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9月30日,名城广场正式开业

9月30日,名城广场正式开业

温州网 2019-09-25 08:02:00
9月30日,位于公园路的名城广场正式开业,位于南塘街的“印象南塘”城市党群中心开馆。

名城广场外观和内饰。 胡剑文 摄

  温州网讯国庆佳节临近,市名城集团为市民捧出丰富“大餐”——9月30日,位于公园路的名城广场正式开业,位于南塘街的“印象南塘”城市党群中心开馆;10月1日晚上,白鹿洲公园光影秀将公开首映。

  近年来,市名城集团重谋划善攻坚,重品质高站位,抓进度求实效,严规范巧策划,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同心同德、奋力作为,为我市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发展新辉煌作出贡献。

  9月30日,作为2019年度“大建大美”市民体验项目,位于市区公园路口的名城广场将正式开业。

  名城广场是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位于原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及原温州市工人文化宫旧址,总建筑面积4.19万平方米,东面建筑地上7层,西面建筑地上4层,将以“We+名城广场”为品牌,打造时尚新高地。

  不舍情怀,不断眷恋。名城广场所在地,承载了几代温州人的记忆,让我们一起来忆其最初的模样,品其如今的新貌。

  还记否

  原大会堂和文化宫的老温州情怀

  根据记载,这里曾是温州历史文化圣地孔庙旧址。

  元、明、清三朝时期,人们在这里祭祀孔子、开办教育,该孔庙曾与台湾的台北孔庙、台南孔庙、高雄孔庙、衢州的孔子家庙一样,经历数百年人文辉煌,见证了地方文脉薪火相传的过程。而今,许多孔庙的资料已不可考,只有孔庙的部分石桌、石凳等小物件保留了下来。

  1987年刊发的《温州鹿城区地名志》曾对人民大会堂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原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位于五马街道的府学巷,总面积4615平方米。大会堂为清代学府的一部分,解放前,为国民党永嘉县党部驻地。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收。”

  1951年,这里改建成砖木建构的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主体建筑为礼堂,处在大院中央,面积为2162平方米。礼堂大厅上下二层,共有座位1474个,一楼是会议室,主要用于市党代会、人大、政协会议,以及政府机关部门会议的召开;二楼则用来放电影,由温州电影公司提供影片。除此之外,也会承接一些大型的文艺演出。

  后来,人民大会堂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建;1984年后,先后又建成招待所和餐厅、会议室。当时的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温州市各界的开会场所,也是广大群众的文娱地方。

  2003年,新人民大会堂投入使用后,老人民大会堂开始渐渐被闲置。2006年初,经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同意暂时改变原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一楼礼堂的使用功能,变为商城,并公开投标转让原大会堂使用权。

  原人民大会堂旁边就是老工人文化宫。文化宫于1958年迁入府学巷,几经扩建,影剧场、录像厅、东西两廊活动楼等一批基建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上世纪80年代,工人文化宫成为我市重要的公共文化体育“根据地”,溜冰场里的疯狂、舞池里的潇洒、展览厅里的翰墨飘香,是留在一大批温州人脑海里的深刻印象。

  这里有温州最早的舞厅,舞出青春的激情和时代的开放——1986年,文化宫斥资16万元从上海买来一套音响设备,开起了温州第一家舞厅。因设计的场地仅能容纳几百人,很多年轻人因为买不到票缠着工作人员要舞票。此后,老工人文化宫还陆续开办了电影院和录像厅,同样很受市民欢迎。

  这里有书法讲座和展览,培育了多少年轻人懵懂的艺术梦想——1985年至1991年,是老工人文化宫最辉煌的时期,基本每周举办一次讲座,涉及的内容有书法、摄影、围棋、文学等,几乎场场爆满;每年至少要举办20场书画摄影展览,从中发掘了一大批人才;还有青年书法大赛、书法兴趣小组,都在老工人文化宫轮番上演。原工人文化宫里聚集的一批书法爱好者,如马亦钊、林剑丹、胡天羽等人,后来都成了书法家。

  这里有铺着格子图案的石英石溜冰场,年少青春在这里跌跌撞撞——那时的旱冰鞋很沉,前后共4个轮子,不像现在的直排轮又轻又灵活,但年轻男女脚踩旱冰鞋,在格子状的石英石地面上一圈又一圈地滑行,都不觉得累。溜冰场里有波浪状的滑道,一些滑冰好手会在这里表演绝技,在波浪状的滑道上疾驰而过,停住时来个急刹,或者双腿劈叉大旋转,都是招牌动作。老工人文化宫的溜冰场周末人很多,有时溜冰鞋都被租光。

  “温而新”

  设计重融合现代商业与古城文化

  饱含对原址场所的深厚感情,如何让全新打造的名城广场与历史“对话”?在设计之初,名城广场就特意定位为“温而新”的理念,既体现温州旧城的地域特色,又展示新时代的建筑风貌,期待新旧时代元素在此过渡、融合,串起城市记忆和现代生活。

  整体布局上,名城广场的西面为总高四层的多层建筑,以沿街小型商业为主,作为五马街和纱帽河步行购物系统的延续,沿袭传统步行街的氛围和布局。

  东面引进现代城市综合体的概念,7层的建筑内将云集大商业、大百货并结合餐饮娱乐,从而构筑旧城中的全方位现代城市功能中心。

  东西两大功能中间的不规则长条状空间中,则通过二三层连廊,打造便捷的立体步行交通系统和南入口广场。该广场在公园路和府学巷开口,成为连通公园路和府学巷的休闲通道,并通过广场通道,进一步连接谢池巷及人民路,成为从人民路商圈到五马街商圈的步行便捷通道。

  名城广场西南面为“温州府学文庙展陈馆”,将通过建设棂星门,展示温州的旧建筑、文物等,全面展示温州千年书院文化和“一府五县”官学文化,并与禅街路口的“温州科举试院展示馆”一起,让市民了解古代温州人求学科举的全过程。

  另外,名城广场建有双层地下室,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设380个车位。

  不容易

  多方攻坚破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2015年12月25日,名城广场项目拿下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12月30日,工程如期开工建设,创造了当时工程领域开工审批手续的速度亮点。

  2016年3月7日,名城广场打下第一根工程桩,正式开工。

  “名城广场位于老城区居住、商业核心地带,人车流量大,周边旧房毗邻,地上地下管线复杂,交通运输困难,严重制约了工程的施工进度。”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

  为此,相关参建单位及现场项目部人员集中力量攻坚破难,一方面与谢池社区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公园路群众解释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市交警支队、交警一大队和交警一大队二中队,优化交通运输方案,开辟环城路、老南站路口、人民东路、解放街到工地线路,推进工程顺利建设。

  好事多磨。在工地北侧搅拌桩沟槽施工时,施工方发现公园路排水主干道穿越工地北侧施工范围内,导致工地北侧桩基无法施工。该问题在2016年4月14日《2016温州“电视问政”第一场》栏目播出后,受到市重点办限期督办。

  面对挑战,名城公司攻坚制定电力10KV高压架空线和排水沟迁改方案,及其相关工作的处理和手续报批,做到手续交叉办理,前后连贯有效。最后,在督办期间内完成了排水沟迁改工作,全力推进后续有序施工。

  势如破竹。到2016年底,经过施工现场加班加点,科学编排施工方案,2个多月的时间内名城广场已经完成了原本4个月的施工计划。2017年1月4日,名城广场顶板第一次区块浇筑。

  2017年3月16日,地下室顶板圆满实现逆作法施工。通常盖楼都是先挖基坑,再一层层往上盖。而逆作法则是,地下地上同时施工,避免施工噪声、尘土飞扬等问题外,还能缩短工期,节约费用。而且建筑基坑变形小,给相邻建筑物带来的影响也会比较小。

  2017年8月29日夜间,西北区地下室底板(最后施工段)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这意味着,最艰难的地下室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终于和温州软地基的淤泥说拜拜了!”名城广场施工负责人潘海敏说。

  2017年12月,东区7层结顶。2018年1月26日,西区斜面屋顶浇筑完成,名城广场地块迎来结顶大喜,并荣获2017年度温州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时针自此似乎都拨快了。2018年10月23日,精装进场(东区4层轻钢龙骨隔断)施工;2019年4月23日,名城广场配电房正式送电投运,24日名城广场通水;2019年7月10日,主体工程竣工验收。

  此外,在市区名城广场南广场上的室外景观文化提升工程中,文庙代表性建筑物——棂星门等也已于近期完工。为重现孔庙原址的历史记忆,打造公园路十景之一的“府学儒风”景观,名城广场南广场上建设了泮桥、泮池、棂星门、景墙等文庙代表性建筑物,西楼二、三层的温州府学文庙展示馆内部装修也即将完工,整个工程预计在国庆节与名城广场同时开放。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章映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