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巷经济如何做好“蹭热度”文章 助力五马街区更有“味”
昨天下午5时许,五马街人气不错,相邻的公安路和晏公殿巷则稍显冷清 东升/摄
温州网讯 最近,温州市区五马后巷、公安路上的店铺都在紧张地改造中,再过些时日,这两条紧邻五马街的街巷将全新亮相,主业态分别涉及饮食和文创方面。这标志着我市启动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后,逐渐开始向背街小巷延伸,欲借力“后巷经济”。
其实,五马街附近的背街小巷不仅只有五马后巷、公安路,还有晏公殿巷、登选坊、打铁巷、大同巷、后市巷、曹仙巷、施水寮、纱帽河等,其中不少都有自己的特色业态。
那么,“后巷经济”如何更好地融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如何为五马街整体发展助一臂之力?今后,又要如何打造这些“背街小巷”的特色业态,来提升五马街的整体活力,使整个五马街区更有“味”?
实地走访
背街小巷商家还未“蹭”到五马街的热度
去年国庆节,历经半年多时间改造提升的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对外开放。这次改造提升,让五马街、蝉街大“变脸”,市民纷纷称赞五马街变得有“味”了。
显而易见,有“味”的五马街,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参观、游玩,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五马街人头攒动,一派喜庆、热闹景象。
那么,五马街与日俱增的人流量,是否给周边商家带来明显好处?近日,温都记者走访了五马后巷、登选坊、施水寮、仓后、晏公殿巷、打铁巷、公安路等街巷,大部分商家都表示,五马街和蝉街的人气确实提升了不少,但主街的人气并未扩展到周边的背街小巷。
“最近,我们店的生意没有因五马街改造提升带来明显的增长,五马街的热度我们还没感受到。”在晏公殿巷和公安路交叉口处开有三枪家居服和威凯安琪儿童家居服两家门店的楼女士说,她看好此轮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因此将原来当仓库的部分物业腾出来扩展成门店,目前门店面积已达300多平方米。
施水寮的一家男装店店主张女士也表示,她也看到改造后的五马街、蝉街人流量增加了不少,但是逛了五马街和蝉街后的人,很少来施水寮再逛逛。
主街之外还“隐藏”着多条老商业街
五马街、蝉街的商店以鞋服类店和首饰类店居多,其中鞋服类店以温州本土品牌占据大多数,包括奥康、康奈、UO、美邦、巴拉巴拉、森马等。
正因大量店铺被鞋服类业态占据,五马街、蝉街的商店显得有些传统,特色不足。
然而,晏公殿巷、登选坊、大同巷、施水寮等街巷的业态却很有特色,而且每条街巷的业态都有二三十年历史,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如晏公殿巷以内衣批发和床上用品零售为主,大同巷以中老年服饰为主。施水寮则以男装批发为主,且还是远近闻名的男装一条街,生意已辐射全国。
晏公殿巷“博兰寝饰”的店主说,晏公殿巷卖凉席之类的床上用品,“老温州”都知道,选择到实体店买凉席的人,基本上会到晏公殿巷来买,因此店里生意基本上依靠老顾客,每年新增顾客有限。
楼女士说,如果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能将晏公殿巷等街巷的特色业态纳入其中,突出各自特色,五马街和蝉街的业态也就不会显得单调和特色不足了,能吸引更多的人来逛五马街,进而也会给相应特色商业街带来人气。
张女士说,包括施水寮、城西街、仓桥街等在内的服装老街,受电商冲击人气下降了不少。如果能将这些服装老街纳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的改造提升,将背街小巷贯通起来,五马街新增的人流量也会分流到施水寮等背街小巷,而背街小巷的特色也会让五马街更有“味”。
委员声音
市政协委员、温州现代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温州中亚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春
贯通街区,打造好“后巷经济”
受制于物业产权及整体管理,在五马街、蝉街上形成的业态同质化比较严重,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多样化、生活化的购物游憩需求,也无法契合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因此,五马街曾一度成为本地人不愿逛、外来游客来逛了没意思的一条商业街。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对五马街、蝉街等主街道改造后,效果已显现出来,人气增加了不少,但要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向周边扩张,丰富五马街区的业态,进而吸引更多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来游玩。“现在大家逛了五马街、蝉街,让人走进店去消费的吸引力还不足。”
从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来看,周边的街巷很有特色,第一桥、纱帽河、大同巷、晏公殿巷、鼓楼街、广场路等街巷跟五马街、蝉街相隔不远,呈网状交织。然而,这些街巷与五马街、蝉街无法形成有效人流循环,也因此导致大家“笔直”地游逛一番五马街、蝉街后,就选择离开。
如果将这些背街小巷适当改造进行打通,并突出它们各自的特色业态,就能形成消费人流的循环,进而提高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气和商家的营业收入。
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福州的三坊七巷能打造成全国闻名的街区,给游玩的人们带去了很好的体验,就是将一些业态安排到了背街小巷,成功打造了“后巷经济”。毕竟,一些业态因租金等原因无法在主要商业街生存。如果,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提升上也做足背街小巷的文章,突出“后巷经济”,人气进一步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市政协委员、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副校长应晓华
突显背街小巷文化特色,让老街成情怀寄寓
对于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我连续几年提交过相关提案。去年的提案落点小到对五马街背街小巷的打造上,提案主题为《关于把墨池片区打造成“墨香温州”文化名片的建议》。
在我看来,一条老街是一段记忆,更是一份情怀的寄寓,老街应该是地方文化的承载体。比如逛苏州的平江路,白墙灰瓦剥落的斑驳如古城的缩影,苏绣以及一些文创商品都极具苏州的文化韵味和灵魂,会勾起内心的购买欲,但逛五马街、蝉街就了无购买兴趣。
其实,温州并不缺少文化项目,只是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来,与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像瓯窑、瓯绣、瓯塑等一系列非遗产品都很有温州特色。客人来到温州,我们送什么具有温州特色的礼物让他们带走,经常成为我的难题。前段时间,学校接待过一批美国客人,不知道带他们去哪里看带有温州文化特色的商品,最终只是带他们去南塘街逛了一番,并没买到温州地方特色文化商品。
如果将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些街巷打造成特色街巷,适合于各个消费层面的人,如在墨池片区,完全根据该区域街巷的特色,打造一张“墨香温州”文化名片,如引入文房四宝、温州非遗文创商品等。
墨池片区汇聚了明清、民国时期的诸多历史建筑,而且也集聚了温州书画院、温州吟坛、诗词社等文化机构和场所,周边有百年老店许大同制笔、书画装裱店等,如能将这些文化项目集聚打造成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张名片,肯定会提升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让人们逛古街体味温州味道,并愿意把温州的“文化”带走。
市政协委员、共青团鹿城区委书记陈显建
要把控管理话语权,业态布局要细分
背街小巷是一个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不能落下对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
就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而言,背街小巷也同样隐藏着不少诸如谯楼之类的古建筑。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发背街小巷时,既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做到设计布局与主街街区一脉相承,也要做好业态的整合提升,通过适当引进茶室、书坊以及相关文化产业拉高街区整体品位。
同时,五马历史文化街区背街小巷的特色业态,也要根据整体街区的规划,该保留的要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要进行引导,进而使各条街巷的业态具有层次感,适合高、中、低不同消费层面的人群。不同的人群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逛玩,均可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那就会留下来消费,那么人气和财气自然都会来。
在规划定位出来的前提下,如何实施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知道,五马街、蝉街的背街小巷范围也不大,南至人民路,北到广场路,但是这个区域属于老城区,物业产权复杂,若相应政策落实不到位,很难实现统一的规划改造提升。
针对背街小巷物业的特点,其他城市在改造提升时,往往是引入专业的公司进行统一开发,像佛山岭南天地、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两个项目的开发,分别引入了瑞安集团和远洋集团,开发完成后还由这两家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在管理上也牢牢地把控话语权,致使项目迅速成长为热门景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改造一定要以项目化的形式整体改造、统一运营,才能将整个街区人气做活。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郑俊杰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