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撤镇设市 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8月30日下午,龙港撤镇设市新闻发布会吸引了省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龙港是“镇改市”,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好奇:撤镇设市亮点和特色在哪里,撤镇设市后群众民生改善、区域协同发展会有怎样的进展……
一起跟着本端记者,进一步了解龙港撤镇设市背后的故事。
问:龙港撤镇设市全国高度关注,这项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翁建荣:
龙港撤镇设市是十八大以来全国第一个镇改市,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
2014年12月,龙港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构建了大部制的组织架构;二是建立了扁平化的管理体制;三是基本具备了县级管理能力。
这为撤镇设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这次龙港撤镇设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的重要实践。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符合法定标准、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显著的经济发达镇可稳妥有序推进设立市辖区或县级市工作”。龙港是十八大以来首例撤镇设市,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积极探索,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城市化发展体系,为拓展城市化新路径提供浙江经验、温州实践。
二是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大胆探索。此次撤镇设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区划调整,而是一种简约高效新型设市模式的重大改革,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大胆探索。
三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龙港撤镇设市,围绕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固化改革成果,有助于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探索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这也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
四是浙江践行“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创新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次龙港撤镇设市,在原有“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基础上升级形成了“城市”这一经济载体,有利于加快龙港市的规划建设,加快龙港市对外开放,促进城镇化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问:这次龙港撤镇设市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区划调整。请问,龙港撤镇设市改革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
浙江省民政厅厅长王剑侯:
龙港撤镇设市,符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精神,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改革和探索。龙港撤镇设市改革的亮点和特色可以概括为“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
一是机构“大部制”。大幅度精简机构,考虑设置15个党政部门,其中党委部门6个、政府部门9个,比省内同类县(市)机构数量少约60%。在这些“大部门”中,专门创设基层治理委员会,负责片区管理机构基层治理平台人员的编制归属及派驻,统筹协调村居(社区)、基层治理平台的基层治理事务,有力增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力,有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管理“扁平化”。龙港市不设乡镇、街道,将按照“市管村居、分片服务”管理体制,合理划分9个片区,各片区设立非独立法人、无固定编制的“一委一中心”作为基层治理平台。“一委”即片区党工委,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对所在片区干部的管理考核,强化党领导一切的掌控力;“一中心”即基层治理中心,设置基层党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事务、其他事项等“4+X”工作模块,实行经济建设职能上移,社会管理职能下沉。
三是行政“低成本”。对龙港撤镇设市,总的要求是做到“三个不”,即不违规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不增加“三公”经费。在机构优化和管理体制调整后,龙港市与同等人口规模的县市相比,编制总量压缩了40%以上,有效降低了人员经费和行政成本。同时,为确保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降低,我们将通过创新岗位设置和编制改革,实行“条块结合、职能融合”和“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体制机制,全力保障基层治理得到充足的人员力量支撑。
四是治理“高效率”。全面启动“智慧龙港”建设,以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把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平台和村居,加快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能化解”。同时,要强化村居自治,创造性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并通过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打造社工人才队伍,建立片区、村居、网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着力提高基层便民服务水平。
问:龙港撤镇设市后,老百姓更关注教育、医疗、社保、个人信息变更等民生问题是否会受到影响?如何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
推动龙港撤镇设市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对苍南和龙港而言,这次改革也是推动民生事业改善的一次重大契机。撤镇设市后,苍南人口减少,龙港层级提升,两地都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力量投入民生事业,为老百姓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为此,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一方面,对苍南、龙港现有的存量资源,通过建立同城化机制,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确保各类公共服务不断档、社会服务不降档。另一方面,发挥温州市作为教育大市、医疗强市等优势,通过集团化办学、建立医共体等方式,让温州市本级的优质资源下沉到苍南和龙港。
二是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龙港撤镇设市后,我们将加大民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围绕老百姓关注度较高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完善功能配套和服务设施,让优质资源尽可能覆盖更多群众。
三是有序做好当前公共服务工作。撤镇设市后,认真做好苍南、龙港两地中小学招生工作,努力满足两地学生对优质教育需要。龙港百姓原有的户口簿、身份证仍可以正常使用。户籍政策方面,目前仍根据现行户籍管理政策规定执行。社保、公积金等业务继续保持正常办理,确保群众办事不受影响。
我们将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贯穿在撤镇设市工作全过程,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龙港撤镇设市从苍南分出来后,会不会对区域发展造成影响,下一步如何考虑苍南、龙港两地协同发展问题?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
改革的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龙港撤镇设市必须考虑今后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如何实现1+1>2?我们的考虑是努力做到“六个共”:
一是机制共创。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组建由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三方组成的统筹协调机制,重点围绕两地重大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解决好两地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规划共绘。我们将加强温州市级层面的统筹指导,做好区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等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尤其要做好两地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和融合,避免两地规划错位失位,防止资源无序低效配置。
三是设施共建。我们将制定两地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工作规则,对涉及两地的重大交通、市政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实行共同商议和决策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小而全;对已建成和在建的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明确交接和合作方式,推动已建项目发挥效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四是产业共兴。温州市级层面将加强对两地产业发展和园区规划的指导,促进产业发展互补共融。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错位发展。苍南要发挥服务业优势,重点做好商贸文章,同时重点发展仪器仪表等智能装备产业,抓紧建设三澳核电、绿能小镇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龙港要重点提升印刷包装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一批重大优质产业项目,把主导产业和城市经济做大做强。
五是环境共保。我们将建立生态环境联防共保机制,着力推动两地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坚持市场导向,针对垃圾处置、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类公共设施,推行“谁使用、谁获益、谁付费”,建立设施共建、义务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六是民生共享。我们将在苍南、龙港两地全面建立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公交、水电、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同城化机制,使两地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通畅,让两地百姓充分享受“同城化”的改革红利。
总之,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促进苍南县和龙港市走好协同发展路子,携手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让两地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