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不妨“亭”留

不妨“亭”留

温州宣传 2023-09-14 09:29:00

  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就像是跃入了奔涌的河流,不断从一个地方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我们常常听到的鼓励是“加油”“前进”“再冲一把”……

  其实在中国的文化象征中,停,也是一个很美丽的词。

  东汉刘熙《释名》说:“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停,左形为人,右声为亭。就像是匆忙赶路的人,在亭边终于停留了下来,于是相聚一处,阔论高谈,望出去皆是风景。

  

  亭是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最早据说可追溯至商周以前。“亭“字的出现,在春秋战国前后,主要指一种防御建筑,相当于哨卡。到了秦汉,亭,不仅指建筑,还成为管理一方的职司。顾炎武《日知录》有“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表达,意思是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管治安警卫、治理民事等。

  随着历史发展,亭的实用功能逐步扩大,由防敌,分化出了驿站、旅社、邮递等作用,人们可以在亭中休息、休闲,甚至开展娱乐活动。亭子,成了村落最初的贸易市场和公共活动场所。

  《江山胜览图》中的亭

  对于水乡温州来说,亭是最早的公共建筑之一。让行人歇脚、提供茶水的叫路亭、茶亭,游玩休憩的叫风景亭,保护某物而设的是庇护亭,因人而立的是纪念亭,为夜间行人照明的叫天灯亭,还有寄托人伦情感的望兄亭和送弟亭等。一座亭子往往兼具多种功能,用途十分灵活。

  瑞安的候垟亭

  温州有大量历史悠久的古亭台楼阁。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温州古亭数量达492处,占普查登记总数的5.26%。南朝宋人郑缉之《永嘉郡记》里就有“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的记载,说的是东瓯王时代,道旁就有亭子供人休憩,堪称温州最早有记载的古亭。

  

  人们对亭址的选择非常注重,为充分发挥其功能,大多选择开阔的村口、桥旁、渡口,以及背山面川、地势平坦的山坡台地,还有通常作为地标的榕树边,相当于现在的交通枢纽处。

  正因如此,温州地区的很多亭子,其名字常和地名保持一致,一听就大致知道了位置。

  瑞安女岙亭,位于榕阴处

  而风景亭的名字往往和风景相关。在温州留存的古亭中,有重名率极高的望云亭和留云亭,有以霞光之变化命名的曙霞亭、迎曦亭、霞彩亭,有立于江河溪涧边的观海亭、观濠亭、观潮亭、听潮亭、听泉亭,还有带来凉爽的清夏亭、挹爽亭、凉风亭……基本上闻其名便知其意。

  华盖山是温州人最熟悉的名山之一,山顶的大观亭,是温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亭。其初建年代无从考证,现亭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是温州市文保单位。

  大观亭,旧唤“江山一览亭”,有对联“已观江月升沧海,遍览云山入画图”,曾是郡人凭眺风景的胜地。人们在此观潮候、看气象、定方位,瓯水风光尽收眼底。

  南宋永嘉人、曾官拜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兼参政等职的许及之,曾慕名登高,因开阔雄壮的情境感触,写下了《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一诗:“投老身登华盖顶,度堂面直莲峰炉。长江回抱若裹玉,明月荡漾如怀珠……”由诗名中的“登伟观”可推,大观亭就是当时城中观看壮丽景观的最佳位置。

  人们跋涉上山,可眺郡城之大,远处的人抬眼望山,则见亭子点缀于山峦野逸中,为周围风景增添了趣味,体现其自身的造景功能。

  就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风景亭不只是观景的所在,它们自身也融入自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亭外有青山,亭前临江湖。历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亭中游宴,就是一种颇具娱乐性的“露营”活动。

  或是为聚会社交,或是为寻找写作灵感,旧时学人总是约上三五好友,携带菜肴、酒水,一起涉足山林田野,然后在亭中宴饮赏景、吟诵酬唱。清瑞安教谕陈世修曾言:“当川渟岳峙,草木蓊郁之区,学士大夫恒择地构数,以览山川之秀,而游眺其耳目。一时宾朋诗酒,自谓风流,可以百世。”

  宋时,位于瑞安城西的西山(古称西岘山)的观潮亭(也称观潮阁)是文人雅士游览吟咏的胜地。据说登临其上,极目远眺,可及海门,有“岘眺十景”之说:海门出月、巽峰擢秀、流沙聚凫、远舶乘湖、南浦繁星、悬月听潮、中洲烟雨、拳石分流、莲潭夕照和集云屏翠。

  南宋状元王十朋、南宋尚书右丞许景衡、南宋名臣宋之才、晚宋处士王子陵、宋儒陈傅良、清代太仆寺卿孙衣言等名人都曾留踪于此,吟诗作赋,仅陈傅良一人就写了三首。

  被称为诗之岛的江心屿,更是历代诗人的集体打卡地。也许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赏景,一座岛上竟坐落有谢公亭、临清亭、来雪亭等十座名亭,其中的谢公亭还留下了李白、杜甫等名人的诗篇。

  1986年《浙江画报》上的谢公亭  李建伟/摄

  

  作为一座拥有5000年渔耕文明史、2215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温州还拥有城垣城楼、坛庙祠堂、民居宅第、桥涵码头等大量历史建筑,它们或散落于城乡各隅,或集中成片,不仅为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城市文化的记录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人们,想要更久地停留在这些古建筑前;

  古建筑,就要更久地停留在这个世界上。

  为了“亭”留,保护已迫在眉睫。

  2015年,温州正式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三大保护管理办法,专门提出鼓励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认养、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等的保护工作。

  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本身,要让古建筑真正“活着”,还要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相契合。在朔门街、庆年坊、城西街、五马—墨池等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已充分融入周围环境,以自身为中心发展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初,《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保护建设导则》发布,通过对古建筑的进一步“微更新”,新的业态参与进来,新的人群集聚而来……新文化和古建筑碰撞,必将迸射出别样的精彩。

  来源:瑞安市委宣传部

  原标题:不妨“亭”留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