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键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
寻访地: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
具体个案:
不到十分钟审批,温州市佳达化工有限公司首笔80万元贷款申请成功,公司得以用优惠的利率囤一批原料。
只用了三天时间,温州明亮纸盘机械有限公司获得了180万元的企业首笔贷款,当年企业销售收入一举突破2000万元。
得益于2019年温州率先探索构建拓展企业“首贷户”的制度体系,越来越多原来够不到门槛的温企顺利获得融资,撬动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陆。
三年时间,小微企业首贷成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畅通的重要抓手,写入2020年、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全国推广。
试点的先发优势为金融改革赢得机遇,备受瞩目的温州“金改”,前行步履并未停歇。
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度深陷民间金融风波的温州,通过化解民企债务风险、规范管理民间融资、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从金融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实现稳健发展的转变。
“《总体方案》12项改革任务已圆满完成。”“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明显,一些试点经验总结完善后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和意义。”2021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经过实地调研,在评估报告中如是评价。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和浙江省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点题温州“支持温州市深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探索在示范区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上先行先试”。深化版的“金改”,正为温州护航“两个先行”注入澎湃金融动能。
修复信用堤坝,疏浚金融之源
温州藏富于民,民间借贷盛极一时。2011年温州部分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通过盘根错节的担保链传递,引发民间金融风波在局部地区发生。
金改的首要目标,便是推动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
2012年4月26日,全国首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在温州正式挂牌成立,为民间借贷提供信息登记备案、信息咨询、信息公布等服务,构建民间版信用征信系统,筑起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火墙”。金改以来,温州先后设立7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和5家备案中心提供备案服务。
“阳光化”思路下的另一产物是“温州指数”,该指数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民间融资价格情况,包括不同融资平台、融资期限、融资方式和利率水平及趋势。
为修复信用堤坝,温州所采取的措施不止于此。2013年10月,温州建立全国首个地市级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打通了金融信息、政府信息、民间信息三条通道,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信用查询平台,加快重塑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为国内民间金融制度化、体系化监管探路,温州陆续出台《温州市农村资金互助会监管暂行办法》《温州市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暂行办法》《温州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暂行办法》《温州市商业保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全国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于2014年3月出台,规范各类民间金融组织融资行为。
2012年7月,“小额贷款保险+风险补偿金”率先推出,2015年10月,“信保基金”趁热打铁,与此同时“应急转贷金”为大批“续贷难”企业雪中送炭,在全国首创农房、农权抵押贷款破解农民创业融资难。2015年全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温州民商银行成立,立足支小定位,创新“三带”模式为产业集群、商圈和供应链的小微企业提供批量化金融服务。
五年时间,温州谋篇布局,整合资源,激活要素,民营企业债务风险逐步化解,民间金融秩序逐步规范,三农小微融资渠道逐步丰富,地方金融监管新机制逐步形成。
服务民营经济,改革永不止步
温州金改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始终指向民营经济。
作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温州正在给出自己的解法:完善民企金融服务机制,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帮助民企纾困解难,引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
2019年,温州金融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当年8月,温州印发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的《温州市民营企业“融资畅通工程”实施方案》;10月,以服务民营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关于同意深化温州金融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实施方案》得到省政府通过;11月,国务院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又花落温州。这一系列扶企政策包,为探索构建更契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体制机制搭好框架、绘好底色。
同年4月,汇集了温州56个政府部门、33万家企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数据的“金融大脑”上线,首创金融“监管+服务”的模式,以数据整合共享和分析为核心,通过构建企业风险画像、大数据挖掘分析、企业信用评估等方式,有效监测预警各类风险,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聚焦企业“萌芽期”,探索构建企业首贷户制度等体系,帮助初创企业“起跑”;聚焦企业“上升期”,开发上线温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加速”;聚焦企业“质变期”, 创新企业上市促进机制,帮助优质企业“冲刺”。
金改的最终成果也体现在了实体经济的“获得感”上。
截至2021年末,累计新增“首贷户”25809户;累计上市企业49家;“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在全市范围内贷款客户11.36万户、余额227.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4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0.73%;“无还本续贷”累计转贷2794.63亿元,惠及企业和个人33.34万户(次),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约7.67亿元。
站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温州作为区域金融改革的探路者和实践者,将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和民营经济力度,为温州经济企稳回升输送金融“活水”,有效地推进经济金融持续互动健康发展,助推温州转型升级、精彩蝶变。
专家点评
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诞生于局部金融风波之中,肩负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十年来,温州金融改革在“不变与变”中先行先试、探索突破、持续深化。一方面,温州金融改革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不变,与民营企业同频共振;另一方面,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改革重心,改革的脉络经历了从“修复式”改革到“造血式”改革的转变。
在2012-2017年的“修复式”改革阶段:在民间金融失序、“两链”风险爆发、企业发展遇困的背景下,温州金融改革重点从民间金融“两化”、企业“两链”化解、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切入来推进改革,此阶段的改革一方面使得当时处于困难危机时期的民营企业得到逐步恢复、脱险重生,另一方面,也使得温州遭受创伤的金融体系和信用环境得到逐步修复,相关金融指标均探底回升、企稳转好。
在2018-2022年的“造血式”改革阶段:在深化第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温州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重心从“灭火”式风险处置向建立“防火”式处置机制、从“全面式”改革向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转变,创新推出企业首贷户、技术产权证券化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温州不断创新开放经济金融服务,在促进民间资本跨境有序流动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积极成效。
总的来看,温州金融改革圆满完成了当初批复的《总体方案》12项任务,形成了33个“全国率先”、24个“全国或全省复制推广”项目,为全国其他地区在解决、规避金融风险、企业风险,提高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为有源头活水来
——聚焦温州金融综合改革
记者:李尖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小作坊长成龙头企业 永嘉“番薯”有了“共富工坊”
社会09-15
-
2025年,温州市常住人口将力争达到1000万
社会09-14
-
大学生上山下乡 助力泰顺打造未来乡村
社会09-15
-
苍南9支赋权乡镇执法队伍集中就位 让基层壮起来干开来
社会09-15
-
聚焦温州生态之美!媒体采风行持续进行
独家报道09-15
-
温州新建药事服务站42家 居全省第一
社会09-15
-
年产近万吨、产值三亿元 一根糯米山药串连一二三产业
社会09-15
-
家门口添绿意 温州今年计划新建改建40座“口袋公园”
社会09-15
-
98岁老人独自上山迷路失联 百余人连夜搜救17小时找回
社会09-15
-
宋园正式开园 去江心屿赴一场宋韵之约
社会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