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养师与海洋动物的故事:帅小伙成了操碎心的“老父亲”

温州网 2021-06-10 08:03:00
在温州极地海洋世界,有这么一群饲养师,他们整日与海洋生物为伴,喂食、玩耍、照顾它们身体……他们是亲密的家人,也是最治愈的伙伴。

温州网讯  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

在温州极地海洋世界,有这么一群饲养师,他们整日与海洋生物为伴,喂食、玩耍、照顾它们身体……他们是亲密的家人,也是最治愈的伙伴。

操碎心的“老父亲”

6月8日下午1点半,海豚“泡泡”和“缪斯”到了饭点时间。看看它们的菜谱,有鱿鱼、鲱鱼、多春鱼等。

“喂饭是个讲究活。”有着8年多驯养经验的杨文峰说。在喂养方面,他像个严格的“老父亲”。喂食前要把鱼的内脏和腮除干净,喂的量更要严格控制,“鱿鱼主要起补水作用,两个家伙一顿只能吃一公斤左右,吃多了容易拉肚子。鲱鱼也不能多吃,容易长脂肪。”杨文峰说。

杨文峰给海豚喂食

除了喂食,杨文峰还要负责打扫卫生、消毒、陪玩耍、量体温、训练等。“有时候训练累了,它们还会耍小孩子脾气,不理你了,躲得远远的。”他说,不过,它们都很好哄。摸摸它们,主动去陪着玩一会儿,不出半小时,准消气。

驯养师王和磊陪海豚玩耍

因为这两个家伙都是“男孩”,性格偏外向活泼,有时候可能一言不合就打架,身上时不时落下些皮外伤,这也让杨文峰他们操碎了心。每天上午一过来就要检查两个家伙的身体,要是有破皮的地方得马上给它们上药。

下水要带40斤重物

在鱼类区,潜水饲养师阿杰、西西和小宇的喂食工作可就没那么轻松了。他们要下到水里给海底隧道的鱼喂食,检查、维修设备等。

在海底隧道,鱼类有25种,大概2500条鱼。2米长的护士鲨,大型的黑鳐、黄鳐,还有大量的观赏鱼,都是阿杰他们要“照顾”的对象。每次下水喂食,阿杰要穿上潜水服、戴上面镜和呼吸嘴,扛上气瓶,加起来足有30斤重,不仅如此,还有10斤的食物要一同带下去。

潜水饲养师在水下工作

鱼类不像海豚那么聪明,喂食它们还有点小风险。有一次,阿杰在喂食黑鳐的时候,就被它的毒刺扎了一下,结果住院了半个月。好几次,西西和小宇在投喂的时候,大鱼误把他们的手当成食物咬了一口,还好它们发现味道不对又及时吐了出来。

潜水饲养师在水下工作

  在水下,阿杰他们一天得待上4个半小时。经验丰富的饲养师,看鱼游动的速度就能看出问题。“如果游太快可能是受到惊吓,游太慢的话可能是生病了。”阿杰说。

  被它们治愈的时光

  “为什么选择做驯养师?”“因为喜欢他们。”98年的海豹海狮驯养师詹洋洋腼腆地说。做驯养师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因为喜欢海洋生物,他选择与它们为伴。

驯养师詹洋洋

“它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不枯燥,有时候心情不好,就看看海豹那个呆萌呆萌的样子,感觉自己瞬间被治愈了。”詹洋洋说。

这一点,杨文峰也有同样的感受。如果碰上自己心情不好,“泡泡”和“缪斯”能很快感知到他的情绪,会围着蹭蹭他,逗他开心。有时候它们也会撒娇“求关注”,在杨文峰下水打扫池子卫生时,两个小家伙总是绕着它一边“滋滋滋”,一边“打圈圈”。“有时候被它们搞得又气又好笑,都不体谅‘老父亲’的工作,要是陪他们玩我就干不完活啦。”杨文峰笑说。

“在水里待上一段时间,安安静静的,看着鱼儿游来游去,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阿杰说。

潜水饲养师在水底下合影

在“世界海洋日”之际,他们也向社会发出呼吁:希望我们可以共同保护海洋环境,不往海里乱丢垃圾,共同为海洋生物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 薛样洋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