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吾南书院”的前世今生,向那些兴办教育的先贤们致敬
这是平阳县灵溪完全小学(今苍南县灵溪一小前身)校长黄子木先生于民国初年在任期间写的一首诗。黄先生是当年平阳公认的才子。民国九年(1920),他受聘任该校校长。
如果追溯这所学校的历史,还得说到它的源头——吾南书院。吾南书院于乾隆三十年(1765)由南宋垟李长春创办。
《李氏宗谱》记载
“李长春”就是“李士林”
李长春何许人也?他就是浙南闽东民间传说的“南宋垟李士林”。传说故事《杨梅一株不卖》《被头盖私章冒认老婆》《贴对联戏县官》等精彩的内容太多太多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苍南收集的10多篇民间故事,就有7篇入选《温州市民间故事卷》,3篇入选《浙江省民间故事卷》。在这些传说故事中,他是戏弄贪官的智者,是报复奸商的怪人,是教训莽汉的长辈。
▲南宋垟《李氏宗谱》
查矾山南宋垟1990年重修的《李氏族谱》,就有“李长春”名字:“长春,住宋垟坑边,分为恭房,讳森,字士林号信斋。生康熙癸未年(1703)八月廿九日子时,卒乾隆丁酉(1777)年十二月初一未时。”
光绪丙戌年(1886)重修的《李氏宗谱》记载:“捐纳太学生,长春公讳士林,遇春公讳士修。”李士修是李士林的弟弟。
更为珍贵的是,《李氏宗谱》中保留有一篇题目为《祀田记》的文章,全文约一千字,落款为“乾隆四十二(1777)年二月清明 吉旦 移平六世孙长春字士林记载”,落款中有“长春字士林”的句子,这是李士林亲手写的一篇传世文章。
在《信斋公事实》中又载:“公字士林,毅菴公长男也,颖慧强毅,读书未成……复习商贾,常以数千金往来闽广间……筑造海塘,倡建郡城南港栈及造南和书院、桥墩桥。”
▲南宋镇溪光村李士林故居
南宋《李氏宗谱》非常清楚地记载了“李长春”就是“林士林”。当然族谱归族谱,关键是《平阳县志》有没有明确的记载。
《平阳县志》记载
“李长春”创办“吾南书院”
刘绍宽先生编纂的民国《平阳县志》卷十《学校志》载:“吾南书院,旧在三十六都水头石佛亭后废寺基。乾隆三十年(1765)邑人李长春、张致礼倡建,初名南和。邑令何子祥易额吾南……”
民国《平阳县志》提到“三十六都水头石佛亭后废寺基”这个地点,就是现在的灵溪镇南水头高速路口东面(104国道与老矾灵线分岔路口)的“石佛寺”上的地基。“石佛亭”如今已扩建成规模不小的“石佛寺”了。而当年的“吾南书院”的规模已接近于现在的“石佛寺”的规模。
▲民国《平阳县志》关于吾南书院的记载
当年的县令何子祥在《吾南书院记》一文中提到:“兰松垟(今南宋镇)李君长春、张君致礼素以急公向义著谋于乡,谓我南港士风于昆阳不后,人其可不体我邑父母意,亦造一塾以培子弟乎?其乡咸以为是,爰定石佛亭后废寺基,而请予断其可否?……李君历指曰:屏翠幙青、凌霄侵汉,缭绕于后者:则为状元内;支则分自大玉仓转鹅公髻,数十里起伏奔放以至此也。”
时任平阳知县的何子祥在《吾南书院记》一文中,提到的“兰松垟李君长春”与《李氏族谱》中的李长春是同一人,也就是我们民间传说中的李士林。
再回到清光绪八年(1882)到任的平阳知县汤肇熙写的《吾南书院记》。文中记载:“平阳南港之吾南书院落成,其乡人士以记请而详其巅末,曰:昔卅六都桥墩门石桥,长数十丈,上有屋,屋以杉木架。乾隆卅年,洪涨桥圮,木汛至水头不散,居民争欲取。适李长春至,亟止之。谓:宋代鹅峰书院成,南港人文遂盛,遗址即松山之文昌屿是也。今木远流不散,或天有意斯文乎!于是就水头之古营基石佛亭旁构书院。额曰:南和。时西隐寺(位于玉苍山西边)僧行不善,有田八十三亩,前宰何公以充入书院资膏火,谕李长春等董之。三十二年,乡人还寺田二十亩,更南和额曰:吾南。”
▲吾南书院旧址位于今灵溪镇南水头石佛寺附近
内容说到乾隆三十年(1765)的山洪大水,把桥墩门大石桥木结构的“廊桥”大桥屋,冲到了南港水头(现观美)这个地方。当时整个大桥屋的木架子还没有散开,当地的老百姓却争着要把木头拆散,想分了木料拿回家。这时,正好碰到了南宋李士林路过此地。他极力阻止,并提出利用这个大桥屋,在当地建设一个书院。此后选址于石佛亭后荒废的寺基中,发动百姓把这个木架子抬上去,建设成为书院。并初定把这个书院命名为“南和书院”。此后,在平阳知县何子祥的大力支持下,将西隐的八十三亩田的田租收入,作为书院的补贴经费。何子祥取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颢(1032—1085)“吾道南欤”(程颢嘱咐学生游酢,请他们把理学传向南方)之义,易名为“吾南书院”。
李士林不仅提出建议要利用这个大桥屋来建设书院,他还积极地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经济实力来建设书院。他是当时全县有名的大商人,谱载“常以数千金往来闽广间”“筑造海塘,倡建郡城南港栈及造南湖和书院、桥墩桥”等。乐善好施,是他一贯的风格。汤肇熙写的《吾南书院记》又提到:“李长春没,董事张致礼以力难复旧。”再一次验证了李长春在吾南书院的建设和维持正常性的教育工作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知县何子祥、汤肇熙的文章中,我们再一次印证了《李氏宗谱》的内容,确认了他是“吾南书院”的办学先驱。到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久失修的吾南书院,被台风毁坏了,走过了27年的历程,从此停止了办学。此后,学校并入了平阳城关西门的“龙湖书院”。
▲石佛寺前的河流是县志中“洪涨桥圮”的地方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与李长春一起创办书院的张致礼。据观美桃湖村《张氏宗谱》记载,张致礼“号志霁,生雍正庚戌年(1730)八月十四寅时,卒嘉庆庚申年(1800年)正月初八申时,国学生。父挺英公,国学生”。
从当地的《张氏宗谱》可以看出,张致礼是当地非常有威望的文化人,起码说父子两代都是国学生。张致礼的年龄要比李长春小27岁。乾隆三十年(1765),李长春与他一起创办吾南书院时,他正好36岁,是年富力强的黄金年代。
许元达在灵溪后街
重建“吾南书院”
光绪八年(1882),汤肇熙(江西万载人,清同治二年进士,曾以自己薪俸为书院发奖,著有《出山草谱》八卷)任平阳知县,非常支持教育事业。灵溪人许元达与林聘珍、丁佩珍、董蔚文、朱景新、黄直清、萧凤冈等七人为首事,重建吾南书院。汤肇熙在《吾南书院记》一文中提到:“元达仅中人产,助钱百余缗,鸠工庀材,独任其劳,而公尔忘私,一切自损累勿计也。”
▲吾南书院碑记
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就是说:灵溪人许元达的家产属于中等水平,不是特别丰厚,而他自己为了建设书院却捐出许多钱,很不容易。书院准备建设时,从工匠的挑选,到材料的准备,他都是自己出面,周到地处理各种事务,他公而忘私投入书院建设,自己还贴倒进了许多钱,都没有拿去报销。他从不计个人得失。汤肇熙还表扬他“今之许元达,犹昔之李长春也”。
当时在书院的选址方面,非常注重学校的环境。《吾南书院记》中写道:“其形势,后倚玉苍之燕头山,前面鹿角峰,灵溪水环腰如带;其左有池,右毗济婴公所,其神祀文昌。”
许元达在灵溪老街后边(现在的灵溪老城02小区),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风水地,重建了“吾南书院”。这个地方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南面就是灵溪街道,街道的东边,是埠头,两水交汇,东向可以通向熬江码头和江南各地;西向可通南水头,经过桥墩门的“闽浙大道”也在附近。
吾南书院建成之后,汤肇熙就把过去合并到平阳城关西门“龙湖书院”的田产,重新归还 “吾南书院”。书院将每年的田租收入,用于补助教学经费。
▲上世纪末的灵溪一小老校舍
当时,在灵溪名人志士的支持之下,经过两年的建设,于光绪十年(1884)竣工。这所书院的规模已经不小了:占地面积6亩多。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上世纪二十年代,书院仍然是一个木结构的大四合院,有前后两座校舍,两边还有18间的厢房。
汤肇熙还专门为书院写一副楹联:
喜吾道南矣 求师得师 庶几教化昌明 习俗无岐遵大道
障百川东之 学海至海 从此文澜壮阔 源头有自出灵溪
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新学制,改名为“吾南初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改名为“南港高等小学校”,后改为灵溪一小。
两百多年来,这所学校为南港,培养的大量的人才。现在可以追溯的就有教育家叶适今、著名医药学家叶三多、当代书法名家萧耘春先生等许多名人。
▲今灵溪一小新校舍
从乾隆三十年(1765)六七月份的山洪暴发,李士林利用大廊桥的桥屋来建设学校,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于1766年开始招生办学,至今已经有了255年的历史。
255年的时间不算是太长,沧海不会变成桑田,历史不会烟消云散;但255年的时间也不短,差不多传承了十代人,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传说。翻开《平阳县志》《南宋李氏宗谱》《灵溪许氏宗谱》,当中都清楚地记录着这些先贤,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还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来源:苍南六言谭
原标题:苍南“吾南书院”的前世今生,向那些兴办教育的先贤们致敬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