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新场景丨泰顺移民“下山寻富记”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网

  聚焦共富场景,探讨共富路径。“共富新场景”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将聚焦六大共富场景,寻访共同富裕道路上共同奋斗的,有力度、有温度、直抵人心的创新创业创富故事,探讨共富路径,总结共富经验,展示浙江省获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年来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助力温州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活动由温州市委网信办主办,温州新闻网承办。

共富新场景丨泰顺移民“下山寻富记”

温州网2022-09-26 16:03:00

  泰顺罗阳镇无区域生态移民小区 徐振辉/摄

  “穷在山上,苦在路上,落后在分散上”曾是泰顺高山远村村民的生活写照。

  村民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增收难……条条沟壑划出了“城”与“乡”的界限,重重高山也抑制了村民对“富起来”的渴望。

  如何打破困局?2003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搬迁行动,让泰顺村民看到美好生活从蓝图转变为现实的希望。从启动“一镇带三乡”搬迁工程到实施“无区域生态移民”工程,从实施“生态大搬迁”工程到实施“共富大搬迁”工程,19年来,泰顺围绕“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九字方针,通过生态大搬迁,让10万多人下山安居兴业,县城城镇化率达到78.3%。今年计划再搬迁4000余人。

  “现在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就能把钱赚了。”谈起生态搬迁带来的幸福生活,司前畲族镇左溪村民宿老板曹成锦连连感叹道。

  下得来!

  超十万村民下山安居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路远致富难。为了在保护好生态和风景的同时,为当地百姓寻觅一条发展之路,2003年,泰顺从司前畲族镇峰门乡开始启动“下山脱贫”的民生工程。

  一开始,搬迁工作并不顺利。“为什么要搬?”“靠山吃山,搬下山吃什么?”是当时村民问的最多的问题。在村民方大旺看来,大家不是不想下山,而是对下山有太多的担忧和不安。

  为此,泰顺县委、县政府根据搬迁对象的意愿和经济条件,分类提供了自行购房、集中安置、就近安置、廉租房等多种搬迁方式,并根据拆除危旧房的类型、建筑面积、拆除时间节点,实行梯度奖励办法,大大降低村民搬迁成本,让村民有选择搬、愿意搬。

  2004年,方大旺作为第一批“移民”住进了峰门新村一期的安置房里,他高兴道,“搬进新家后,周边医院、菜场、公园、学校一应俱全,看病求学更方便了,政府的补贴也帮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

泰顺罗阳镇无区域生态移民小区 徐振辉/摄

  得益于这次的成功经验,泰顺又在县城和各乡镇建设生态无区域移民小区、抗震安居小区、异地避灾小区等三大搬迁平台,让群众想搬就能搬;创新组织村民以社区居民身份统一缴纳住房公积金,让2000余户下山移民家庭享受到低利率的购房贷款政策……

给你算一笔账

  泰顺县搬迁办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家庭以4人计算,从山上搬下来,到县城罗阳镇购买一套100平方米阳光家园安置小区的房子,价格为每平方米3980元,需要39.8万元,通过享受拆房补助、人口补助、拆后复垦补助、进城买房补助、按时拆房奖励等,将近有16万元补助,加上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实际个人只要支付3.84万元就可以拿到房子,每个月月供仅需1135元,如果是商业贷款政府还贴息50%。据介绍,无区域移民小区计划安置1.5万人,目前已完成投资10.5亿元, 其中阳光家园和秋月苑两小区已经安置了5000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山上“搬”下来,开启移民生活。大家对下山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惴惴不安转变为信心满满。截至今年6月底,泰顺已将35538户农户108038人迁往山下聚集安居,实现384个自然村整村搬迁,46个自然村自然消亡。

  稳得住!

  下山移民融入城镇生活

  生态大搬迁,不单单是下得来,还要“稳得住”。如何让搬下山的村民融入到城镇生活,教育、就业、交通、医疗等事关民生项目的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才是关键。

  泰顺给出的“解法”是“党建+就业+惠民”三招齐发,努力提升下山移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所谓党建促稳,就是在异地搬迁安置点同步建立基层党支部和党群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建立272个“群众出题、党员解题、群众评题”的解题服务组,让移民尽快融入到新社区。

  泰顺县城罗阳镇作为生态搬迁的主阵地,近年来,配备了学校、公园、医院、运动场、商场等设施,打造了“十五分钟生活圈”,方便了移民的生活,也留住了移民的心。“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楼房,离女儿的学校只用5分钟路程,一下楼还有新建的体育馆。这样的好日子,以前真的想都不敢想。”对于城镇生活,移民董大成赞叹不已。

  安居,还要乐业。为此,泰顺县委、县政府还在移民居住区周边打造小微众创园、竹木产业加工园、县电子商业孵化园等,通过开设公益技能培训课,帮助移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泰顺罗阳镇小微企业创业园。 罗阳镇供图

  “在小微园上班,比在山上务农轻松多了,收入也更可观了。”泰顺县罗阳镇新居民林女士说道。从2011年开始下山安居,她们家便换了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平时孩子在县城上学,她就在家门口的来料加工厂上班。“一天能挣百来块,又稳定又富足!”而这样的来料加工点已是泰顺各个安置小区的“标配”。司前镇有近3000名下山村民在镇里的小微创业园、竹木产业加工园上班;泗溪镇的来料加工点数量超过30家,带动周边乡镇2000余人就业……不仅如此,泰顺还优先安排下山移民参加农村保洁、公路养护、护林等公益性岗位,近年来累计安排公益性就业岗位986个,拓宽了下山移民的就业渠道。

  和过去很多泰顺村民一样,曹成锦老家在山上,土木结构的房子,每逢刮风下雨就容易漏水。更让人头疼的是交通问题,下山一趟就要花一个多小时。随着生态搬迁政策的推进,曹成锦一家不仅住进了山下的新房子,他还当起了民宿老板,现在家里的月收入在万元左右。曹成锦感慨道,“泰顺的生态大搬迁,不仅让乡亲们实现了安居梦,也让我们家迈上了小康路。”

  富得起!

  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共同富裕

  搬迁下山后,住房改善了,生活便捷了,但强村富民才是最大的民生。

  为此,泰顺将“富民安民”的目光对准了身后的绿水青山,以“农户下山、产业上山”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把村民留在山上的土地、林地资源,通过租赁、流转等方式发展养蜂、蔬果、茶叶以及中草药材等致富产业,让搬迁后的村民找到了共同富裕的“靠山”。

泰顺“蜂王”严立超

  有着泰顺“蜂王”之称的严立超便是“农户下山、产业上山”理念的受益者之一。2006年,从徐宅村深山搬到山下居住的他以生态大搬迁腾退出的山水田园为基地,成立蜜蜂专业合作社。十多年来,已拥有几十个养殖基地、几千箱蜜蜂。养蜂产值由2010年的10多万元上升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尤其是在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教授汪自强结对下,他作为科技的“二传手”,成立了泰顺县中蜂养殖协会,共吸纳近160户中蜂养殖大户加入协会,实现蜂农“抱团”发展,也使家乡徐宅村成为远近有名的“甜蜜村”。

泰顺“跑步鸡”

  在泰顺,生态大搬迁助力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很多很多,也引得不少人才回乡创业。泰顺90后农创客唐东平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唐平东瞄准传统养殖的痛点,研发“黑科技”溯源脚环,创办科技扶贫项目“跑步鸡”,打造“一鸡一码一数据”的创业创新之路。6年来,累计带动1800多户村民参与“跑步鸡”养殖,人均增收2万元,辐射带动15个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他牵头打造的农创客创业园,截至去年底,已招商入驻20家企业、23个项目。

  目前,泰顺县生态搬迁已从单纯的“搬人”,升级为县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回顾这一路,泰顺在政策、产业、机制、帮扶上频频出招,不仅出台强村富民政策25条、惠农强农政策100条,每年设立创业就业激励基金2-3亿元,还常态化开展来料加工、家政服务、电商快递、餐饮厨师等劳动技能培训,让搬迁村民都能有一技之长。同时,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形成“基地+企业+农户”共赢的“康鸿经验”、数字智能“跑步鸡”项目的“3+”模式、云岚牧场农企合一的“瑞雪模式”、山友“订单农业三包三联”模式等。此外,还率先全域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通过干部点对点“盯守”帮扶、因户施策,确保人人有帮扶、户户有增收。目前,全县1279名帮扶干部结对8222户低收入农户,做到一户不漏。

  从“穷在山上”到“下山寻富”,越来越多的泰顺村民依靠“绿水青山”实现了美好生活的转变。据了解,2021年,泰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9元,全县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5万元以上;提供搬迁就业岗位2万余个,全县已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88.99%。

专家点评

  • 中共泰顺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周海静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泰顺县,因境内高山林立、人均耕地少,早在90年代就有农民自发外迁的现象。2002年,泰顺的峰门乡率全省之先探索“整乡搬迁”,2003年该实践又进一步演化为“一镇带三乡”工程。

    2003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泰顺调研,其间,对泰顺的下山移民搬迁作出了“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指示要求。此后19年间,泰顺的生态搬迁模式不断升级迭代,1.0版本的“一镇带三乡”让农民从山上搬到了山下,2.0版本的“无区域生态移民”让农民从城外搬进了城里,3.0版本的“生态大搬迁”将城里城外整合成一盘棋,现在进行中的4.0版本“共富大搬迁”展望的是共同富裕的宏伟画卷。

    泰顺既没有比相邻区县有更为雄厚的财政来配套大规模的人口搬迁,也没有在政策上多享受了特殊倾斜。泰顺的生态搬迁能在全省成为实践典范的关键就在于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九字方针”为根本遵循、始终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在行动中不断地形成和调整政策。这也是“八八战略”在地方实践的又一经典案例,值得持续推进及参考借鉴。

监制:阮周琳|策划:叶双莲|记者:鲍苗苗|编辑: 鲍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