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住我家”背后有何期待
“国庆住我家,可行吗?”连休8天的“超级黄金周”将至,各大城市酒店民宿价格水涨船高,不少网友发布“国庆住我家”等类似帖子,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私宅短租的设想,听起来的确很美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盘活了闲置资源——游客享受了相对低廉的价格,卖家也增加了一笔收入。若是彼此投缘,还能交到新朋友,更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不过,现实可能又是另一副面孔。私宅短租的模式属于共享经济,它和“互换特产”“混搭子旅游”相比,背后的信任成本其实还要高一些。对很多人而言,家是一个私密性极高的空间,“陌生人”的入住是难以想象的,况且这类短租性质复杂,在法律上还处于灰色地带,背后的风险可想而知:物品被盗怎么办?人身安全如何保证?一旦出现各种纠纷,又应该如何处置?
私宅短租突然成为流行话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年轻人热衷尝鲜的因素,但它显然不是最优解,更像是一种自发的抵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夕,酒店价格一度狂飙,一股“交换式旅游”风潮也席卷网络,“你住我家,我住你家”的模式,就类似于私宅短租。问题来了,这种低成本住宿应运而生,仅仅是因为酒店价格太贵吗?恐怕也不尽然。
按照市场规律,当消费复苏、需求集中释放,出现涨价是大概率事件。据媒体报道,不论是经济型酒店还是豪华型酒店,不少城市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店价格普遍上涨了两三倍。当然,网友并非不能理解涨价,只是不能接受其超出合理范围。比如,某酒店平时价格仅为61元,国庆节期间涨到了721元/晚,就有坐地起价之嫌,让不少人直呼“太离谱”。由此不难理解,涨价焦虑之下,网友也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
在笔者看来,共享经济似乎总会表现出某种“超前”,敞开家门的新型住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期内可能只是小众之选。比如,相关投票数据显示:有62%的人认为“交换式旅游”不靠谱,仅有30%的人认为可以试试。对此类尚存争议的新业态,相关部门有必要介入和规范,及时作出风险提醒,畅通投诉和维权渠道。此外,也要正视话题背后的真诉求,重点治理哄抬价格、价外加价等欺诈行为,在供给侧精准发力,真正化解消费者的痛点。
概言之,人们的旅游热情可鼓不可泄,接得住流量,烟火气才可持续。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有人打飞的来温观赛!亚运温州赛区热血+温情,氛围拉满!
社会09-26
-
一场球赛收获友谊!温州香港两地小学生同看女足比赛
社会09-26
-
下午太阳毒辣,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球迷享受优待——“换位子”看球!
社会09-26
-
买票到杭州现场观赛、白天旅游晚上看电视直播!温州三大泳将父母为子女打call
社会09-26
-
诸宸一家三口现身亚运会 这回主角是她15岁的女儿
社会09-26
-
徐嘉余:尽最大努力,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社会09-26
-
亚运冠军王芝琳常报喜不报忧 妈妈同样只告诉她家中开心事
社会09-26
-
温州选手温在鼎董文局今天驾驶帆船奋勇争先
社会09-26
-
加长版“黄金周”就要来了!高速怎么走更好,看仔细了
社会09-26
-
海岛“黄金鱼”游向全国 平阳举办南麂大黄鱼文化节
社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