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杨梅凭什么“红”到海外?专家送来“一招鲜”技术
昊霖/漫画
温州网讯 “和去年一样,上架不到一周就被一抢而空,霸气吧!”昨天,旅居加拿大的福建华侨王双(应要求化名)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出口的首批504公斤文成黑炭梅在温哥华卖到了每公斤10美元,身价居高不下,接下来还要再进两个批次,实现大卖的“小”目标。
“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当宋代诗人的咏梅诗句出现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水果零售超市里,唤醒的不仅是味蕾,是乡愁,更是乡村振兴梦。
以“鲜”为美的杨梅,如何名“杨”万里?山坳里的农民,如何练就走向国际的热卖“秘籍”?热销海外之后,“致富果”能否继续“花开不败”?带着对一颗杨梅的关注,昨前两天,记者走进文成探寻杨梅海外之旅的背后,追问这一温州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文成县里阳红枫林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作荣,有一个送“杨梅宝宝”出国的梦想。
2018年,他的5382.5公斤东魁杨梅首次飞往温哥华,卖到了每公斤25美元,价高且畅销。“今年尝试发送的黑炭梅一炮打响,减去物流人工等成本,每公斤增收30元。
一直以来,杨梅的保鲜是个棘手的大问题。如今,杨梅凭什么可以走到海外、“红”到海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天公作美,强大的科研攻关是其通关升级的致胜法宝。
去年底,省农科院专家梁森苗来了,他带来的是一张精心制定的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图,图文并茂地列出操作要领、关键技术、用药建议,还用红色大字标出了禁用的50余种农药和激素。整个种植管理过程跃然纸上,村民们几乎人手一份。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吴振旺老师也来了,他为村民现场指导种植户整修杨梅枝条,让更矮的树结更多的优质果。
今年初,捷克标康研究所的病虫害防治专家Milan Hluchy来了,他介绍的“覆地膜”是一张张盖在泥土上的特殊薄膜,可以有效防治果蝇产卵,让杨梅树少受虫子的干扰。
3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蒋巧俊博士来了,他告诉村民,杨梅采摘后要第一时间放进冷库,预冷过夜,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细菌滋生,还能长久保鲜。
4月,来自省市的科技特派员来了,开展了多场技术培训课程……
一边是科技人员传经送宝,一边是智慧跟踪严把质量。去年,文成县农康研究院成立了,一批科研人员的入驻带来了“导师+项目+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文成县农康研究院院长张呈念介绍说,针对杨梅的全产业链,研究院进行了“导师制”跟踪服务,同时利用高山果蔬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了多个公共设施,包括移动冷库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阳光农场。多家合作社纷纷在杨梅种植区装上摄像头,合作商只需打开网站,便可以监控杨梅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这几年,文成杨梅得到多项研究经费,形成了一批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据文成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杨梅科技项目现已立项20多个,投入项目资金达300余万元。
正是得益于每个环节的技术攻关,现在的文成杨梅可谓内外兼修,身体健康,颜值也高。
越飞越远的背后
尝鲜国际市场变成致富果
因为热销海外的美誉,文成杨梅的内销价格也跟着走俏了。眼下,去年20块钱一公斤的东魁杨梅今年标价30元,14块钱一公斤的黑炭梅涨到了28块。
“他家的杨梅口感好,管理得也好!”杭州客商王良洪是周作荣的铁粉,去年最多的一天收购了四五千公斤,今年6月底,他还会来老地方,会会老朋友。
这些年,和周作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客商有十多家,有慕名而来的也有朋友介绍的,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杭州、宁波等地。他经营的合作社,杨梅种植面积达到300亩,年产量有5万公斤。对于自家杨梅双赢海内外,取经者络绎不绝,他淡然地说,要坚持实打实地走好精品路线。
“以前没产出怕没收入,有产出怕没销路。”在周作荣看来,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不走出口就没出路,而出口就需要过硬的品质。要知道,每一批次出口的杨梅,都要携带温州海关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才能出关,而到了国外,杨梅还会由国外的检验机构随机抽检。到目前为止,他的杨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检验合格率都是100%。
“7月计划进军南美洲市场,首发苏里南。”借助文成侨乡的资源,周作荣的杨梅越飞越远。现在他负责国内杨梅种植采摘、运输和报关等工作,而经销商则负责国外杨梅的运输和市场销售。他希望,能够带头帮助文成杨梅开拓国际市场,在更多的国家找到代理点。
让人欣喜的是,海外市场慢慢打开了,村民也跟着受益了。
在文成,杨梅从低山到高山均有种植,五月有早梅,七月有晚梅,采摘期长达45天。今年杨梅流水线的人工费用全线上涨,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村民林少智说,采摘工人半天的工费就有150块钱,修剪枝条的工人一天最多能赚280块。散户们卖杨梅的收入预计最多比去年翻了一番。这几个月成了欢快的“赚外快月”。不过,让周作荣感到苦恼的是,工人包装的速度跟不上发货的速度。
据了解,杨梅是文成县第一大水果,位居文成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首,梅种植面积近6万亩,2018年产值1.9亿元。今年预计产量2.5万吨,销售额可达3亿元。文成杨梅真的红了!
首席手记
杨梅出国的启示
温州人最爱的杨梅,曾经“新鲜度”熬不过一天,如今却远赴海外。这背后,无疑就是科技的力量。
一把科技“金钥匙”敲开了村民的致富之门。正所谓“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在采访的过程中,很令人欣慰的是,各种洋专家、土专家,主动上门、纷至沓来,送来技术、送来服务,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正是一批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依靠科技创新帮助当地农民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经验式的种植管理方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种植管理标准,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这一路子,于温州特色农产品培育而言,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打通“最后一公里”、沉入田间地头,可以说,各类科技人员恰似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蜜蜂,将大量束之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广袤农村转移,真正实践科技振兴乡村。兴一颗杨梅,富一方百姓,科技兴果正是文成杨梅带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王民悦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