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纲与明代书风——温州举办姜立纲书法活动周
研讨会现场
温州网讯 上周四至周五,为纪念“一代书宗”姜立纲,温州市文广旅局主办姜立纲书法艺术交流活动周,包括姜立纲书法艺术馆开馆、“楷法表现”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姜立纲故里采风、姜立纲与明代士人书法学术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如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认为姜立纲书法尤其对唐楷的继承,在明代是独树一帜的。他每一件作品里都能看出对法度、技法的继承,就从这一点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存在。姜立纲研究,目前还远远不够。
艺术版特摘登部分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书如其人 书人合一
薛元明(中国书法家协会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我有四点看法。一是姜立纲充分体现了“书如其人”乃至“书人合一”。姜立纲一生经历五朝,位列重臣,必须注重个人言行,书法是修身养性的辅助和见证。书写的载体多为刻碑、匾额,馆阁气不但不构成障碍,反而可以加分。馆阁气并不都是死气,有时也代表端庄、华贵。现今的理解明显偏激化、空洞化、程式化了。书写的环境多为名胜、宫殿、祭祀等庄重的场合,恰恰因为馆阁而能实现融合。二是从姜立纲的书写状态,可以看出馆阁体与书家之间的关系。“馆阁”是书家群体所形成的惯性,书家则是个体,“馆阁”可以塑造书家,形成程式化,如果书家能够改变馆阁的限制性,个性就会彰显出来。三是从姜立纲这一“个案”研究,联想到书家“身份”的变化。书法史中尽管有士人、文人、学人、哲人、诗人等区分,到近当代的知识分子、作家等角色变化,不尽相同,但本质从未改变。这个本质就是读书人。书卷气是文人书家所特有的气质,相比之下,金石气更是职业书家所具备的,尤其是书印兼擅者。读书人成为书家主体,书法更具生命力。四是要关注姜立纲创作中的“偶然性”。《重修龙池禅寺碑记》风格类似魏碑,让人脑洞大开。跋伯颜不花《古壑云松图》和跋姚绶《师林图》能够推为性情之作,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姜氏书风,说明他在书法具有非凡的才华和个性,只是因为种种因素而未能彰显。
集前人之长而成一家书风
胡湛(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从中国书法史发展的主脉看,明代书法接续宋元书法,主要是以宋代的苏、黄、米,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宋克、文征明、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为线索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具有鲜明个性并具有相当社会和历史影响的书家。在这个脉络之下,还有一个较为隐秘的发展脉络,较为平淡,但却是正统,占有社会更大主体的实用书写脉络体系。而在实用基础上追求艺术性则是中国书法审美产生和发展演变的主要生态。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秦篆、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到唐代颜真卿的《干禄字书》,再到明代的台阁体书法,以规范、端庄、中正为特征的官样楷书书写,始终是中国书法史发展的一个持久永续波澜不惊的脉络。姜立纲书法主要成就在其小中大诏制文书和铭石牌匾的楷书,是典型的古典型书法,是这一类型书法脉络的一个重要枢纽。姜立纲集前人楷书之长而大成为一家书风,影响所及不止有明一代,而且为清代之张照、曾国藩、末代状元刘春霖等所宗法。因而称其为“一代书宗”是名副其实的,其社会文化影响更是深厚广远的。
小字上的功夫不亚于大字
王守民(福建泉州师院书法系主任):我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姜立纲的《中书楷诀》是一本教材。它基于李淳《大字八十四法》稍作改变而成;而《内阁秘传字府》则是在姜立纲书法的基础上,结合明代的楷书教材、书学理论编纂而成。显然,这本书并不是公开发行的。因为受众面较小,限于内阁诸学人使用。在明代书学铨选制度下,文人学士致力于“中书体”的学习,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将这本内阁教材吃透,这是入仕的必要条件之一。姜立纲的书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字的规范性、模式化,成就了他“中书体”的地位。同时,他小字上下的功夫并不亚于大字。故而姜立纲的楷书在小字上的成就,无疑是对其楷书丰富性的最好注解。对姜立纲书法认识的拓展与批评的深入,要求我们应该有全新的人物史观,重新剖析与诠释姜立纲其人其书。首先,利用对外交流平台,成立课题组进行专门研究。借助大数据平台,搜集新材料,实现跨地域、跨国的资料整理与研究。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的文献资料与实物的考察取证,是实现姜立纲书法研究的关键一环。其次,把姜立纲书法研究放在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观照,从不同的视角与维度“格物”,方能达到“致知”之目的。再次,姜立纲的存在,还是研究浙、闽两地书风的重要参考。
开发青少年“姜体”字帖
范小明(绍兴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当下青少年书法作为入门的书法字帖楷书当属欧、颜、柳、赵。特别是江浙一带,大部分家长和书法教师会选择唐楷入门。唐楷的学习过程中有他的难点,像颜体它的线条外拓、挑钩;欧体线条行进中的内擫、结构的险峻;柳体的瘦硬都成了青少年书法普及中的障碍,甚至部分学生因此放弃了书法学习,这无疑成了楷书普及的障碍。姜立纲楷书作品气势雄浑,点画之间的处理非常细致,笔势、笔法和结字构造皆清晰明了,完全适合用作楷书入门教学,能否按照毛笔教育的规律,来开发一套青少年书法楷书“姜体”字帖。当下的硬笔教材在市场上也少得可怜,基本上书店能买到的就是荆霄鹏的硬笔字帖。姜立纲小楷《史纪》手抄本是现成的硬笔教学字帖,全书50余万字,自始至终一笔不苟,只需稍加整理归纳,完全可以出一整套完备的硬笔字帖,而且从字帖的文本内容上来说也完全胜出当下在使用的硬笔字帖。如果我们能把姜立纲先生的毛笔和硬笔字帖开发好并推广使用的话无疑是对广大青少年书法爱好者的福音,也是对姜立纲书法最好的继承与发扬。
是对台阁体书风的发展
王吉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生):姜立纲与沈度、沈粲为台阁体书家,但在书法风格上与二沈又有很大不同,楷书上与二沈小楷的圆熟妍媚多取赵孟頫书法不同,姜立纲则更多是受到欧阳询、柳公权及颜真卿早期楷书的影响,故其线条多直折硬挺,起笔转折出棱角分明,较之二沈之收笔处雍容华腴,姜立纲则多露锋芒、锐意出锋,这从二沈与姜立纲小楷书作中钩、捺等笔画中可以看出。姜立纲虽和沈度一样以楷书名世,但从其所传的几件行草书作品来看,其取法却远高于沈氏兄弟,与沈氏兄弟行草书取法时人宋克不同,姜立纲则能突破时风而上溯晋唐、宋人行草。相较于楷书的法度谨严与直折硬挺,姜立纲的行草书则多有纵逸之趣,姜立纲行草书风的纵逸正是其远溯二王、怀素及米芾等书家的融合,故其草书萧散简远,行书则纵逸活泼。姜立纲因台阁体书家的身份加上他又曾学沈度,所以后世论书者多嘲讽他的书法为俗书,但是姜立纲所处的时代环境就是台阁体书风大行于世,如果从当时台阁体书风的时代大势来看,姜立纲能在二沈之外别开生面,也是对台阁体书风的一种发展。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姜立纲与明代书风
——我市举办姜立纲书法活动周
作者:傅闻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公开信
社会11-25
-
温州公布首批40个“共享社·幸福里”五星级样板
社会11-25
-
温州10月经济运行成绩单已出炉,请查收!
社会11-25
-
温州跨境电商“一网通”线上服务系统上线运行
社会11-25
-
疫情期间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市疾控中心专家支招防疫“三主动”
社会11-25
-
乐清以重大项目牵引释放投资效能 省“4+1”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超217%
社会11-25
-
文成百丈漈探索产业富民新模式 33名“共富经理人”上岗
社会11-25
-
运动飞行、无人机爱好者请注意!官方喊你来备案啦
社会11-25
-
福利来了!温州基层工会可发放每人500元内的数字人民币消费券
社会11-25
-
永嘉一幼儿园开展防拐骗演练 一个班31个孩子被骗只剩6个
社会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