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解码东瓯王城 发展温州考古

解码东瓯王城 发展温州考古

温州网 2022-07-11 08:24:47

  温州网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温州拥有5000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城史,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多元开放、富有特色的瓯越文化和人文精神,特别是东瓯王都城在温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形成了温州人自信的基础。

  寻找东瓯王都城,是温州数十代人共同的梦想。如果东瓯王都城能够重现,无论是对于温州打造魅力城市、还是旅游城市,无疑都将是一件盛事,特别是对解码温州文化基因初始的一环,有着重大文化意义。

  东瓯王城遗迹位置存疑

  东瓯之名,起于东瓯王。据我市文史专家研究考证,“东瓯”之名先秦时代已有之,是百越诸部族的一支,是与广东地区的南瓯国、广西地区的西瓯国同时代的方国国名。

  据《越绝书》载:勾践所封诸侯有瓯王、摇王、干王、荆王、君主等。蒙文通在《越人迁徙考》中引《越绝书》:“东瓯,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相范蠡所筑。”东瓯之地更有了初期的东瓯国经历。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废除东瓯国和闽越国,两国国王被废为君长,并存两国地域设闽中郡,建立郡级行政区。实则还是以东瓯人和闽越人自治。陈涉起义时,东瓯人在驺摇领导下,闽越人在无诸领导下,参加了推翻秦王朝的战争,立下了战功。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建都东冶(今福建闽侯县东北冶山山麓)。惠帝三年(前192年),以东瓯之地封摇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仍俗称东瓯王。东海国是西汉103个王国之一,同时期广东地区有南海国。至此,温州从城邦国家“方国”正式成为领土国家“王国”。

  东瓯王国在今浙江境域是明确的,而世人公认“东瓯王”驺摇是除越国国王勾践之外,最具影响力的一位越族人领袖,后被温州人祀奉为人文始祖,由此可知东瓯王的历史地位。

  这有两个历史悬案,一是东瓯王都城具体在何地?二是东瓯王驺摇何人?西汉初年,东瓯既封为领土王国,必然有国都和国王,古籍只说“都东瓯”,却未指明具体方位,这是考古界的一大遗憾。虽然司马迁《史记》,以及郑缉之《永嘉郡记》等史籍都有文字记载,但始终没有出土实物佐证,导致台州和温州两地争论多年,至今未有定论。

  据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永嘉郡记》载:“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营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遭,今犹在也。”孙诒让在《永嘉郡记集校》中说:“永宁山,在今永嘉县,绵亘贤宰,仙桂,永宁、清通四乡。瓯水盖即今楠溪,入江即谓入永宁江。明以来,郡县志并以永宁江为瓯江。”

  据此,东瓯王都城似在瓯江北岸、楠溪江下游一带(即今永嘉县境内)。

  而近年有人考证东瓯王都城在今温岭市大溪镇唐岭脚,即以徐偃王城迭于东瓯王城,由此引起了温州与台州的东瓯都城之争。

  西周时期,温州已进入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扇的开拓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温州河谷平原开拓时代,西汉所建的东瓯国都与闽越国,同属一族,分别建国。闽越国都建在冶山山麓洪积扇上,东瓯国都也一定建在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扇上。迟至三国时的罗阳县城也建在集云山麓洪积扇上,西晋时横阳县城也建在仙坛山麓洪积扇上。

  专家推断,东瓯都城建在今永嘉瓯北安丰岙至清水埠一带的永宁山南麓洪积扇和冲积扇上,最大可能在今马岙、白水和珠岙之间的山越洪积扇和冲积扇上,那里有很大的扇面,仅一个珠岙洪积扇就有200多亩,足以容纳一个古都城。

  但因温州考古力量不足,无法开展大规模田野考古工作,导致此项工作停滞。

  加强温州考古力量很有必要

  1951年,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从此温州开始了正式的文物考古工作。经过70年的发展,温州考古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2001年发现曹湾山古人类遗址,以及温州子城遗址入选“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但这些 都是以浙江省文保所团体资质名义完成,特别是曹湾山古人类遗址时隔20年才完成考古报告。这是因为温州考古团队仍未取得独立开展考古工作的团体资质,取得考古个人领队资格仅有1名,离申报团体资质条件的最低要求还差3名。

  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和精细化,以及考古大省、强市大规模招揽考古专业人才的虹吸效应的显现,包括省考古所、杭州、宁波、绍兴考古力量的壮大,温州冲刺考古发掘团体资质仍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考古队员职称比例限制,短时间无法凑足团体资质的申报要求。一旦多处地下文物遗迹同时出现,考古工作就难免会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将比较重要的考古发现交给外部考古力量来完成,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加强温州考古力量,非常有必要性。

  温州地下水下文物丰富,温州在先秦考古、盐业考古、水下考古、陶瓷考古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温州作为古东瓯国地理所在,和作为我省第三大市和浙南闽北的中心城市,考古专业力量配备也应与之匹配。

  加强温州考古力量,是东瓯文化深入研究的需要。东瓯文化是温州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加强东瓯文化研究,考古工作必不可缺。作为东瓯文化的源头的好川文化代表性遗址曹湾山遗址(2002~2003年发掘),在省考古所指导、主持和温州3名考古专业人员的参与下,历时一年完成,这是我市文史界人士期盼已久的盛事。

  加强温州考古力量,是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需要。温州是东南海滨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018年,永嘉丁山咸康二年(336年)墓出土产自波斯萨珊王朝的玻璃碗,见证了温州港六朝时期海上贸易的崛起。2020年,永嘉马鞍山元代龙泉窑遗址的发掘,凸显出瓯江下游外销瓷窑业的兴盛。此外,目前正在紧张开展的望江路下穿工地考古,已发现可达数十吨的宋元龙泉窑瓷片堆积,无不印证了宋元代温州港海外贸易的繁荣。

  加强温州考古力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需要。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去年又成为中国第十个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朔门遗址、谯楼城门址、华盖山城墙遗址、孔庙遗址,再到去年入选浙江省十大考古重要发现的康宁小区子城遗址,都是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工作,是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内涵和重要展示窗口。

  超前谋划发展温州考古力量

  温州可根据自身特点,超前谋划发展考古力量。可考虑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标对表,寻找差距,争取在3年内达到长三角地市考古力量配备的上游水平,5年内达到珠三角地区中上游水平,以适应温州成为文化大市的地位。

  启动建立科技保护实验室,配备科技考古专业人员,引进考古航拍、水下考古、遗迹建模方面的专业人才。建海上考古工作站,为高水平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提供支撑。

  参照宁波、绍兴等地“一事一议”制度,引进考古个人领队,以确保团队考古资质的申报通过。

  考古经费需要支持。考古是一项公益性文化事业。考古发掘、研究的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工程建设项目专项收费以及上级部门的专项拨款。因目前温州尚不具备考古发掘单位资质,不能独立承担大型建设项目的考古勘探、发掘业务(目前省内仅有省考古所、杭州和宁波市所三家),考古经费收取不足,作为过渡时期的安排,建议不足部分从每年下拨的城市维护费中调拨解决。

  在温州大学或温州理工学院设置考古学专业,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同时建立“校地共建机制”,为温州考古输送高质量人才。今年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分别列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温州大学、温州理工建设相关专业可以向上述两所学校寻求共建,弥补考古学人才奇缺的窘境。

  作者系温州府学文庙展示馆馆长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解码东瓯王城 发展温州考古

  作者:郑全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