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公园路改造提升工程让消失近百年的东山书院重现积谷山麓

公园路改造提升工程让消失近百年的东山书院重现积谷山麓

温州网 2020-01-04 10:11:00
在这次公园路改造提升工程中,已经消失近百年的东山书院和卧树楼,将重现于积谷山麓,回到温州人的视线。

东山书院门台的老照片

东山书院效果图
东山书院门前图,背后就是卧树楼
清末的积谷山

  温州网讯 说起东山书院,温州人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一张东山书院门台的老照片。

  这或许是这所书院留给温州人最后的清晰影像。此后,书院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令人惊喜的是,在这次公园路改造提升工程中,已经消失近百年的东山书院和卧树楼,将重现于积谷山麓,回到温州人的视线。

  曾几何时,我们所在的这座古城,曾经书院林立。它们成为官学之外,士子们苦读的最佳场所。而温州最早的书院,当属创办于北宋的东山书院。

  温州最早的书院

  书院的建立,始于唐,盛于宋。

  两宋前,偏居东南一隅的温州,一直没有出现书院。不过,温州的官学(府学、县学及学宫)起步较早。早在晋太康(280—289)年间,平阳便建立横阳学宫,这是浙江省第一所地方官学。东晋太宁初年(323),永嘉建立郡学,即后来的温州府学,是浙江最早建立的府学之一。五代时,由于长期战乱,官学逐渐凋零,私学应运而生,书院开始成为讲学的主要场所。

  第一所在温州出现的书院就是东山书院。

  史料记载:宋皇祐间(1049-1053),永嘉王开祖设塾讲学于此。

  王开祖(1035-1068),字景山,永嘉(今鹿城区)人,与林石、丁昌期并称为“皇祐三先生”。他是皇祐五年(1053)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当过丽水县主簿。

  次年,王开祖不调而归,在华盖山授徒讲学,他在温州首创书院,提倡“学者国之大本,教者国之大务”,声名大甚,从者数以百计。王开祖有遗著《儒志编》一书传世,就是他讲学时由门人记录而成。王开祖成为开温州儒学研究之风的先驱,被尊为永嘉学术开山祖。

  因为华盖山旧称东山,后人便把王开祖华盖山讲学之所叫做东山书院。东山书院逐渐发展为当时全国知名书院。

  书院教育与官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官学所施行的教育是以应付科举,牟取利禄为最终目的。而书院则提倡自由研究学问、讲求身心修养。

  继王开祖之后,许多著名学者纷纷开始在温州创办书院,如“元丰九先生”之一的周行己,在松台山麓小雁池创办浮沚书院(1111-1120),传授“洛学”;隆兴元年(1163),毛崈主持城南茶园寺学塾,聘陈傅良主讲,因其讲学精辟透彻,从学者数百人;乾道十三年(1177),陈傅良与人创建仙岩书院;大观三年(1109)进士、平阳人陈经邦,与兄弟陈经正等人受业于程颐、程颢,学成回乡后主持南雁会文书院讲席等等。

  如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14岁师从毛崈,在城南茶院寺学塾就读,淳熙五年(1178)以进士第二名及第。

  文化精英们通过著述及书院讲学,将自己的学术思想通过书院传播。南宋时期,温州书院林立、学风大盛,私人讲学蔚然成风,在全国亦属少见。宋代浙江省书院48所,而温州有12所,占全省四分之一。

  东山书院兴衰

  东山书院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史料中,要到明代了。

  这或许与明弘治前的温州相关府志、县志遗失有关,但弘治《温州府志》所记载的29所书院、书塾中,却没有东山书院。

  弘治年间,东山书院被兴复扩建。明嘉靖十二年(1533),东山书院毁于台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修东山书院;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府龚秉德重修。

  那么,为什么建在华盖山的东山书院,后来移到了积谷山麓呢?

  这要从东山书院如何恢复它“第一书院”的地位说起了。

  元明之后,书院渐渐从私人办学,转变为半官办性质的学校。特别是到了清初,顺治九年(1652)清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创建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在各省城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绝大多数书院都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

  这一次温州又走在了全国前面。清雍正九年(1731),因政绩斐然,从温州知府升任温处道的芮复传,捐出官俸千两,购买民地,在积谷山麓谢灵运古迹康乐祠旁重建东山书院,并于次年落成。

  新落成的东山书院傍山筑舍,依石为门,书院由谢祠入径,颜曰“名教乐地”。书院有讲堂、懈舍为肄业地,前绘谢灵运像,内祀王开祖儒老,左建文昌阁。因为书院颇具规模,来学者日众。

  1733年,芮复传又在华盖山巅建大观亭,在积谷山顶建留云亭,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登临休息之地。他还捐置涂田二顷,供诸生饩膳(吃饭)。

  学者分析芮复传之所以把东山书院从华盖山移建到积谷山,一是为追溯文化渊源,景仰南朝宋温州郡守、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积谷山自古以来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另一个原因则是积谷山麓为郡城“形胜最佳处”,有“山之胜甲一郡”之誉。

  东山书院当时是温州府属的书院,生徒来自温州六县,以永嘉县为多,入院受学者多经官府选拔。

  可惜后来因经费不足,东山书院一度“弦诵无闻”、“士不复笈”。

  乾隆二十四年(1759),东山书院迎来新的“全盛时期”,前后长达一百多年。

  巡道徐绵、知府李琬、知县崔锡相继重修,增置涂田,筹措膏火之资,重新延请名师主持讲席。这段时间,曾写过“温州好,别是一乾坤”的清代学者、官员孙扩图就曾受李琬邀请来任书院掌教。

  一时间,“两郡之士负笈来游者日益众”,以至于书院舍宇都容纳不下。同一年,李琬考虑到东山书院“院址逼于岩麓”、“蒸湿淋溢”,地形狭隘扩建困难,便又在比较开阔的中山(今温州实验中学一带)兴建了中山书院。

  此后,嘉庆十年(1805)、道光十年(1830),都有知府、巡道重修的记录。

  同治二年(1863)巡道周开锡将东山书院“以膏火入中山书院”,就是把东山书院连同它的资产并入中山书院,两大书院相得益彰。

  清末,面对旧式教育日益显现的弊病,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以建新式学堂取而代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朴学大师孙诒让提议改中山书院为温州府学堂,旧式书院也最终告别了历史舞台。

  温州府学堂后数度改名,历经温州府中学堂、浙江省第十中学堂、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直至温州中学。

  书院名师云集

  从私学渐渐官方化,从永嘉学派开山祖王开祖,到被誉为“天下翰林皆后辈,朝中将相两门生”的孙锵鸣,东山书院曾经云集了温州和外地许多著名的学者。

  留下史料比较多的是清代。

  东山书院掌教由官府聘请名儒担任,不少由府学教授兼任。温州府学教授陆汝钦、王执玉都曾掌教兼主东山书院。全盛时期,清代著名学者孙扩图、张振夔、孙锵鸣、王棻等曾任主讲。

  东山书院培养出很多学者名人,如清嘉庆、道光间,永嘉陈舜咨、张梦璜,瑞安林从炯,泰顺董游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民国时期从温州走出的著名学者伍叔傥,十六七岁时就在东山书院读书。20岁时,他考入北京大学,历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台湾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国文教授、国文系主任等。

  从书院到慎社、瓯社

  上世纪初,东山书院虽然不再,但仍然是一些文人墨客雅集的场所。

  1920年,由梅冷生牵头,联合郑姜门、吴性键、林默君、沈墨池、郑远夫等人拟创建词社,在瑞安薛钟斗建议下取名“慎社”。

  “慎社”初期以积谷山侧旧东山书院为聚会之所,后迁至鼓楼。有人于门口撰一联云:“江湖浪迹,此身犹存,喜斯楼结构重排,凭高看大陆风云,谁撑时局?坦砧论文,群贤毕至,溯吾都名儒代出,盼后继永嘉学派,我望同仁。”

  早期社友多为本地人,其中有夏承焘、陈仲陶、严琴隐、宋慈抱等后来知名的诗人、词人。慎社还出版刊物,体例仿照南社,分文、诗、词三类。《慎社》第一集刊行后,反响较大,永嘉人吕渭英、陈寿宸、王朝瑞;青田人杜师预;平阳人刘绍宽、王理孚、姜会明、黄梅生等都先后加入。

  后来,瓯海道尹林鹍翔(铁尊)也加入“慎社”。林鹍翔是词学大家朱疆村大弟子,工于填词。梅冷生等十余人欲向林学词,向他建议再创一个词社。

  林鹍翔以当时漏海米之罚款为经费,将积谷山下东山书院重修,并在山腰添造一间楼房作为“永嘉词人祠堂”。仿照杭州西溪两浙词人祠堂形式,立有永嘉历代游宦、寓贤、方外、闺阁等词人的木主,还布置了许多对联。

  永嘉词人祠堂建成后,即在此设立词社,取名“瓯社”,林鹍翔任社长,社友有梅冷生、夏承焘、郑猷、王渡、龚均、黄光、郑曼青、曾廷贤、徐锡昌、严琴隐共10人。奉林鹍翔为师,并由林对社友习作进行辅导。社员中,夏承焘后来成为一代词学宗师。

  1927年废除道制,“瓯社”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来源:温州都市报

  参考资料:

  《清代温州东山、中山书院史事考录》张宪文

  《温州的书院》陈宣崇

  《永嘉前辈读书多——温州书院掠影》胡济

  鲁之哲汤琰琰整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