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点赞温州:算好生态账,不负山与人!
昨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节目《算好生态账,不负山与人》,聚焦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温州洞头分享的“蓝色海湾”整治经验。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7月12日到13日在贵州省会贵阳市举办,本次论坛主题是“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的论坛,本次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而温州洞头作为蓝色海湾整治的全国典型,分享了他们这些年来开展“蓝色海湾”整治,修复海洋生态的经验。
从陆地环境治理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这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向纵深拓展的必然结果。对一些沿海地区已经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如何进行修复?
洞头作为海岛区,四面环海、交通不便曾是困扰这里经济发展的难题。2006年,当地特意建了灵霓大堤,将海岛和温州市区连接起来。交通是方便了,可十几年过去了,生态问题却渐渐显现出来。
填海造地、挖沙采石也弄得海滩垃圾遍地、满目疮痍,修复沿海生态迫在眉睫。为此,洞头政府清退了污染严重的网箱养鱼,种植了“红树林”和“柽柳”,建起了沿海生态保护屏障,可海洋生态修复是个系统问题,要想根治,绕不开拆堤这个难题。
红树林湿地公园
鹭舞湿田 陈小波 摄
引鸟栖息 陈斌 摄
面对种种质疑,洞头政府也在思考拆掉大堤是否真的势在必行?听了专家的分析后,洞头政府也算了这样一笔账,眼前拆掉大堤会有一定的损失,但从长远看,沿海生态修复了,不仅当地的环境更宜居了,守着海洋这样的生态宝库,发展前景也会更好。于是,他们决定尊重自然,拆掉大堤,让沿海生态自我修复。不到一年时间,人们就发现这片大海开始重焕活力。
“破堤通海”工程实况 赵用 陈明铭 摄
洞头“蓝色海湾”整治经验
在蓝湾整治行动中,为修复受损蜕化的海洋生态系统,洞头区基于自然,致力于修复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实施“破堤通海”,打造“十里湿地”,建设“生态海堤”,开展“退养还海”,实施“渔港疏浚”等工程,致力走出一条从用海、护海到养海、还海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新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
洞头七彩洞头村 金子泛 摄
随着生态日渐趋好,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这也坚定了洞头生态修复的决心。洞头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修复新模式,先后吸引了10多家民企参与,实现了从政府“孤军奋战”到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深刻转变。
洞头东岙渔村 洞头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对蓝色海湾整治修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洞头还率先出台了蓝湾指数评估规范,被权威专家认定为评价蓝色海湾整治的行业标准。洞头通过海上生态浮标、碳通量观测塔、海洋牧场水下监控系统等平台,实时监控蓝湾指数,实现生态系统数字化,不断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俯瞰洞头 洞头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更好地巩固生态修复成果,洞头区构建海湾生态司法保护机制,联动龙湾、乐清、洞头法检两院,发布浙江省首个海湾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扩大了海湾保护圈。落实湾滩长制度,“两代表一委员”参评“最美最脏”湾滩,海霞妈妈等志愿者队伍参与生态治理,保护美丽蓝湾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海湾生态司法保护机制启动仪式 洞头法院供图
基于自然的海洋生态修复工作不仅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激发了洞头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下,洞头将开展探索试点,发挥海岛地区海洋蓝色碳汇的优势,结合海上风电开发、滩涂光伏利用等,开展碳中和(蓝碳)试点区建设。探索海洋资源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让岸线等海洋资源变资产,试点“海洋银行”。
洞头区鹿西岛山坪村微网控制大楼 苏巧将 摄
近5年来,洞头——
落地开工亿元项目30个、百亿项目2个,总投资达449亿元,29个烂尾项目被激活;GDP年均增长8.2%,增速居温州市第一。
每年有千名大学生回乡创业,常住人口比十年前增长了22%,老百姓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62:1,均衡度排在浙江前列。
红树林、盐沼湿地新增常驻候鸟20余种,海藻场自然恢复了3000平方米,周边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2020年8月达到了94.8%。“南红北柳”年固碳近200吨,紫菜羊栖菜年吸碳近14000吨。
探索声波养殖黄鱼的新模式,现代渔业向深海养殖、装备式养殖转型。
滨海旅游做特做精,近5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年均增长20%。先后形成13个民宿村集群,共有民宿447家、床位4777张,民宿村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
沙滩修复后,帆船帆板、邮轮游艇、休闲海钓等海上运动业态不断涌现,铁三世界杯等国际赛事落户,打响了洞头国内外知名度。
《焦点访谈》表示,节目中的洞头故事是中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温州洞头的海洋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让百姓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宜居和宜业;不仅产生了自然效益,也产生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正道。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洞头区委宣传部、央视网、洞头传媒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