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红日亭:照射半个世纪的慈善之光

温州红日亭:照射半个世纪的慈善之光

温州网 2022-12-31 09:48:01

热闹红火的红日亭。 杨冰杰 摄

红日亭义工正在准备爱心餐。 杨冰杰 摄

  温州网讯 温州的冬日,幽冷。

  清晨7点,市区华盖山广场古榕树旁的红日亭里,义工们早已经忙开了。热腾腾的长寿面一出锅,阿婆利索地把面条分装到成排成列的碗里,再给每个碗里加上一个煎鸡蛋。500份温热的爱心早餐,分批端到了排队等待的食客面前。

  “昨天又有两人来预定生日面,一人留下了两百元,另一人留下了一千元,请附近的老人、清洁工和路人一起吃。”阿婆说,过去红日亭早餐大都是清粥小菜,如今来红日亭过生日献爱心也成了“新时尚”。

  今年,红日亭50岁了。

  一年365天,夏送伏茶冬施粥。这样的平凡善举,在温州红日亭已经延续了50年。

  半个世纪光阴见证,这座由先行者的善心造就的平凡小亭,在接力者的无悔付出和全社会的鼎力相助下,成长为闻名遐迩的“慈善地标”。

  每当红日现于东方,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日复一日、一再地在红日亭上演……

  一

  现任红日亭亭长孙兰香翻开随身携带的记账本,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一笔笔来自普通市民的善款:“陈先生”“退役军人”“做好事不留名”“红日亭支持者”……签名大部分不是真名,后面跟着的捐款数额,也从几十元、几百元到几千元、上万元不等。孙兰香说,很多人看穿着打扮并不富裕,却省吃俭用捐钱做慈善,这些普通人的善心特别令她感动。

  孙兰香在鹿城区五马街道华盖社区当过社工,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红日亭,退休后便来到红日亭全职当义工,因为她最年轻,被红日亭的老人们推选为亭长。这些年,她在国外开矿的女儿时常催她出国,她没答应。听我说要采访红日亭的故事,她说义工每天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

  “那就说说他吧。”我一指墙上《红日亭》电影海报里的演员。这部2019年上映的电影,是根据红日亭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

  “建光啊,他刚到红日亭时大概20来岁,跟电影里这个小伙很像……”孙兰香提起建光的神情,好似在说自家后辈。

  建光是2008年流浪到红日亭的。那年冬天,患有智障的建光因为偷东西,遭到继父一顿打骂,从家里跑了出来。后来他迷了路,饿着肚子游荡到红日亭,得到了一碗爱心粥。于是建光不想走了。红日亭的老人问不出建光家的地址,又见他头脑不灵光,怕他在别处遇到危险,就把红日亭的仓库打扫出来留他住下。

  建光整天乐呵呵的,力气很大,也勤奋,会主动帮红日亭的老人搬桌子、扛米袋,伏茶也都是在别处烧好,由建光踩着三轮车拉到华盖山下的红日亭。

  与红日亭的义工不一样,建光是唯一领工资的。红日亭每月给建光发几百元钱,有位好心市民得知了建光的情况,每月又给他送来500元钱。建光不识数,只认得1、2、3,从4开始就搞不清楚了。红日亭的老人担心他不认得人民币,将来要上当受骗,有空就慢慢教他,10元、20元、100元……后来他都学会了。

  建光从来不拿红日亭老人的东西,可是有一次,他偷了别人一块表。

  那天,一位老人来红日亭吃粥,把手中摩挲的表摆在桌子上,转个身的功夫,竟不翼而飞。义工们连忙帮老人一起找,他们问建光有没有拿,建光直摇头,连连说没有。“建光可不能骗阿姨,真的没有?”孙兰香发现建光神色不对,就去他平常放衣物的地方翻找,果然,见一块表在那儿藏着。好在失主看到建光的情况,没再追究什么。后来她又拉建光坐下慢慢地聊,给他讲道理,终于让建光答应以后不再偷拿别人的东西。建光很守承诺。

  建光在红日亭待到了2016年。他的哥哥听地方上的人说在红日亭见到了他,把他接回去了。临走时,孙兰香已经帮他办好了社保,又交给他两万多元善款。红日亭的老人怀着担心和不舍与他道别。

  二

  我问孙兰香为何来红日亭?她起身带我去看亭中悬挂的一张黑白照片。“这是最早的东门红日亭,照片摄于1975年。”一段关于红日亭的历史,由她娓娓道出。

1975年的红日亭。 孙守庄 摄

  1972年,家住市区涨桥头的居民众筹在桥上建了一个亭子,附近的老人都喜欢到亭子里纳凉、聊天。亭子面朝东方,坐在亭中,可见太阳升起,因而取名红日亭。

  上世纪七十年代,涨桥头是东向进温州城区的主要入口,环城河通向瓯江,河上蚱蜢舟来来往往,桥上每天聚集大批挑夫、车夫,一派热闹景象。老人们不忍见辛勤谋生的工人舀河水生饮,便你1元我5元地凑出了买煤球炉和茶壶的钱,开始设摊烧伏茶。工人喝了伏茶,也会捐点小钱,一分、两分……红日亭的暖心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

  1975年,红日亭旁边的环城河要填河造路,红日亭被迫拆除。老人们再次筹钱在大榕树下建了一个亭子,继续烧伏茶。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红日亭的老人换了几茬,伏茶却一直没有断过。

  1999年,温州旧城改造,红日亭再次被拆除。想要继续做好事的老人们,在榕树下支了个钢结构的棚子,每天把在周转房烧好的伏茶拉过来,供行人取饮。

  转眼又到了2006年,适逢温州经济高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温州,红日亭的老人见许多打工者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提出施粥,温暖他乡人。朱永麟老人最先拿出1000元,叶宝春、郑正木等26位老人也从退休金中拿出钱来,筹集买好了煮粥的锅碗瓢盆。那年中秋前后,红日亭送出了第一碗热粥。

  开始施粥的红日亭,迎来各级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名声大噪。有人开玩笑说,“红日亭一夕爆红了。”孙兰香回答,“红日亭的一夕爆红,花了三十多年。”

  家喻户晓的红日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是一座违章建筑,此事引起了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注。2013年,温州市、区两级政府出面,在园林部门支持下,规划新建选址、落实建设资金、向社会征集改造方案。孙兰香记得清晰,“当时8个设计方案在广场上一字排开,建筑设计学院的青年设计志愿者们在各自方案前解答市民提问、聆听市民要求。有人说亭子就要有亭子的样,有人说要能挡风,也有人说位置不能在路边而是要往里撤……后来设计志愿者根据大家的建议做出修改,一点点把大家心目中的红日亭画出来、建起来。”

  仅仅4个多月后,新红日亭在华盖山广场落成了,面积840平方米,不仅有前厅后堂,还有地下储藏室,青瓦白墙的廊亭与一旁不知年岁的老榕树相依相融。每天,这座江南园林式的亭子里都坐满了闲谈、休憩的市民。

  随着新红日亭的建成,义工队伍也日益壮大。红日亭现有义工54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年轻的54岁。如今,红日亭早餐不再局限于送茶施粥,馒头、包子、牛奶也陆续上架,每逢传统节日,红日亭还会派发传统食品,如元宵、二月二芥菜饭、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冬至汤圆、腊八粥、过年年糕等。

  岁月无声,老照片中的红日亭,早已淹没于城市改建的历史洪流中,然而红日亭的精神底色,却无惧变迁、历久弥新。

  “红日亭老人们的善心、红日亭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孙兰香说,这就是她来到红日亭、坚守红日亭的理由。

  三

  浸润着中药味的茶香,从红日亭飘到人流熙攘的环城路上,招呼着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饮一口热茶。

  “这是冬天的养生茶,需求量也很大,一天要烧8吨。”现年63岁的金光龙,戴上手套,将沸腾的茶汤倒入茶桶,往送茶点推去。

  金光龙是一名肝癌患者。2012年,他做了手术,关了自营的小吃店,赋闲在家静养。时间一长,难免烦闷,他解闷的方式是坐上公交车,漫无目的地在城市中游荡,心中却愈发迷惘,感觉人生就像这随意选择的旅途一样失去了目的地。直到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一支义工队的事迹,脑中突然闪现“我也可以当义工”的想法。于是,他在2016年加入了红日亭的公益大家庭。

  原本金光龙只负责做些配粥小菜,后来煮茶师傅因为年纪大“退休”了,他便自告奋勇顶上了这个位置。“哪知这一上去,就下不来了。”每天凌晨三四点,他要开始准备配料、烧茶,晚上六点下班,全年如此。他憨厚一笑,表示已经十分习惯这样的作息,“有一次和老婆、女儿外出旅游,每天早上醒来心里就开始惦记红日亭的事儿,第三天干脆一个人先回来了。”

  这些年,金光龙实心实意扑在红日亭,把做慈善当成了晚年的奋斗事业,“哪里的群众有需要,我们就愿意到哪里去。”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温州受灾严重,金光龙和义工一起连夜购置了雨衣、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于凌晨4点赶到了泰顺灾区,派送物资,起锅烧饭,让受灾群众喝上了热腾腾的粥。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金光龙和数名义工化身“大白”,值守卡点。在志愿服务中,他发现卡点工作人员的三餐成为问题。当时大部分餐厅停业,工作人员辛劳一天只能以面包、方便面充饥。“亭长孙兰香立刻召集了所有义工,一部分人参加卡口志愿服务,另一部分负责烧茶做饭,送往各个卡口。”金光龙回忆,最开始,红日亭的送餐范围只限于五马街道的十几个卡口,后来南汇街道、广化街道、蒲鞋市街道闻讯都打来电话求助,最后红日亭爱心餐的范围延伸到各个高速路口和龙湾机场等一共100多个卡口。就这样,红日亭为卡口工作者持续送餐108天。连续三年,红日亭每年都坚持为抗疫人员送餐达100天以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候听人道一声谢谢,我们就觉得忙得值了。”金光龙露出几分得意,前不久他去医院复查,情况良好,连医生都夸他是个奇迹。“做公益,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说。

  在与义工的闲谈中,我还得知了另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义工赵阿姨与沈大伯,几年前因为经济类的犯罪,被判入狱。出狱后,是红日亭帮助他们重新申请社保并提供借款,补齐金额。

  几年来,两人每周抽一两天空闲时间到红日亭来做义工,并分别每月陆续向红日亭还款。一边仔细地将一个个不锈钢茶杯冲洗干净,赵阿姨一边说,到明年她向红日亭借的7万元就要还完了,还上钱之后,她还要继续在红日亭做义工。

  四

  “这些年,我们尝试让善举传播地更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孙兰香意识到,一个红日亭的力量十分有限,走项目化的慈善道路,更有利于善行的“复制”和传播。

  今年6月1日,红日亭首个向外正式延伸的试点项目——芙蓉村长者食堂正式开张,首日迎来百余名老人用餐,年龄最大的金阿婆100岁了,胃口却不错,每样菜都能尝一点。

  为了这一天,孙兰香与义工们足足忙活了6个月。

  今年年初,红日亭的义工走访了永嘉县岩头镇芙蓉村。这个温州著名的古村,同时也是著名的“老人村”,村中有800多名留守老人,其中80岁以上就有150多人。“我们在老人们家中看到,他们的伙食比较单一,有的甚至还留着好多天前的剩饭剩菜,舍不得倒。”

  孙兰香向芙蓉村村委会提交了一份项目计划书,其上说明这座长者食堂办在村里,需要由村里提供场地,一切吃饭费用都由红日亭承担,另外还需要招募志愿者,由红日亭提供统一培训后上岗。这一提议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不久村里便清出了一块闲置房产作为食堂用地。红日亭义工向芙蓉村的志愿者倾囊相授“如何采购、如何记账、如何进行营养搭配、如何照顾老人”等,还为长者食堂备齐了油、粮食、肉、菜和调料。

  如今,芙蓉村长者食堂已经走上正轨,每一位芙蓉村的老人都能在这里吃上温热、干净又营养的三餐。“随着社会老龄化,老人的吃饭问题,越来越受各方关注,红日亭的运作模式,恰好可以为其他食堂提供经验借鉴,帮助解决孤寡老人的吃饭问题。”在孙兰香看来,让老人老有所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

  除了长者食堂项目,今年以来,红日亭还梳理开发了应急救援、社区服务、资助学生、爱心驿站、军民共建等多个公益项目,总结出一系列运作经验。项目化、规范化的运作,让复制成为了可能。

  “我不怕复制,越多人复制越好!”孙兰香笑着说,她和红日亭所有义工的心愿,便是让大爱流动起来,天下都是红日亭。

  这些年,红日亭收获了不少荣誉,包括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学雷锋示范点”,被中央文明办誉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获得2020年首届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红日亭爱心老人集体”也先后荣获“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特别奖、2012年度浙江骄傲——最美浙江人、第四届浙江慈善奖、“最美温州人——第四届温州市道德模范”特别荣誉奖,孙兰香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等。在孙兰香看来,“获奖”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复制”红日亭。

  走出红日亭,我不禁回头望——冬日的暖阳,透过古榕茂盛的树冠,照射在红日亭前的台阶上,落下星星点点的金光,亭子两旁悬挂着一副对联:正能量九州传递,好作风千载继承。

  一杯茶、一碗粥,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红日亭坚持做了整整半世纪,终成传奇。而延续这份善举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持续50年源源不断的善心捐赠。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放眼瓯江南北,如今温州全城已有大大小小3000多个伏茶点,无数平凡却动人的故事,正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反复上演……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温州红日亭:照射半个世纪的慈善之光

  记者:程潇潇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