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专题
任世定:矢志不渝的燎原精神
温州网2021-02-07 15:13:00

温州市瓯海区燎原社史陈列馆

1956年,中国农村正处在合作化运动高潮。这一年5月,当时的永嘉县委辖区的三溪区塘下乡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现为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凰桥、曹埭村)组织包产到户实验工作。这是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包产到户”。郭溪街道任桥村屹立着一座名闻全市乃至全省的燎原社史陈列馆就记录了燎原社敢为人先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提起老虎山公园,提起燎原社史陈列馆,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任世定。

图注:任世定

亲/“燎原社”改革

燎原社改革的那一年,任世定18岁。燎原社实行“包产到户”前后,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包产到户”之前,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时当地还流传了这样一段顺口溜:“走出螺蛳探穴,走来状元中出。吃饭武松打虎,干事李逵叹苦。”这段顺口溜就是“吃大锅饭”的真实写照,直观反应了“打集体”出现的弊端。“包产到户”之后,劳动态度完全改观,主要反映到三个“头”上,就是天光头6点就出去干活了,日昼头12点还不讲回家,黄昏头太阳下山夹暗摸才回家。这三个“头”,直接就可以看出包产到户后当时农民的干劲。

但是很可惜,这一具有“首创精神”的农村改革实践,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认可,而被批判为“资本主义性质”,燎原社“包产到户”的生命仅维持短短10个月。“虽然燎原社改革只进行了一年不到,但它就像优质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拦也拦不住,挡也挡不牢。我们燎原社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比安徽小岗村还早了22年。”说起燎原社的改革,任世定老人身为一名“燎原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11年,燎原社的包产到户事例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这是我党对这一段历史的充分肯定。

建/燎原社史纪念馆

1998年,当中国农村改革源头——燎原社史陈列馆选址老虎山公园时,作为燎原社史亲历者的任世定主动请缨,在他看来,这个馆可是非同一般的馆,不仅给老虎山公园增添了一道景观,更是一种历史的印证。

图注:燎原社史陈列馆开馆典礼

纪念馆开工了,山上没水,任世定就一担一担的挑上去;纪念馆开馆了,馆里缺物,任世定就一件一件的去找。除了历史图片和资料,展厅里摆着的农具、家具等物品共有300多件,都是他自掏腰包,奔走瑞安、永嘉等地的偏远山村收集而来的。为了更好地充实纪念馆里的陈列品,任世定老人现在仍在尽力收集相应的老物品,他总是觉得馆里的展品不够多、不够全。

任世定在小心摆放陈列物品

记者采访老人那天,参观纪念馆二楼展厅时,看到了一个用稻草干编成的筐,筐上有盖。由于没有见过这样的物品,感觉有些新奇,于是就向老人询问。老人说,这是当年的一种生产工具,哺坊里孵化鸡鸭用的,现在基本上找不到了,这一件是他自己编制的。如此费尽心思地丰富馆中展品,让人深深敬佩,老人却说:“做这些事情,收集这些物品,其实就是想多留下一些东西,让后人多了解一点燎原社的历史。”

任世定展示自己亲手编制的编筐

守/血脉中的党性

二十多年来,任世定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老虎山公园,坚守在燎原社史纪念馆。早上6点来钟到公园,拿着扫帚扫扫垃圾,看见歪斜不整的枝桠修剪修剪,然后打开纪念馆的大门,清理完毕整装迎客。傍晚时分,清点展品,锁上大门,踏着公园的石阶,任世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我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每天都过得很有味道,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了,干不动了……”在任世定的心里,他已经和老虎山公园、燎原社史陈列馆紧紧相连在一起,永远不能分开。不管是燎原社史陈列馆,还是休闲公园,都是他个人情感的寄托,他将一直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