的高校部门负责人,多年来他“学农、爱农、专农”,不断创新模式服务“三农”,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懂农业,善经营

  带领农民实现“一亩山万元钱”

  “温州的蓝莓产业能有今天,大部分功劳归法格!”得知王法格去世消息的时候,瑞安蓝莓种植户朱守义“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会流泪。老婆也哭了”。

  朱守义一家与王法格情缘深厚。这家原本并不富裕的农户,正是因为接受王法格指导在全市率先试种蓝莓,钱袋子早早鼓了起来。

  故事要从2002年讲起。

  那年,王法格在研究引种油橄榄项目时,意外发现蓝莓树是典型的喜酸作物,他敏感地意识到:温州大量因“酸、瘠、粘”被荒置的红黄壤山地,适合种植蓝莓。很快,王法格查阅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还未在温州水果市场上出现的蓝莓果实,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正在风靡世界。这让他预判:引导农民种植蓝莓将有巨大社会需求。

  很快,王法格带头组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蓝莓创新团队,引入原产于美国的几十种蓝莓品种反复试验,筛选出两大类蓝莓良种。为了让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帮农民致富的产业, 2003年,王法格找到瑞安农民朱守义等人,在瑞安朱山村开辟了10亩荒山试种蓝莓。

  “种蓝莓的前五年,我们做得很难。”朱守义说,那时的朱山村还没通公路,从山下走到山上要两个多小时,“法格每个月至少来村里指导我们一次,每次都是走路上山,连着五年,月月如此。”

  2005年,朱守义等人的蓝莓树首次采摘果实,但由于量少价高,再加上营养价值鲜为人知,果实卖不出去,王法格自己上阵,帮果农们到处找媒体宣传,上网推销,还联系朋友以及单位、企业工作人员到朱山村采摘游玩,通过多种营销方式把果实推销一空。

  而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和工商资本的进入,温州蓝莓市场的“一池春水”逐步激活。朱守义的蓝莓销路从2008年起彻底打开,一亩地基础投资只需5000多元,亩产平均300多公斤,市场批发价最高时达每公斤200元。

  看到朱守义赚钱,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联系王法格,加入到种植蓝莓行列。据我市农业部门介绍,目前温州6000余亩蓝莓基地,均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法格团队培育的整套技术辐射影响,许多山区农民通过种蓝莓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的梦想。也因此,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蓝莓创新团队被授予2016年温州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去年,王法格又带领团队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森林养生果品蓝莓良种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上,获得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支持。

  爱农村,爱农民

  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昨天送别王法格的人群中,还有许多来自鹿城区藤桥镇雅漾村的村民。

  去年8月至今年8月,王法格作为组织部派往雅漾村的第一书记,全心全意支援这个“软弱涣散后进”村,共为村里筹集和争取各类建设资金400多万元。一年辛勤付出,给村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看到村民还在直接饮用没有过滤泥沙的山水,王法格带领村两委着力提升村里的自来水工程,把原来只有20吨容量的蓄水池扩建到200吨,同时为村民配上全自动净水设备;雅漾村原来有很多堆满垃圾的边角地,王法格到任后,运用自己的园艺技术,帮全村做了整体环境提升规划,在村里建起两个小游园;为了帮雅漾村开发生态旅游,王法格带着村两委跑了许多部门,争取到资金提升村里岩雅风景区基础设施。一度后进的雅漾村也因这一系列举措,一跃成为温州市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一个月前,还通过了“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

  “王书记太忙了。他平时白天要跑很多地方指导农户,所以我们村的党员会议每次都安排在晚上。”王法格的离去,让雅漾村党支部书记陈忠平痛心。当他得知王法格去世前几天还惦念着村里那条待修的山路时,眼泪一下子涌出,“我们的事他都放在心上。雅漾有3000多亩山地荒置,王书记在任时一直希望能修一条通村山路,便于以后种果树开发。”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牢固树立‘学农、爱农、专农’的专业思想,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山区,深入生产一线,为‘三农’服务。”这是王法格在业务自传里的自陈。

  正是出于对农村对农民的热爱,让王法格在学校支持下开创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三农服务中心,这是全国高校首个以三农服务为工作重点的部门。7年来,他不断创新开展“三农”工作: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流动总医院为平台,根据农民的具体需要,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下乡开展个性化服务;创建科技特派员“18243”工作机制,将对接地农业发展需求和特派员自身专业特长结合……这些精准为农服务,深受农民和行业部门好评。

  念亲人,念他人

  心灵深处是永不衰朽的树之魂

  “当大家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过大家不必过度悲伤,因为至少在这急转直下的人生岔口,我还来得及做一次清醒而郑重的道别……”

  11月28日10点02分,王法格带着深深的眷恋离开人世。当天上午11点28分,他的妻子代他在他的朋友圈向所有人告别。并附上王法格在去世前十余天写下的一封告别信。

  王法格的离去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包括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直引起腹痛的胆结石会恶变。9月25日,医生在对王法格实施胆结石手术中,意外发现他的体内胆囊未分化癌晚期伴腹腔广泛转移。术后,王法格心态平和、坚强乐观地和病魔抗争了64个日夜,他常对前去探望他的亲友、同事们说:“我什么痛都能忍受,我会好起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亲人要照顾……”对母亲,还未能奉养天年;对妻子,“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对最放心不下的女儿,一直想做她生活中的光,为她照亮前路……然而,生命无常。

  王法格去世前一个月,温州市举行农民技术职称评审,作为评审团专家组组长,他说自己一定要出席,妻子拉都拉不住,他的理由很坚决:“我答应过要去。农民评个职称很不容易,不能对不起农民。”那天评审结束回到家时,他浑身冷汗。

  这样一个始终心念他人的人,生命在48岁戛然而止,留给世界无尽的遗憾。但正如他所欣赏的作家王小波那篇《灵魂深处》所写:“其实,无所谓繁盛,无所谓衰逝……留下的,是所见深处那挥之不去,永不衰朽的树之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王法格老师不仅在农业科研领域出类拔萃,对‘三农’更是充满感情,这值得我们在悟透十九大精神和服务‘三农’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阳表示,作为农类特色的高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今后要以王法格老师为标杆,多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多搞接地气的科研,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把科研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让每个农民感受到发展的温度。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李艺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白倩倩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