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家看瓯江口丨瓯江渔歌,海上新城
有多少沙粒才能汇聚成塔?有多少泥土才能围海造田?要有多少人凝心聚力才能造就一座新城?时光无言,梦想有声,50年来瓯江涌向东海奔流不息,50年来温州和温州人追梦不止……
一
高铁穿过晨雾,向南,一路疾驰。想象弥漫心海,向我,一路描绘。瓯江口,位于东海与瓯江的交汇处,千年的浪潮不舍昼夜冲积出灵昆岛,千年的日月交替着辉映海天苍茫中的苍翠岛屿……我点开手机上的照片,为我的想象寻找着现实的细节,瓯江口新区犹如一条巨鲸从东海游向瓯江,灵昆岛就是鲸鱼之首向着瓯江口,从西灵昆岛的灵昆大桥,向东至霓屿岛的深门大桥,从南的浅滩南围堤,向北至浅滩北围堤,这是巨鲸的身材,瓯江口新区的体量,日日夜夜感受着涛涛瓯江流入浩浩东海……
“你要去瓯江口新区吗?”温和的男中音,让全神贯注的我抬起了头,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座位上换了乘客,“你怎么知道,我要去瓯江口呢?”“你在研究的这张图,我很熟悉。”“你在瓯江口工作?”“对,我在温州宏丰工作,公司就在瓯江口的瓯锦大道上。”看来图上无法查找的细节,提前找到了可以求证的人,让我未到温州城,已近瓯江口。
他告诉我,他从美国回到温州已有8年,亲历了瓯江口新区的快速发展,科学决策,合理布局,高效建设,一个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建成中。现在他住人才公寓,周末才回温州,或者父母带着孩子来看他们。公共交通发达,配套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环境优美,大家享受着新区空间的合理布局。
宏丰是国内电接触合金材料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拥有五家全资子公司,其中的复合材料公司在美国,他也会去美国出差,国内国外的对比中,他对瓯江口的发展前景很看好:区位和交通优势,环境和服务优势,功能性配套优势,产城融合发展优势,他以愉快的笑容,从不同的方面肯定着当年选择回国发展的正确无疑。“哦,现在的肯定会不会是当年的疑问?”我追问了一句。
“当然,这毕竟是人生的重大选择,我想灵昆岛是我命运交汇的岛屿。”“这个表述很文学,一定有故事吧?”
他望着窗外移动的景色,开始了回溯往事:“在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我工作了几年,2010年夏天回国回温州看望父母,也去了几个沿海城市走走,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考量。正好遇到高中同学聚会,在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我们重逢了。她是当年的学霸,她的专业是城市规划,又学了工程基建,当年她正投入到瓯江口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还专程带我看了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一种变化发展的气氛吸引着我,一种同学情深的目光也吸引着我,当然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左右着我,政策与资金、地域与条件、技术与人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影响一座新城的建设,何况是围海造田,连接岛屿,在瓯江和东海的交汇处造就新城……”
“嗯,蓝图有多么宏伟,过程就有多么艰巨!”“你的理解很到位,当年的瓯江口新区还是一个大工地,一条路一幢楼,一片荒凉是海风,一到夜晚没有人,刚到新区报到上班的表弟就提醒我,他当然欢迎我回温州,是不是要落户瓯江口新区,他劝我慎重考虑,他希望我的选择是了解实际情况后的选择,是理智和情感结合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和冲动的选择。他告诉我,他们被一辆车拉到当时建设中的新区规划展示馆,同一批被录取的4名展示馆工作人员,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工作现场,最终有两人放弃了,而他是选择留下的人,他希望我的选择不会后悔……”
“你和表弟8年来的工作经历不仅仅是获得了无悔的选择,更是见证了瓯江口日新月异的发展。”“他比我更全面地了解新区建设,他在规划展示馆工作很出色,被推荐为‘瓯江口最美建设者’!”
“成为最美建设者的青春真美!你的同学一定也很优秀,在新区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我的同学成了我的妻子,她的确工作得卓有成效,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参与了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城市地下建造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有专门的检修口和监测系统。”“这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也是智慧新城的重要基础设施,这样统一规划和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无需反复开挖路面,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我对地下管廊也有所了解,在我们的交谈中,温州南到了,走出高铁站,我们匆匆告别,特别感谢他的故事,成为我走进瓯江口新区的引子。
二
江鸥是瓯江的精灵,当晚霞晕染江天的时候,有多少江鸥从瑰丽的霞光中飞向波涛连绵的江面,飞向浩瀚开阔的东海。当霞光黯然失色的时候,有多少江鸥看见了黑暗中渐渐亮起的灯火,这不是零零星星的渔火,而是在海天之间的广袤滩涂上巍然崛起,一座总面积130平方公里的新城。
千年瓯江口,海上起新城:这是几代人的造城之梦,这是半个世纪的艰辛之旅,这是让梦想变成现实的奋斗之旅。
站在瓯江口新区的规划展示馆,我开始了访问梦境之旅。瓯江口既是产业集聚区,又是城市新区;既是产业转型升级主阵地,又是城市科学发展示范区。新城按照“北生产、中生态、南生活”的“三生融合”来规划,以智能制造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导来构筑产业布局。
犹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瓯江口的规划也不是一挥而就的,那是半个世纪以来,几代人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的结果。
看着规划馆中瓯江口发展时间轴,我联想着温州人造城之梦孕育萌芽,开枝散叶,日益完美的过程。年轻的讲解员陈俊默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在瓯江口新城的北、中、南分别打造三条以‘桃花大道’‘樱花大道’‘银杏大道’等为主题的三条特色景观大道,并布局9大精品主题公园。”
“新城设计体现着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的融合,我们听了心动……”看了新媒体的生动展示,听了他流畅的具体介绍,我有感而发。“心动不如行动,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樱花大道走走。”小陈快人快语。
一座新城,最快捷的便是交通,十几分钟后,我们就从展示的二维图像,步入了满目葱茏的景观大道,有着云霞般娇妍,落雪般轻盈的樱花已经飞入了早春的时空,留下的是繁盛的枝叶在湿润的风中摇曳,没有了樱花,空气中还是氤氲着花的香气,春日迟迟春草绿,樱花开尽飘香玉。我们走在金盏菊、鸢尾花等散落的路上,小陈说:“相约明年早春吧,当樱花和桃花盛开的时候,你们来徜徉樱花大道,桃花大道,更能感受多彩绿带、花漫新城的韵致。”“花漫新城,想起来很美,看起来更美吧,你是什么时候来这里工作的?建设初期这里很荒凉吗?”我的问话,让他开启了故事模式,他来瓯江口工作已经8年了,他的青春岁月赶上了新城的快速成长期,他的青春日记里留下了厉兵秣马、砥砺前行的足迹。规划展示馆建馆初期,全部工作人员只有四人,距离当年年底展示馆试运营仅有半年的时间里,布展整理、设备维护、后勤保障、保洁打扫等所有的事情,就都落到了他们的身上,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干,而且要干好。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努力下,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展示馆一步步完善,展品从无到有,展示开始步入正轨。也正是这段时间,锻炼出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耐心细致的工作风格。
“在青春日记中,什么日子是最难忘的?难忘的日子不少吧,”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的问题,2011年4月28日,这是他在瓯江口工作的第一天。2月份经过最终的面试录取后,对于这份工作和瓯江口未来的发展,他满怀期待,但是当他和同伴到达工作现场的时候,还是被周边的荒凉惊着了,大风起兮沙尘飞,黑夜来兮人影没……毕竟蓝图和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而这距离中的种种困难,就是他们的青春日记要叙写的重点。多少个日夜,他和同伴们为设备抢修、展板制作、展示馆改造提升等各方面的工作辛勤付出。当展示馆的设备出现了故障,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接团任务,他们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奋战,直到将设备抢修好,没来得及休息,就精神抖擞地开始了讲解。
“你们的早晨,不是帅醒的,而是被工作叫醒的,”我给他递上矿泉水,他喝了口水,接着说:“对,荒凉也不是被帅赶跑的,而是被扎扎实实的工作消灭的。2011年11月26日,瓯江口规划展示馆建成开馆,剪彩过后,我对展馆就有了一种依恋,家的感觉油然而生,就觉得那段时间的付出和努力真是值得的,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将这个家管好,要利用好这个平台,把瓯江口的规划、发展和建设更好地对外传播。”
翠绿的树叶变成了青绿,身边的阳光变成了天边的霞光,右前方的桥上亮起了橙色的灯光,夜色温柔中,我回味着他刚才的话,八年来,陈俊默和他的同伴们,接待了来客8万多人次。包括国家、省、市各级团队,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和外籍团队等,通过他们的接待和讲解工作,展现了瓯江口新城梦想花开的过程和知名度。
我相信他一定能讲好瓯江口新区的故事,这是温州人的新城梦,也是青年一代的青春梦。
三
晨雾渐散,瓯江初醒,车行于灵霓大堤的大道上,大堤全长14.5公里,连接着灵昆岛和霓屿岛。这是瓯江口新城东西向的主干道,是造就新城中至关重要的篇章:2006年4月29日,温州半岛工程灵霓北堤正式建成通车。同日,瓯江口开发建设总指挥部挂牌成立,新区开发全面起步,海上新城矗立而起。
灵霓大堤连接灵霓两岛是瓯江口地区多少代人心中的神话,特别是两岛上的人们想象着,期待着,描画着一条坚实的大路凌波而起,巍然于江海,再也没有风浪可以阻隔灵昆和霓屿岛上人的相聚,再也没有骤雨可以阻隔来自温州的人们登上岛屿。
坐在车上,清新的海风从东海浩荡而来,江海环绕左右皆是滩涂,视线所及四周皆是写意画卷,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和资源丰富的生态环境,让我真切地感受着新城位于瓯江入海口的地理优势。
我们从灵昆岛到霓屿岛,来回程,缓缓开,欣赏着江鸥让眼前的江海之景变成一张张翩然的动图,只要40分钟;以前从灵昆岛到霓屿岛只能乘船,轮船从温州发往霓屿经停灵昆岛。每天只有一班,单程就一个半小时。这还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如果遭遇台风暴雨轮船停航,岛上的人只能盼望和等待。
在灵昆街道海思村渔耕文化馆里,已经退休的余志豹先生和我们说起了当年遭遇台风灾害天气时的情景。尽管30多年过去了,台风肆虐时的黑暗和大水,他还历历在目,台风留下的危险和困难,他还记忆犹新。当年他任灵昆镇任党委副书记,在齐腰深的大水中,他家家户户地探望,安排居民转移到地势高处的安全区域。“这样艰难的经历,怎么可能忘记,作为镇领导,这是我的责任所在,岛上哪一代人不盼望着有路有桥,海岛和陆地,温州和瓯江口,大家同甘共苦,没有路和桥,灾害天气中,岛上人的艰难困苦我都经历了……”
坐在他身旁的顾先生接着他的话说,余书记经历的台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而他是在60年代,从温州下乡插队到了灵昆,那时候的艰苦和贫困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知青们刚到灵昆岛的第一天,就被眼前的现状惊呆了,年纪小的直抹眼泪,没有电,没有石板路,连淡水都缺,全是泥土地,入住透风的破房子,窗户是纸糊的,夜晚岛上大风呼啸,他们又冷又怕无法入眠。慢慢地知青们学着适应当地的环境,人手一把锄头,一根扁担,跟着农民开始耕地、插秧、浇水,修渠,开河,建设自己的家园。
灵昆岛的冬天严寒,瓯江口的风力极大,知青们赤脚站在泥土地里,排着小长队,接力传递沉甸甸的泥土。一天下来,他们被冻得脸上开裂,手脚生了冻疮,身上全是泥,回家的路上,俨然是一队小泥人。“现在灵昆的大河成了靓丽的风景,阡陌纵横绿满畴,当年是我们和农民打成一片,一起开挖的。”说到这儿,顾先生的语气中透着自豪,现在灵昆宝岛旧貌换新颜,已是“沙洲绿树,江海一色”的滨海宜居之地,柑橘和葡萄甜美的万亩果园,文蛤和鱼虾鲜美的万里海塘吸引着四方来客。
灵昆岛的老干部们还带我们细看了他们往日生活中捕渔、耕作的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我们边看边聊,它们的用途,往日并不遥远。我很喜欢老物件,朴素的身躯上凝结着生命的温度,散发着岁月的醇香。一件件物品,大大小小地陈列着,展开了往日生活的风情画卷:艰辛耕耘中的建设,守望相助中的温情,一代代人的梦想,一代代人的操劳,一代代人的日子,他们用生命的温度延续着渔耕文化,他们用毕生的心血造就着海上新城。
听了他们的话语,看了规划馆的展览,文化馆的旧物,在我的心里,瓯江口发展时间轴不是抽象的,而是在时光的洋流中,在夜与昼的交替中,犹如时光大海中的航标灯,熠熠生辉地标识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瓯江口海上新城从梦想到现实的过程:在千里滩涂上围海造城,在千年瓯江口会师圆梦,以拓荒牛的精神辛勤铸造,以科学和人文之笔孜孜描绘,在坚毅的目光中,有力的笔触下,一条条坚实的大路,一座座跨海的大桥,一幢幢智能的大楼,一个个温馨的小区,花漫新城的瓯江口,呈现着梦想花开的过程。我想象着“宏丰”的他们,“展示馆”的他们,“文化馆”的他们在不同的年代中与瓯江口相遇,与岛屿和大海相遇,与自己的梦想相遇,他们也许在瓯江口新城中相遇,眼神轻触间,焕发出一种新的光亮。
中午时分,灵昆蝤蛑,灵昆文蛤、灵昆鸡一起在我们的饭桌上飘香,灵昆人热情地请我们品尝“灵昆三宝”,一口口的新鲜美味,让人齿颊留香,连空气中都是食材的鲜美,我们犹如品尝着温州一家人的家宴。
作者简介
王雪瑛: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九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著有《千万个美妙之声——作家的个体创作与文学史的建构》《倾听思想的花开》《访问迷宫》《淑女的光芒》等作品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