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如今,几乎每一个到过文成县玉壶镇金星村的人,都会被该村整齐有序的规划、优美的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所惊艳。深处大山之间的金星村,似世外桃源般恬静,却隐藏着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
文成县是浙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英、粟裕曾率领红军挺进师,在文成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大批文成青年投身革命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位于玉壶镇金星村的胡从点同胞六兄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后参加了革命队伍,最终全部英勇牺牲。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门六英烈”的壮烈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正如“一门六英烈纪念碑”上所书:铭记悲壮业迹,愿烈士同大地共眠,愿革命精神与日月同昭,烈士永垂不朽!
信仰
六个兄弟,六名红军,齐心闹革命
文成县玉壶镇金星村岩门自然村,位于大山之中。这里便是胡家六兄弟的故乡。六兄弟的父亲叫胡福昌,因终年劳累,40多岁便去世了。家里全靠母亲朱霞宝一人含辛茹苦地将六兄弟拉扯大。生活虽然艰辛,但母亲朱霞宝性格开朗、为人大度,六兄弟耳濡目染,也都明理正直。
六兄弟分别叫胡从点、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胡从威和胡从慎。时间回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兄弟除老六胡从慎外,均已经成年。兄弟六人与母亲终日辛苦劳作,希望通过租种地主的田地和上山打柴换钱让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起来。然而,地主无穷无尽的压迫和剥削,全家人纵使每日辛苦劳作,却生活依然困苦不堪,只能勉强果腹。
1929年,一场罕见的大灾荒席卷整个浙南地区。反动派政府和地主不仅没有体谅民众之苦,反而变本加厉,让广大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农民更加没有出路。1930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永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南地区广大贫苦农民纷纷加入革命武装。
目睹红军打土豪、分钱粮给穷苦老百姓的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三兄弟仿佛在黑暗中望见了光明,红军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坚信,只有红军才能带领贫苦农民翻身谋幸福。三兄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红十三军一团的战士。随后,胡从登又奉命回到岩门村宣传革命,发展红军队伍。岩门村及周边的贫苦农民反应热烈,包括胡家另外三个兄弟在内的50余人也加入了革命队伍。
胡家六兄弟,六个兵。母亲朱霞宝虽然有万般不舍,但依然义无反顾地支持儿子们干革命。
惨案
两次抓捕,六人遇害,酿灭门惨案
1930年8月,红十三军攻克缙云县城后,国民党反动派派重兵对红军进行“围剿”,红军多次战斗失利。1932年下半年,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胡从登兄弟受命回乡隐蔽。红十三军的斗争虽然暂时失败,但是胡家兄弟坚信,红军一定会回来,他们把革命的愿望深埋心底,等待红军主力部队回到浙南。
1935年春,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1935年9月,经过了将近三年的等待,时刻关注红军消息的胡家兄弟终于得到振奋人心的消息——红军在距岩门15公里外的高村打土豪。胡从登兄弟连夜赶到高村,把红军接到自己家,并向红军介绍附近各村的情况。接着,胡从登参加了挺进师领导的浙东南地区游击队,其余几位兄弟也分别参加了游击队或当地农会等组织。
令人痛心的是,刚刚回归革命队伍不久的胡家兄弟便遭遇了不测。1935年11月12日清晨, 由反动地主带队,温州保安司令部派人突袭岩门村,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三兄弟猝不及防,相继被捕。第二天,年仅36岁的胡从昆和33岁的胡从通,便被残忍杀害。
为了能从胡从登口中审问出红军情报,反动派软硬兼施,更是用尽了各种酷刑。胡从登始终闭口不言。黔驴技穷又恼羞成怒的反动派最终在温州将39岁的胡从登杀害。
噩耗传来,岩门村广大贫苦农民悲愤不已。母亲朱霞宝更是伤心欲绝,但是坚强的她擦干眼泪,她相信胡从通兄弟们的选择是对的,依然坚定支持儿子们投身革命。胡家余下的三兄弟也没有退缩和害怕,他们将仇恨深埋心底,继续参与革命工作。
反动派则在对胡家其他兄弟进行抓捕,他们妄图通过对胡家兄弟“斩草除根”,“震慑”岩门当地群众,消灭当地的革命力量。
1936年11月,副乡长、恶霸地主邱某和恶霸胡某串通国民党青田县自卫团头目夏某,再次派兵到岩门村抓捕胡从威等三兄弟。行走不便的胡从点首先被抓,反动派当即用大刀将他砍死在村外田头,时年45岁。胡从威和胡从慎虽然暂时逃脱,但也因为有人告密,在躲藏处不幸被捕。不久,对胡家兄弟痛恨不已的反动派,不顾胡母朱霞宝和善良群众希望能为胡家留下一人传宗接代的哀求,在南田将28岁的老五胡从威和19岁的老六胡从慎,绑在树上,用木桩打进肚脐,活活地钉死。
胡家六兄弟就此全部牺牲,只留下胡母朱霞宝终日以泪洗面。但是,她坚信革命终归一定会胜利,六兄弟的血一定不会白流,这个信念支撑她活了下来。1949年文成解放,杀害胡氏六兄弟的刽子手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64年,为革命培养了6名英雄儿子的朱霞宝在家乡病逝,享年92岁。临终前,朱霞宝虽然没有儿孙能够膝前尽孝,但是她的一生堪称伟大。
赓续
八十多载,传承不断,慰英烈先辈
1956年,胡从点、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胡从威、胡从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文成县人民政府拨款为胡氏六兄弟修建了烈士墓,烈士墓位于玉壶镇金星村岩门自然村一个名叫石背脑的山丘上。除了六英烈,还有另外五名红军战士也长眠于此,一起守护着这片他们挥洒过热血又深爱的土地,共同见证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和金星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了纪念六英烈,烈士墓被设计成六角形,中间是碑文,正中是一块宽0.35米、高1.5米的石碑,上面直书“革命烈士墓”。2015年烈士墓重修,新建了昭烈亭、纪念碑,总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是金星人一直记得六英烈,大家常常带着孩子来到烈士墓,向后辈讲述六英烈的故事。金星是个侨乡,六百多金星人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很多金星人离开家乡之前都会专门来这里看看。对于金星人来说,六英烈是金星人的骄傲,他们的革命精神更是鼓舞着所有金星人。
玉壶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马萨说:“六英烈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金星人中口口相传,他们的精神也已经深植于每一位金星人的心中。即使是身处海外的金星人,他们也都自发告诉自己的孩子六英烈的故事。”
发展
红色文化,深耕细挖,家园共振兴
作为“金星媳妇”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马萨,老家是安徽阜阳。从小生长于大平原地区的她,第一次来到金星,便被金星的山清水秀和淳朴民风所吸引。就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她更是满怀信心地带领金星村走上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之路。
马萨说:“金星有户籍人口2000人左右,常住人口700多人,海外乡亲有600多人。不管人在哪里,海内外的金星人对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各方面建设都非常热衷,时刻想着回报桑梓、建设家乡。村里有需要,大家都慷慨解囊、踊跃捐款。”
一门六英烈,千秋漫山红。六英烈是金星村的骄傲。马萨说,接下来金星村将围绕着“一门六英烈”的故事和精神进行挖掘,打造红色文旅产业。
玉壶镇党委书记赵沛标表示,红色精神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玉壶镇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一门六英烈”红色题材,有机衔接“侨韵玉壶 国际慢城”特色金名片,聚力打造具有玉壶标识度的精品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红色引领、文化搭台、全域互动、共富共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写下玉壶生动注脚。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一门六英烈 千秋漫山红
记者:王树坤 王诚
文成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兰潮平
从历史中汲取红色力量
胡从点同胞六兄弟,虽生于深山僻壤,业于樵薪农耕,却赤心向党,打土豪、分财物,宣传革命道理,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刚强的革命意志勇敢地与敌人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
他们犹如一台播种机,在玉壶人民的心里播撒下革命种子,他们不畏强暴、与反动势力英勇斗争的献身精神不断激励后人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
正是有无数英烈前赴后继、舍身忘我,才换得今日家之和,国之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值得永远铭记和学习的。
和平年代,我们重温这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红色故事,时刻提醒自己要赓续红色基因,守护红色根脉,坚持弘扬英雄精神,用英雄精神培育人、教育人、引导人,用英雄精神催生建设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从每一段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直面世界大变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