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琵琶记》背后的“诗歌村”原来这么有文化

《琵琶记》背后的“诗歌村”原来这么有文化

瑞安发布 2021-11-08 06:59:52

《琵琶记》是瑞安人高明以毕生心血精心改编、创作的被誉为“南戏之祖”的南曲戏文。问世不久,便引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关注而赞赏有加。当时朝贵、权臣几乎家家珍藏、人人阅读。明朝276年中,该剧就有70多种刻本在民间传播。近现代,更有数种外文译本流传。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高明家乡访问渐多。其中多人均谈及《琵》剧背后的“诗歌村”对高明文化哺育的话题。笔者现就高明居家生长的阁巷地方的自然概貌、文化积淀作粗略简介。

1

沧海桑田 水云毓秀

高明生长地,如果细到自然村,村名高宅睕,是隔河紧靠今柏树村的只有数户的小村。大约明朝后期,高家人员散居外地。屋宇坍毁,此村也便匿迹,只在河滩上留下一片瓦砾堆。所以后人均称其家乡为柏树村。柏树村又是阁巷的后村,故又以阁巷(今属南滨街道)统称。

今南滨街道和其西边毗邻的飞云街道、云周街道及其南边邻县平阳县的万全镇等地,自古统称“万全垟”,是瑞安、平阳两县市域内沧海变桑田最晚成陆地的沿海沃土。这片沃土南至今平阳横屿山北麓,北至今瑞安集云山南麓,还是飞云江河口与东海相接的浅海或滩涂。三国孙吴当局在横屿山麓建横屿船屯,派典船校尉监督一批罪徒在这里造船,并操练水师,有“万船”之称。

后,随着陆地自然隆起及“海退”,海水逐渐东退,今阁巷东面的浅海上有一条长十数公里的“拦门暗沙”,把海水拦在这片新陆地中,逐渐消退,成为一个蛛网式的河网和湖泊群。这个“蛛网”的中心就在阁巷西边约5公里的林垟(今属南滨街道)。大约唐朝后期,这片陆地基本淤成可以住人、农耕的湿地。这里近海边,是兼渔、盐之利的鱼米之乡,于是陆续有外地人前来垦殖、居住。

2

豫闽移民 文化传承

温州沿海平原,宋元明间有大批外地移民。据今存各姓谱牒记载,移民的祖先大多数来自福建(或中转)。阁巷也不例外,其中繁衍人数较多的陈姓一族也有自豫转徙福建、浙江的移民史。

根据阁巷陈千铭编的《瑞安阁巷陈氏清颍一源集》记载:来迁阁巷的首批移民之一陈姓肇始祖陈铎(1081-1127)的河南一世祖陈忠,居住在河南光州固始县,陈铎是陈忠的十八世后裔。与另一支来迁瑞安飞云江北平原的陈姓——陈傅良先人是同一祖宗。

陈铎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来到阁巷时,温州正值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温州地处南移后重心的南翼。

从居住在河南固始的一世祖算起,至陈铎,十八代人的迁徙路线是固始县(一世至八世)—福州(八世至十五世)—龙泉(十五世至十六世)—温州(十六世至十八世)—瑞安阁巷(十八世,即阁一世)。最早住地河南,地处中原,春秋至隋唐一直是中国文化重心。后来是福州,福州在中国南方耕读文化发展中起步早、文人聚集多,到南宋时进士数位列全国首位。龙泉历史上长期为闽浙陆路交通要津,来往文人不少。

宋朝,不少闽学著名学者也曾来龙泉传播文化。温州在两宋时经济文化发展加快,进士数排名紧随福建之后为全国第二。北宋皇祐年间“王儒志(开祖)倡道(理)学于伊洛未出之先,林塘岙(石)讲《春秋》于王氏(安石)新学之际”(弘治《温州府志》语)。

这一支陈族的政治背景是耕读相承,至少有三代人通过耕读、科举当官,由书香门第成为官宦世家,读书做官成为家训。

以上所述,说明陈铎一族不仅兼有数世中原文化,又有数世南方先进的福州文化、温州文化的传承,为其后裔文化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阁巷新技 邑中望族

陈铎于北宋宣和间来迁阁巷,到阁三世陈傅,已发展到有财力在当地建造潮音堂(寺庙或兼书院)并出资助建瑞安县城东(隆)山塔。在社会地位方面,与瑞安县官祝某联姻,祝某之女为其子陈静(阁四世)之妻,俨然邑中大户。

到陈静的儿子陈圆、陈供兄弟这一代,生活水平优裕,以诗文自娱,耕读文化基因随着子孙繁衍,枝分叶散,向四周聚落延伸、传播。

阁六世陈兼善,是阁巷陈族第一个获取科举功名的耕读居民。其弟陈养浩通过科举得官广州督巡、临高县尉,助推了全族读书晋身的风气。

阁六世陈则翁、陈任翁兄弟也相继出仕,把阁巷耕读之风推向首个顶峰。陈则翁(1248-1296)官广东副使,参加广东抗元活动。陈任翁以家族财力、人力拉起一支勤王队伍,赴广东参加抗元战斗,官广东督佥,病卒军中。“崖山之变”宋亡后,陈则翁带任翁之棺柩回里,建集善院,以礼佛为名,在佛像背后立宋末帝牌位。

这一段时间,阁巷陈氏诗人们的诗作内容也由抒写自然风光、农村耕读风情为主向爱国、揭露人民大众生活疾苦方面转变。陈则翁家居期间,扩建集善院为书院,聘名师教读本乡本族子弟。与四邻文人骚客加强文化交流,对提升和活跃当地文化教育、诗歌创作水准,起到较大作用。陈氏族人的诗作也在温州各地诗界崭露头角。阁七世陈昌时、陈得时兄弟继乃父乃祖遗绪,昌时于宋理宗宝祐间登论秀科,授廉州教授,娶同邑状元周坦侄女为妻。得时由郡庠贡生任常州无锡县教谕。

与此同时,阁巷另一支来迁的高姓族人,也以其书香门第与陈族联姻。陈则翁之妹嫁给高天锡为妻,成为高明的祖母。高明的伯父高彦、弟高旸,祖孙三代不但是陈族的至亲,还是诗友,相互切磋学问。

高明(1305-1359?)少年时,父功甫早逝,甚得陈昌时的热情照顾、培养,让他到集善书院读书,还常招他到陈宅,亲加督导。高明家高宅到柏树集善院和陈宅要过龙船河上的木桥,为便高明安全来往,昌时改建石桥,当地人称“高郎桥”。后来高明成为昌时的东床女婿。陈家为瑞安,乃至为中国培养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戏剧家,功莫大矣!数十年后,高明之孙、诗人高让,又把女儿嫁给陈族陈瑾(阁十一世),陈高两族世代三次联姻,也是阁巷的一大美谈。

4

阁巷诗村 弦歌不辍

元朝建立后,科举制度中断了半个世纪。但阁巷的读书人恪守祖宗“躬耕自养,读书课子”的遗训,阁巷诗村仍然弦歌不辍,代出人才。元朝延祐间(1314-1320)重新复设科举取士后,南方知识分子考取科举尤其困难。元朝后半期50年中,瑞安县只考中了三名进士,其中一名就是阁巷人陈族的女婿高明,登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第。这难道只是高明一个人的努力吗?这件事对阁巷区区一地,无疑是一声春雷。

同时,阁巷陈族第八世陈冈邀邻村平阳仙口诗人裴庾在其曾祖辈陈供《及春稿》、祖辈陈兼善《无闷集》、陈养浩《岭南清啸集》、父辈陈文尹《泽畔吟》、陈昌时《鸡肋集》、陈得时《颍西清啸集》和陈可时、陈与时、陈识时的诗作,以及同辈陈升、陈观宝、陈礼端及自己的诗作中挑选诗歌212首、文一篇,结成阁巷陈氏《清颍一源集》刊刻传世,于是隐藏在深闺的这批诗歌初露娇容,彰显阁巷人自北宋宣和以来的耕读文化成绩。

1991年出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中收录阁巷6名陈氏族人的诗歌40首,占此书收录的温州诗人255家的2.3%,诗作7088首的5.6%。区区弹丸阁巷,能在整个温州占此比例,后人给阁巷加上“诗歌村”的冠冕,应不算太夸张吧。

入明以后,阁巷人的文化业绩在高明之后出现另一个高峰。阁十世陈亩由郡庠贡太学,授滁州节推。曾受聘担任温州府学教职,一时人才济济。明正统元年永嘉县状元周旋,布政使阮撰、御史郑道宁(后为陈亩女婿)均出其门下。陈亩著有《朱经堂》。

阁十二世陈宠著《短檠清夜集》、陈大著《水云清趣集》,阁十三世陈镪著《芳塘遗稿》、陈瑶著《草堂吟》,阁十四世陈演卿著《效颦集》、陈天复著《释耕遗录》,阁十五世陈挺著《筠川类稿》《东瓯乡贤赞》。

陈挺于明隆庆六年(1572)发起增编《清颍一源集》。清道光五年(1825),阁二十二世陈锡三发起续增《清集》。2010年,阁二十六世陈千铭四续该集,并将高族高天锡、高彦、高明、高旸、高让的诗作及历世诗友吊祭和后人相关诗文附录卷后,共收录83位诗,文名家557篇诗文重刊《瑞安阁巷清颍一源集》出版,再一次为阁巷“诗歌村”提供文字史料。

阁巷一地,绵延九百年,文脉相接,弦歌不辍,《琵琶记》和《一源集》交相辉映,不能不说是瑞安文化史上一大盛事。

来源:瑞安发布

原标题:《琵琶记》背后的“诗歌村”原来这么有文化

作者 宋维远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