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老电影里的温州风情

老电影里的温州风情

2023-10-21 10:34:47

  “一个成熟的编剧,总有一片自己最熟悉的热土。在这片热土里,他的目光最锐利、呼吸最自由、血液奔流最畅达、脉搏跳动最欢快。当然,更重要的是下笔最有神、形象最鲜明、情节最引人、语言最有味……”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温州一位知名编剧的创作手记。他也以实践完美诠释了这种感情。四十年前,温州走在改革开放前列,演出了翻天覆地的精彩活剧。作为温州人,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作为一名编剧,他多次用文艺形式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如第一次反映温州人生活的电影《何处不风流》、第一部长篇电视剧《喂,菲亚特》等都是他创作的剧本。当年这几部影视剧你看过吗?其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对温州而言有什么意义?知名编剧、温州文史馆荣誉馆员张思聪的这篇自述里有答案。

  “太学生”的毕业创作

  1982年的飞霞桥 孙守庄/摄

  第一部以温州改革开放为背景的作品是一部话剧,后又据此改编成故事影片。

  那是1980年夏天,我在市文化局创作组从事专业编剧,经组织批准,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编剧进修班深造。这个班面向全国各省市,通过考试招收一批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编剧,全班二十七人,平均年龄三十八岁,我们笑称自己是大学里的“太学生”。这是被文革耽误了的一代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所以学习特别认真。

  经过一年紧张理论学习后,1981年秋天进入创作实践阶段,要求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各自创作一部剧作,作为毕业作品。摆在我面前首先是一个写什么的问题。

  当时的温州人已开始吹响改革开放进军号角,大家不甘贫穷,敢想敢干,自谋出路,个体户遍街都是,走出温州特有的创业之路。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温州模式”已雏形初现。

  求学期间,每次我从温州返回上海,说起家乡这些事,大家都觉得闻所未闻,非常新鲜。艺术作品最可贵的就是独特性,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就写一写这温州独有、全国尚无的新鲜事物?打定主意后,马上就投入紧张的采访、构思、写作过程。1981年8 月,一部充满生活气息、青春活力和温州地域特色的话剧诞生了,取名《光明行》,这是因为剧中一位盲女拉奏的同名二胡名曲,更意味着剧中这批年轻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走出的一条光明之路。

  第一部反映温州人的电影

  1981年11月,话剧《光明行》由温州市文工团首演。因为是发生在身边的事,观众反响非常强烈,掌声、笑声不断。当时一票难求。国内许多报刊发文介绍,还被上海一些剧团改编成戏曲演出。同月,《光明行》话剧参加省现代戏调演,获编剧一等奖等十几项大奖。

  电影宣传画面

  见反响强烈,于是浙江省文化厅决定由浙江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成电影。当时尚属计划经济年代,电影生产被列入国家计划,每年全国只准生产几十部影片,浙江一省一年也仅一个拍摄指标,可见制片厂对这部片子寄托的希望之高。于是我和浙影厂派来的胡月伟一起,开始动手改编电影剧本。由于我当时还未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所以经常一周之内要奔波穿梭沪、杭、温三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剧本。1982年6月24日,这部第一次反映温州人生活的故事影片,终于在我市开拍。这可能是温州城区第一次拍电影,所以当摄制组到达温州和开始工作后,引起不小轰动。

  当年摄制组居住的海坛山海员俱乐部和拍摄现场,每天人流不断。市工商局、劳动局、公安局、港务局、街道、居委会和新闻单位,都不遗余力地支持拍摄。如市瓯绣厂职工、温二中学生、珠冠巷居民等,都曾担任群众演员。而在江心屿拍摄卖汤团这场戏时,需几位群众演员参加,结果数百人排队数小时主动报名……

  1983年4月,该片杀青。片名原来仍为《光明行》,但许多人认为话剧和电影观众群不同,太斯文的片名恐怕影响票房收入,最后定名为《何处不风流》。这是导演陈献玉的意见,当时温州方言里“风流”二字名声似乎并不好,与“不正经”有点类似,但陈导演坚持己见,还拿出毛主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证。事后证明,此剧名对票房起的作用很大。

  1983年5月26日,浙江电影制片厂在温州电影公司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短短四天,仅在城区十三家放映单位首轮上映近两百场,观众近二十万人次,上座率高达93.7%,这在当时城区不到四十万人口中,所占比例是很高的。这部电影后来在全国放映,反映较好,几十家报刊发表介绍和剧评。女主人公庄丽这—形象,还被一家青年杂志读者投票选为“我最喜爱的银幕当代青年形象”之一。

  电影剧照,右为女主角庄丽

  二十五年后,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2008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在全国选择数部反映改革开放的老影片重映,《何处不风流》入选。摄制组特地来温采访,称我为“中国改革开放(用文艺形式)最早的歌颂者之一”。后来又邀请影片三位女演员赵娜、庞敏、宋迎秋和男主角扮演者王福友,担任配角的春晚多届舞蹈总监邢时苗进京,畅叙当年拍摄往事。最后又播放了全片,观众反映,虽然是一部几十年前的老影片,但仍然很吸引人,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这部片子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一直与温州题材打交道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同温州改革开放初期不被人理解一样,这部作品特别是它的话剧前身也受过质疑。

  当时省文化厅决定将《光明行》作为省现代戏调演开幕式的演出剧目,并请成立不久的省电视台现场直播。这在当时来说是件大事,省电视台很重视,主要负责人特地来温州先看了戏,散戏后又找到我,说,这个戏他不敢直播。我很惊讶,问为什么,他说对台上的个体户吃不准,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嘛。潜台词很清楚了,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他还说你很年轻,也有才气,这么做是爱护你,不让你犯错误。后来为这事省文化厅和电视台争执不下,最后文化厅还是无奈地换了个开幕式剧目。

  温州旧影 郑高华/摄

  这以后的十多年里,由于我一直和温州题材打交道,类似的事情还遇到多次。

  1987年,温州民营企业飞速发展,老板的生态和心态,追求和苦恼,成为转型期非常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于是我写了话剧《女老板秘史》。这可算是舞台上最早出现的民企老板形象,由浙江省话剧团演出。但参加省戏剧节时,有人就公开认为作者立场有问题,是为资本主义张目,给我和剧团不少压力。但由于它反映的是全新的人和事,赞赏的人也不少,后来上海戏剧学院和珠海电视台将其改编拍摄成了电视剧。1988年,我又独自奔波数千公里,到中缅边界的云南瑞丽,采访第一批在傣族地区经营的温商。回温后与尤文贵一起创作了一部反映温州人走天下的越剧《孔雀街新潮》,由浙江省越剧团排演,被省文化厅确定为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唯一剧目。1989年6月排毕,舞台上流光溢彩,赏心悦目,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家都很看好这部戏。

  但当时对温州模式的非议非常厉害,这部戏也经受严峻考验。准备参加中国艺术节前的审查时,一位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编剧是否考虑一下,剧里三个闯天下的温州人是否不要设计成个体户,改成国营百货公司的会好一些。我在座谈会现场一听就傻了,这岂不是对戏的全盘否定吗?幸亏省文化厅领导顶住压力,告诉我绝对不要改,就这样演。最后勉强过关,终于把走遍天下的温商形象第一次呈现在舞台上。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温州模式得到肯定,我和张执任、汤一钧一起创作了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全面反映温州改革开放前十年的艰难历程,得到全国各界好评,一举夺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奖,这是对作品的肯定,更是对温州模式的肯定。我们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至此,以温州题材为主的我早期创作阶段也告一段落。

  来源:温州文史馆

  作者:张思聪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