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期间常见病防治知识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因水源、食物被污染引起流行或暴发流行。伤寒的临床表现:持续发热,体温可达到摄氏40度,有脱水、酸中毒、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脏肿大等典型症状,伴耳鸣、听力下降、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症状,并有白细胞减少。肠出血、肠穿孔是其主要并发症。
如有发现应及时送医疗单位隔离治疗。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因水、食物受到污染引起流行。
霍乱的临床表现:急剧无痛性腹泻和喷射性呕吐或米泔水样大便,无臭,微有鱼腥味,每日数十次,无里急后重,呕吐常在腹泻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等。病人大量失水,烦躁不安、口渴、声音嘶哑、耳鸣、呼吸加快,直到引发循环衰竭、肾衰、电解质紊乱。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当,可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内死亡。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甲肝)。传播途径主要是粪便污染食物、水引起传播。
甲肝的临床表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厌油、恶心、疲乏、肝肿大、并有压痛及肝功能异常,眼巩膜(白眼珠)及皮肤发黄。
红眼病
夏秋季节天气炎热,湿度较大,加上台风天气的影响,细菌和病毒更容易滋生和入侵,“红眼病”相对传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红眼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病程发展快。出现“红眼病”时,自己感觉患眼刺痒如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及灼热感。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畏光、疼痛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明显加重。少数患者可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症状。
预防“红眼病”应注意日常生活细节,避免接触染菌的物品,一旦与病人接触后须立即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患者所用毛巾、手帕、脸盆、眼镜等必须经常消毒,并与健康人分开。少儿抵抗力弱,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处,并保持手、眼卫生,不与患病家人共睡。
烂脚丫
抗洪救灾时,下肢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皮肤经常受到擦伤,破损的伤口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趾缝间浸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洪水脚”或“水泡脚”。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防治措施:
①下水劳动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的鞋。
②脱离洪水浸泡。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劳动的地方水过膝,要设法穿长筒靴。
③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还要防止吸血昆虫叮咬。
④外用药物。浅表的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甘石粉涂擦,也可用10%-15%的明矾溶液或3%-5%的食盐溶液、紫药水泡脚。感染严重时,应用抗菌药物。
烂裤裆
在抗洪救灾时,下身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下腹、股内侧、外生殖器、会阴及臀部等处皮肤会发胀松软,发白起皱,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疮,重者皮肤剥离、糜烂,甚至溃疡,伴有程度不等的痒、痛感,外阴也可有水肿,俗称为“烂裤裆”,与“烂脚丫”一起在医学上统称为浸渍性皮炎。若继发感染则可红肿、化脓,严重者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并发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等。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个人防护。上岸后应立即擦干下身,洗净扑粉,换上干净内裤。若发现下身皮肤有破溃,应暂时不要下水,条件允许应穿防水裤。如症状严重时,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灾后谨防肠道传染病
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的情况下,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往往较差,人口密集,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容易得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预防肠道传染病,一定要做到“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要注意以下事项:
1、搞好环境卫生,建立并管好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便和垃圾定时清理(掩埋或烧),消灭蚊蝇孳生场所,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最好加入漂白粉消毒处理。
2、把好“病从口入关”。食物要煮透煮熟,生熟要分开,不吃不干净和受淹或变质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烫,喝开水。淹死、病死的禽畜不能食用,就地掩埋或焚烧。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点钞后都要用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
4、保护水源,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消毒生活用水,不喝生水。
5、必要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免疫力。
6、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有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来源:乐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