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夜筑起抗疫“长城”——走近PCR实验室新冠病毒检测人

一夜筑起抗疫“长城”——走近PCR实验室新冠病毒检测人

乐清融媒体中心 2022-08-20 09:32:22

他们是与病毒距离最近的人,二级个人防护,工作时不能吃东西喝水;他们是与病毒赛跑的人,24小时昼夜不停,争分夺秒;他们是把病毒“揪”出来的人,是与病毒贴身较量的“侦察尖兵”……他们就是PCR实验室的“大白”们。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为市民筑起抗疫“长城”的幕后功臣。

15人一天检测1.83万管

8月18日11时许,乐清市人民医院PCR实验室主任陈晓军正在忙碌地统计前一天的检测人数。“量太大了,数据超过了平台设定的最高限值,因此只能通过分时段统计。”8月17日共检测17.6万人次,8月16日检测12.4万人次,陈晓军将数据写在纸上。重点区域本轮核酸检测共采样278264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份皆大欢喜却又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有他们的一份努力。

8月18日8时许,经过一整夜奋战,市人民医院PCR实验室的“大白”们将完成检测的样本管整理、包装进行医废处理。“看着整齐排成近2米高、3米多长的‘墙’,大家就想留念一下,于是便留下了几张照片,被医院的同事看到后,纷纷为我们竖起大拇指,同时也心疼我们连轴转的忙。”陈晓军介绍,正常情况下,实验室一日检测的样本管数量为4000-8000管,而最近这段时间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检测数量成倍增长,8月17日更是刷新了自2020年10月市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建立以来的检测纪录,24小时15名检测人员共完成1.83万管的样本检测。

24小时超负荷“待机”

检测量骤然加大,但实验室的检测人员仍是同一批,为了尽快让市民在手机上查看到检测结果,“大白”们加班加点。

每一份重点人群的样品采集过程都不容易,而且核酸检测本身就是个精细活,因此,样本送到后,他们首先进行拆包接收,然后进行样本信息核对上机进行编号,对样品进行开盖加样、病毒核酸提取、点样、扩增、结果分析、形成报告、结果上传……每一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不能有任何失误,检测结果更不能有任何差错。“完成一个批次的检测要两个半小时左右,但最近样本量大,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陈晓军介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压力都很大,脑子里想的都是手里这点活,不敢有任何闪失。医护人员工作时是不能吃喝的,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是6小时轮班制度,但最近大家都在超负荷“待机”,大部分人每天都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

8月16日,PCR实验室副主任林雪峰完成6小时工作后准备下班,看到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待检样品管,抹了把脸,主动留下继续检测。8月16日凌晨1时许,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的PCR实验室组长陈文亥突然感觉一阵头晕,长时间未进食的他有了低血糖的症状,于是起身到休息室稍微休息了一下,喝了一瓶可乐补充糖分,稍感舒服点后,又回到检测室继续奋战。

“大家都很辛苦,也知道核酸检测报告非常重要,因此没有人抱怨,都想加快速度尽快完成,能够多分担一些检测量。”陈晓军说。

手指拧盖拧到红肿破皮

记者了解到,目前核酸采样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含病毒灭活成分,采样后即刻灭活病毒,有效防止二次感染风险,保障运输及检测人员安全,但在对样本拆包的环节中却有较大的风险。“医院有专门的接收渠道和规范的拆包流程,最大程度保障医护人员安全。”陈晓军介绍。

市人民医院PCR实验室100平方米左右,在有限的空间内摆放了各类检测仪器,因此没有空间再摆放开样本盖的机器,全由检测人员手动完成。

“样本要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加样,一手打开瓶盖,一手吸取样本液注入密密麻麻的试剂孔,这个环节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容不得一点马虎。”记者了解到,这个步骤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费力,但仅在8月17日的24小时内,15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将这个动作完成了1.83万次。尽管戴着手套,但不少“大白”拧瓶盖的左手手指破皮,右手的大拇指因反复的操作而红肿。

每次换班时,检测人员看到彼此熬红的双眼、脸上被勒出的口罩痕、衣服上清晰可见的汗渍,心疼对方的同时,也为对方鼓励打气。在负压状态下的高强度工作,已经成了每一位检验人员的常态,全市重点区域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实验室里的检测人员仍全副武装坚守在岗位,守护乐清, 筑牢“疫情防控墙”。

来源:乐清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一夜筑起抗疫“长城”——走近PCR实验室新冠病毒检测人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