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温州幸福“水”生活
60年前,1958年在温州人的记忆中,是一个值得欢庆的年份。这一年,温州首家自来水厂——西山水厂一期建成通水,温州城区居民“肩挑手提”的用水时代结束了。
60年瓯江潮涌,60年瓯越华章。翻看温州城市供水60年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取水塘河,到后来瓯江调水,再到珊溪水利枢纽建成投入使用,几次主要水源地的变迁,见证温州自来水品质的飞跃,更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缩影。
取水塘下坑 温州迎来第一滴自来水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全市大小河道有上千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但是,温州却是个缺水的城市,全年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有限的水资源没能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每到夏秋两季,温州城依旧“干渴”难耐。
千百年来,温州人靠天吃水,开渠凿井、肩挑手提的取水方式代代相传,但这种取水方式在1958年被彻底打破。这一年温州市自来水厂成立,设计供水能力5000吨/日的西山水厂一期建成通水,启用塘下坑水库作为主要水源地,温州市民第一次喝到了自来水。这是温州城市供水事业的里程碑,随后的岁月中,建水厂,铺管道,围绕着塘河,温州城市供水事业蓬勃发展:
1962年,设计供水能力1.5万吨/日的西山水厂二期投运;
1976年,设计供水能力2万吨/日的东向水厂投运、设计供水能力2万吨/日的西山水厂挖潜改造工程竣工;
1984年,设计供水能力4万吨/日的东向水厂扩建工程竣工;
1987年,设计供水能力1万吨/日的西山水厂扩建工程竣工;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温州市区总供水能力达11万吨/日……
就这样,悠悠塘河水,经过自来水厂的处理净化,沿着供水管道,流入千家万户,也让温州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引瓯江水 启用泽雅水温州人吃水有了保障
水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水是百姓生活的源泉。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塘河水质明显下降,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再加上现有水库的蓄水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温州寻找新的补充水源迫在眉睫。
在此之际,温州开始大手笔投入城市供水事业发展建设。
这是一个十分大胆而又现实的规划。在此后的几年间,温州以空前的热情抓时机抢速度开工建设一批城市供水的建设项目。其中1994年1月5日,温州城市供水应急工程上马,标志着温州城市供水工程大规划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也翻开了温州城市供水事业新的一页。
为了将瓯江上游洁净的原水引入市区,兴建设计原水输送能力为36万吨/日的曹坪泵站一期工程;铺设9公里直径1.4米的输水管,打通至老西山水厂的2.7公里输水隧洞,整个供水应急工程用时仅180天。当时有人这样评价:这是我市供水建设史上涉及范围最广、施工难度最大、限定施工期最短的工程。
同年9月8日,西水东引和东向水厂扩建工程(一期)宣布开工。西水东引一期工程西起曹坪泵站,东至东向水厂,全长18公里,穿越市区5条道路、5条内河,沿途拆迁企业和居民房屋近3万平方米,征用借用土地130亩。这项工程建成后,温州城区东部的用水压力得到有力缓解。滔滔瓯江水从西面“奔波”而来,为温州城市供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996年3月泽雅水库正式开工,1998年开始向自来水厂输送原水,温州市区百姓彻底结束了饮用塘河水的历史,供水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同年设计供水能力10万吨/日的新西山水厂竣工;次年,设计供水能力20万吨/日的浦东二厂投产,温州供水能力达到59万吨/日,温州供水事业的新纪元随之开启。
畅饮珊溪水 开启温州幸福“水”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世纪初,温州城市供水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涓涓清流,瑞泽万家。
瓯江水的调用,以及泽雅水库水的启用,并没有彻底解决温州人的吃水问题,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日供水能力也日益捉襟见肘。
2002年11月,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的主体工程之一赵山渡引水工程正式通水。2003年,温州正式启用珊溪水库水作为原水。甘洌清澈的珊溪水通过60多公里的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送往温州市区,经过陈岙原水加压泵站,这颗强劲有力的供水“心脏”的加压,流入各大自来水厂,经过严格处理后再通过供水管网源源不断流向寻常百姓家。自此,温州市民开启了新世纪的幸福“水”生活。
市公用集团自来水分公司副总经理郑昌育这样描述:“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城市用水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珊溪水利工程开启了温州人吃水的幸福时代。”从此,温州确立了以珊溪水库、泽雅水库作为主要水源地的原水供应格局,温州市区的自来水水质有了质的飞跃,一直在省内处于领跑位置。 同时,随着2005年、2015年新状元水厂、西向水厂的陆续建成通水,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公用集团自来水分公司有6座水厂,2座泵站,温州市区日供水规模125万吨,供水面积36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300万人,DN100以上管网2500多公里。供水范围遍及鹿城区、龙湾区和瓯海区大部分区域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等。市民日常用水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基本形成“一城一网”城市供水格局。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