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他分享了母亲在病榻上写下的字句
温州网讯 今天是清明节,一个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特殊日子。
每到这个节日,市区61岁市民陈捷总会拿出母亲的笔记本,慢慢翻看。“母亲在病榻上写下的字句,不仅是对我和哥哥最后的嘱托,也是千千万万普通的母亲最想跟孩子说的话。”
爱,深埋在字里行间,超越了生死,也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昨天征得陈捷的允许后,记者打开了这份珍藏。
他的心愿
想把母亲留下的书信分享给更多人
陈捷从温州中旅退休后,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模式。作为市首批旅游名师名家的他,除了担任市里的旅游考评员,还是温州城市大学的客座老师,退休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陈捷说,他有一个多年的心愿一直想实现,那就是将已故50多年的母亲在病榻上写的书信,分享给更多的人。“我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的信里有作为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也有作为妻子对丈夫和亲人的感激,展现了那个年代传统女性的智慧与美德,这些话语放在今天都是真诚的赠言,值得我们用心倾听。”
陈捷的母亲王惠芬生前是一名护士。上世纪60年代,王惠芬怀上了双胞胎,妊娠反应剧烈。妊娠之后,落下病根,久治不愈,在他9岁时离世。“母亲弥留之际,我怯生生地躲在阿姨的身后,万万没想到那就是最后的离别。”
对于母亲王惠芬的音容笑貌,他已记不真切,只珍藏着一本母亲当初留下的泛黄的笔记本。他把笔记本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外写着“此物母亲遗物,必要好好保存,切切”。
他的行动
听妈妈的话
身体力行地照顾好亲人
成年之后,陈捷的哥哥陈敏定居美国,照顾父亲的任务,落在陈捷肩上。不管多忙,对于父亲在生活上的需求,他总是有求必应。
陈捷和父亲住得并不近,去年父亲“阳”了,他一趟又一趟地送药送物资。父亲嚷嚷着要喝鸡汤,不大会下厨的他在妻子的远程指导下尝试做鸡汤。隔了一天,父亲又说要吃,他便再做再送。
他懂事之后,每年过年都会按母亲嘱咐,去乐清大荆看望两位姨娘。二姨娘体弱,已经离世,他便将大姨娘当作亲娘一样对待。大姨娘年事已高,精神一年不如一年,但她的子女说,每年陈捷带着家人去大荆探望的那几天,是她过年最开心的时刻。
年轻时陈捷工作很忙,时常在外出差。妻子一人要做生意又要照顾年幼的儿子,他深知妻子的不容易。每次出差回国,他总是给妻子带各种礼物,给儿子带玩具。或许是继承了父亲的好脾气,他从不和妻子吵架。近些年,退休之后的他带着妻子出去旅游,给妻子拍各种美照。他总说:“妻子是我坚强的后盾,没有她便没有现在的家。”
清明节前夕,陈捷携家人去扫墓。他的妻子说,虽然丈夫不常提及母亲,但每次扫墓时,母亲的照片,他总是擦了又擦。
书信原文摘录
关于孝顺
陈敏、陈捷,你们俩刚满一岁多两个月,我因患肾病要去温州市区治疗,让你们早早地断了奶。我因体弱患病,性情也变得急躁,你俩不听话时,便会打你们。可是你俩的父亲,爱子如爱自己的眼睛一样。每当你们哭了,惹得我要打你俩时,你们的爸爸即刻就抱起你俩在肩上,拍拍摇摇哄你们不哭,怕你俩受惊。在这14个月中,爸爸不论白天黑夜,给你俩洗尿布洗澡,看病哄睡都离不了他。
敏、捷,母亲死倒是不怕的,一个人迟早总是要“死”。可是今天来讲,“死”这字确实太可怕。因你俩还未长大成人,还是不足15个月的小娃娃。相信你俩在亲爱的爸爸抚养下,很快长大成人,在父亲的教导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若是母亲在世会更好,愿你俩做个新时代的孝父母之子。如不孝父,你俩辜负了母亲的诺言,也辜负了父亲对你俩的抚养及父亲的一片好心。
爸爸的性情和我不一样,他很和善,你们的长大和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分不开的。长大成人后,要听爸爸的话,学爸爸的勤劳,学爸爸的耐心细心,切不可做忘恩无义之人。
摘自《给陈敏陈捷的面言》
1963.10.19
关于感恩
陈敏、陈捷,母亲有两个姨娘(姐妹)。一个姨娘在大荆龙避岙,名叫王雪云。在生你俩时,她曾来过温州市区抱过你俩,洗过你俩的尿布,很爱你俩。
另一个姨娘在大荆南门,名叫王惠珍,家中独人,残疾在家。二姨娘对你俩更爱了,给你们做鞋织鞋、织纱裤、织毛线衫等。她对母亲特别有功,母亲在卫生学校这三年的学习困难重重,二姨娘拖着残疾的身子,不分昼夜地给别人织线衣,织来的钱除了维持她最低的生活费用之外,全部支持我学习。今天母亲生病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向她报恩。这让我死去也不安心。你们长大成人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和父亲一起去大荆看看大姨娘和二姨娘。
摘自《敏、捷,你们有两个姨娘》
1963.10.24
关于婚姻
国宁,在相处的夫妇生活中,您确是我的好丈夫。无论在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真心做到夫爱妻。可是我呢?由于脾气急躁,尽自己的心性对您置之不理。您即使受着最大的委屈,还是用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细心地向我解释,总是原谅我的欠缺之处。我现在懊悔莫及。
从此,您就要失去和您生活在一起的人生伴侣,您亦可能为此事悲伤。在这里我必须再三地强调,国宁,无论您和敏、捷处在何等的条件下,您只能爱您的敏、捷,千万别用两样的心来虐待您的敏、捷。
最后您别为我的疾病而难过多思,更不要为我的去世而流泪。您很年轻,您有本钱,可求第二个伴侣来度过余生,过上美满的幸福生活。
王惠芬于23足岁留
摘自《给丈夫国宁的话》
1963.10.24
记者手记
根据陈捷公开的书信记录,他的母亲王惠芬女士亡故于1971年5月16日,时年31岁。
这本笔记本里,有王惠芬女士手写的诊疗记录。面对病魔,她写下决心书,要求自己多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看书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不贪食咸菜。“你如果食言了,是对丈夫、姐妹、儿子太不负责任了,你不是一个人在寂静的环境中生活,而是周围的同志急切地希望你治好病,与他们一起投向生活的洪流中。”
笔记本里也有王惠芬女士的择偶观,“工资的高低我认为不是生活好不好的标准,而心性好,生活苦也甜。”“年龄和外表还是我次之的考虑。外表一般即可,年龄相差5岁之内即可。”
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中国传统女性的品格和智慧,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信里包含的浓浓亲情,凝聚的做人处事的智慧,不仅是留给她的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也值得我们品味与感悟。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字里行间的爱
清明节前夕,市民陈捷说心愿:想把自己的珍藏分享给更多人
记者:姜瑾瑾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新华网点赞“鞋都”温州:中国鞋跑向新天地
经济04-04
-
2023年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名单公布 温州53个集体33名个人上榜
社会04-04
-
2023年温州气候趋势预测:气温偏高,台风影响重
社会04-04
-
永亮,从未离开
社会04-04
-
院士专家“把脉”雁荡山新发展
社会04-04
-
温州足球小将明天出征意大利 奔赴里皮家乡参赛“亚平宁环球杯”
科教文体04-04
-
驾驶证期满换证体验小记:拍照免费满意为止,全程15分钟
社会04-04
-
空气炸锅免费领?她越陷越深被骗161万余元
社会04-04
-
交警开展行人和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
社会04-04
-
总有一种力量向海而生
社会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