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瑞安市】承古之训,擘画华夏大地“学子教育”图

【瑞安市】承古之训,擘画华夏大地“学子教育”图

2023-10-13 09:26:01 林丹蕾

  五千年悠久历史,华夏大地孕育出丰饶的教育思想,绵延传承不绝,从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王充“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程颢“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至严复“教育为民”,鼓民力、开民智,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教育思想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华儿女的筋骨,锤炼了中华儿女的品性,滋养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这与古时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在华夏大地擘画教育欣欣向荣图景。

  承古之意,点画千家万户“牙牙学语”图。家庭教育是人智慧启蒙和文化开蒙的第一场所,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由一个个“小家”所点燃的教育星火。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中,我们窥探出家教家风的传统智慧,从《颜氏家训》《傅雷家书》中,我们品读着家族传承的谆谆教诲。“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庭教育对少年习惯的养成纵贯一生,并始终发挥着作用。“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论断同样彰显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家庭中,子女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镜”,以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判断是非、分辨对错的参照。“书香家庭”、“廉洁守法家庭”“和谐家庭”等一系列优良家风活动的举办,在评定的过程中予以宣传弘扬,优良家风建设蔚然成风。

  承古之韵,渲染万象更新“学子欢颜”图。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方兴未艾,教育理念应跟上时代前进的车轮徐徐而行。坚持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基本路径。统筹推进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打破性别歧视、空间限制,提升教育公平的层次、水平与质量;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基础设施,运用科技赋能打造网络资源共享、智慧校园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教育结构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治理水平,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育,关注心理教师在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实现一手抓“培育”,一手抓“健康”;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因材施教”的“古方”在现代大放异彩。

  承古之志,挥洒鲲鹏成才“丹心报国”图。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其社会价值,教育强国的建设必会涌现大量人才。常言道:“孔门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唐朝教育家韩愈将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北宋教育改革家王安石主张“教以‘礼乐政刑’等为国所需之事”,先贤们不约而同的将教育从“修身齐家”指向“治国平天下”。现如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目标。莘莘学子当肩负报国使命,胸怀“国之大者”,不再局限于周遭一方天地,不再执迷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躺平”,而是眺望四海辽阔,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觉树立成为国家所需人才的凌云壮志,挖掘自身潜能,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深厚的教育底蕴承载起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将古时教育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观念相融合,推动教育更高水平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