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厚才:用知识改变海岛渔村面貌
温州网讯 因为家乡来的一封信,他放弃外面良好的条件,回来驻守小岛搞科研。不仅主持、参加了50余项国家、省、市、县各类科研项目,还主编出版了2部专著,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并数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海洋保护与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海岛经济提升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他就是坚守海岛整整27年的科技工作者——蔡厚才。
一封来自家乡的信 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同年年底,还在浙江海洋大学任教的蔡厚才收到一封来自家乡平阳的信,刚刚成立的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向他发出工作邀请。
蔡厚才说,保护区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只有在这里研究海洋生物,才有可能出更好的成果。另外,平阳是他的家乡,能回来为家乡出一份力,是一件开心的事。1993年4月,蔡厚才决定辞去教职,入职新成立的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所,成为第一任科研负责人。
回想第一次上岛时的情形,蔡厚才至今难忘。当时,渔业捕捞管理机制相对薄弱,渔业资源长期缺乏保护,本地大黄鱼、石斑鱼等主要鱼种数量急剧减少,这让当地渔民维持生计都成了难题。蔡厚才意识到,寻求人与海之间的平衡,保护海域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帮渔民解决好生计 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才会好
在南麂1998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前,南麂渔民都以捕鱼、采集岩礁上的贝藻类为生。1998年之后,这些岩礁上的贝藻类成了保护区最主要的保护对象,渔民不能再采集此类贝藻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蔡厚才尝试养殖各种鱼类贝类,一方面解决渔民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
几番实验下来,蔡老师和渔民们锁定最有发展潜力的大黄鱼养殖。野生大黄鱼号称中国四大国鱼之一,但因过度捕捞,尤其是敲罟捕捞,濒临灭绝。而浙江尤其是温州一带老百姓偏爱大黄鱼,养殖大黄鱼市场前景光明。
蔡厚才说,“南麂环境好,但台风等自然灾害多,成本高,必须要养出跟人家不一样的鱼 。”南麂开始养殖黄鱼的苗种从福建引进,但由于福建最初采用的是小笼子小网箱、一天多餐高密度投饵,养出来的鱼口感差,市场不受欢迎。蔡老师和他的养殖团队决定借助南麂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养殖。
从2001年开始,南麂岛黄鱼养殖普遍使用深海网箱,整个水体可达一两千立方以上,同时对投饵进行严格控制,一天最多投一餐,而且限量。
这种接近大自然的养殖方式,让养出来的鱼在口感、条形上跟野生大黄鱼十分接近。几年发展下来,南麂大黄鱼市场销售越来越紧俏,价格达到了其他地方养殖的大黄鱼的四倍。3大黄鱼养殖业成为渔民致富法宝。
27年的同甘共苦,南麂岛的居民早已把这位海洋专家当作自家人,大事小事,喜欢找他拿个主意,亲切地称他“蔡老师”。温州永丰南麂海洋牧业有限公司老总叶永丰在蔡老师的指导影响下,2015年从家电生产领域跨界到大黄鱼养殖,并建造了南麂海洋文化馆。
南麂海洋文化馆
吴勇士是跟着蔡老师一起养殖大黄鱼的第一批渔民,如今女儿成立了海派渔业有限公司 ,负责市场销售 ,吴老大与儿子负责养殖 ,老伴负责民宿农家乐,开启了南麂大黄鱼养殖、销售、农家乐一条龙产业。
蔡老师与渔民吴勇士
洪东勇是土生土长的南麂人,也是南麂岛大黄鱼的新晋养殖户。他投入500万元共10个网箱,开辟了30多亩海域的大黄鱼养殖场。同时还创新大黄鱼销售模式,通过渔家乐的形式让南麂岛上的游客品尝到自养自烧的南麂大黄鱼。
蔡厚才说,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要求,除了要进行科研监测保护之外,还有一项,就是在保护区内解决原住民的生计问题。由于效益好,很多渔民都靠养殖黄鱼致富。目前,南麂比较大的企业就有10多家。
大海是我的实验室
除了关注渔业发展,蔡厚才还和他的团队在岛上的15个断面上建立了监测点,观察潮间带海洋生物的变化。这一观察,他就整整坚持了27年,直至年轻一代接班。
在蔡厚才眼中,生物圈保护区是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好资源,是永恒的课题。
去年初,蔡厚才从总工程师行政岗位上退下来。虽然已经离开老岗位,但他还是继续发挥余热,担任了保护区的专家顾问,为保护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他还叙写了一部记录他与大海近30年对话的书——《保护区简志》,听说很快就要出版了。
“我们正在做的生态养殖容量评价和专项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最大化地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人与海的平衡中找到最优解。”蔡厚才说。
【人物简介】蔡厚才
市政协委员、原九三学社平阳基层委副主委、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顾问、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