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地理温州
温州市区这座山,为何兼具“岛”与“山”的独特基因?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来源:2023-12-01 09:48:00

温州是海洋文化大市。千百年来,温州与海洋相望相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港。

在温州市区有一座千年奇山,诠释着这座城市的海洋基因:

它曾是汪洋中的一座岛屿,早在三国时期就得名“瞿屿山”;又因高矗在瓯江畔,以“独峙江滨”的形象载入地方志书中。

  盖山上向东望,远处是“独峙江滨”的杨府山。1877年摄

它是守卫温州城的军事要地,历代在山顶建有烽火台、炮台,防御由海路来犯之敌。

它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活化石,上、下陡门见证温州先民与海洋的共生共存。

它还是温州的重要港口、瓯窑的产地,上个世纪杨府山附近曾建有温州最大的煤炭码头,山下涂村的地名使用至今。

它也是古时温州一处滨海宜居之地,是南宋诗人王巩笔下“潮声书屋外”、“沙平白鸟眠”的宁静港湾,谢灵运后人曾聚居于此。

它是杨府山,沧海桑田留下的文化地标,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一处缩影。

从岛屿到大山

从汪洋中的孤屿,到矗立瓯江边的高山,杨府山的前身“瞿屿山”,见证了温州的沧海桑田变幻。

明清之前,杨府山被叫做瞿屿山,温州现存最早的府志明弘治《温州府志》中记载:“瞿屿山,去城东二十里,独峙江濆(滨)。”

  阳半天山

屿,是沧海桑田留下的文化符号。温州各地带有“屿”的地名,古时曾经是海中的岛屿,汪洋中的山头。公元前3000年左右,温州东部平原地区都是一片浅海,如今的大罗山、平阳半天山等都是这片浅海中的孤岛。秦汉时期(公元前221一220),温州市区小岛屿众多。到了公元前2世纪初的西汉初期,随着最后一次海侵结束,海平面下降,瓯江泥沙沉积形成一个面积广大的心滩,西从翠微山和黄龙山开始,东面一直到杨府山为止。杨府山到茅竹岭之间的蒲州——状元一带仍是一片海域。大罗山海拔707.4米,古称帆海;半天山海拔657.5米,古称横屿;而如今海拔约140米的杨府山也曾是海中岛屿,古称瞿屿。随着沧海桑田变幻,岛屿成为山峦,因此有了瞿屿山之名。

  元前11世纪前温州海陆分布图

瞿,则来源于姓氏,有着悠久的历史。瞿屿之名,可以追溯到三国吴第二位皇帝孙亮时期。会稽太守濮阳兴与门下书佐朱育问对,朱育在介绍会稽郡先贤时,讲述了永宁县士女瞿素“遭寇劫贼,死不亏行”之举,并称“皆近世之事,尚在耳目”。当时,温州地区为永宁县,建县仅百来年时间,隶属会稽郡。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东晋虞预的《会稽典录》中。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询参与编纂的《艺文类聚》中,也有对瞿素的记载。瞿素“可得而杀,不可得而辱”的事迹传开后,朝廷下诏封她为烈女并立祠祭祀。烈女祠所在的山因此得名瞿屿山。

  清光绪年间温州外洋图(局部),图中的杨府山紧邻江滨。

瞿屿山比古城九山中最高的华盖山高出83米,如一道屏障矗立在温州城的东边。南朝刘宋时期,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登上华盖山,赋有《郡东山望溟海诗》。城东的瞿屿山地势更高,距离大海也更近。与谢灵运同列“元嘉三大家”的颜延之,在谢灵运离任3年后出任永嘉太守,曾在瞿屿山上建亭望海。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瞿屿山……太守颜延年在郡,于山创亭。”。

从渔港到码头

从汉代、两晋,到唐宋时期,瞿屿山留下众多古代温州人活动的印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

瞿屿山是古时温州一处宜居之地,谢灵运后人就曾聚居在这一带。元大德三年(1299),谢梦符撰《鹤阳谢氏宗支记》,提及:“其族属则甚藩,或居德政乡之葵屿(清属膺符乡九都瞿屿),或居安固者。”南宋诗人王巩在《题管圣浩蒲川归隐》诗中吟道:“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60年代卫星影像图,正中为杨府山

瞿屿山曾发掘出众多东汉、两晋和唐、宋年间的古墓,出土大批珍贵历史文物,如金辟邪、几何印纹釉陶罐和瓯窑五联罐等。唐宋时期,瞿屿山建有瓯窑窑址,是瓯窑的重要产地。

瞿屿山“独峙江滨”、地势险峻,古人在诗中描述这里“直泻崖下浪滔滔,行船到此心胆焦”。随着瓯江大量泥沙冲积,瞿屿山下成了温州的重要港口,上个世纪杨府山附近建有温州最大的煤炭码头,山下涂村的地名使用至今。

  2020年卫星影像图中的杨府山

宋代,温州成为“一片繁华海上头”的港口城市,南宋绍兴二年(1132),温州设市舶司管理和开展海外贸易。瞿屿山下舟楫往来不绝,生活在附近的百姓靠海吃海。为求航行平安,温州民间神祇杨府爷成为渔民们祈求平安的信仰寄托。宋理宗端平年间,于温州九都瞿岙(瞿屿山)之北麓建杨府庙,称北山杨府庙。明姜准《岐海琐谈》中提到:“北山杨府大神庙在九都瞿岙。……凡远行商贩者、泛海捕鱼及婴疾濒危卒、病沉疴者,必祷诸神以藉庇佑。”瞿屿山上的杨府庙名气越来越大,这座山渐渐在百姓口中易名为杨府山。

从烽火台到军事要塞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瓯江控扼浙闽咽喉,东襟大海,向为兵防要地。杨府山作为独峙江滨的城东高山,成为古时守卫温州城的军事要地。

  府山日军工事遗址

烽火台(又称烽堠、烟墩)是用烽火传递军事情报的重要通信设施,“烽”与“驿”相互衔接,共同组成古代官方特有的军政通信网。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温州在沿海山势高阜、报应便捷的地方,置烽火斥堠36处。一旦出现军情,昼则烧烟鸣锣,用旗以为招望;夜则举火鸣锣,上下接应,急速传至龙湾,中经石龟、瞿屿(杨府山),最后由城里报恩山纳火(接收),以备策应。

明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在浙东、浙西沿海修筑卫所59座,其中温州卫下辖海安、瑞安、平阳三所,共有烽堠台寨23处。杨府山上设有烽火台,与茅竹岭、龙湾烽火台同属琯头卫所,以防倭寇。直到清代,杨府山上仍设有烽火台。清咸丰元年(1851),朝廷还杨府山修建炮台1座,安设红衣炮3位,以御由海路来犯之敌。

明清时期,杨府山下发生过众多战事,如明嘉靖癸丑年(1553年)秋,浙江按察司副使袁祖重率兵在此抵御海寇;清咸丰年间,叶学程带领村民抵抗驾驶船舰来此抢劫的英国盗匪等。

从千年古闸到水则遗存

温州古城是我国著名的水城,有“浙南威尼斯”之称。

陡门是温州滨海平原修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通常设置在水流湍急之处。陡门主要功能是排(洪)涝、蓄(淡)水、御(咸)水,遇水潦则开闸泄洪,遇大旱则引潮水入内。古城周边曾建有广化陡门、西郭陡门、海坛陡门、山前陡门、山后陡门、外沙陡门等。瞿屿陡门是市区少有保存完好的陡门遗址。

  屿陡门考古挖掘现场,俗称“下陡门”。

温州市民都知道“上陡门”、“下陡门”的地名,但见过“陡门”模样的并不多。杨府山山上可望海瞰城,山下有千年古闸“开平闸”。

2010年,杨府山东麓工地意外挖出古代水利工程遗址。经专家确认,该建筑为瞿屿陡门,俗称“下陡门”,早在南宋初年已存在。在此之前,杨府山西边发现过上陡门遗址。

  则柱,上刻有“开平闸”三字。

遗址墩柱上发现有“开平闸”三个古字,闸墩上有石板桥。水闸整体结构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料,长2.3米,6个闸墩形成5孔。

  隆永嘉县志中的温州

专家研究认为,瞿屿陡门不仅是珍贵的塘河古闸,永嘉水则的最后孑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则实物之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水则是我国古代的水尺,又叫水志。在市区谯楼前五福桥墩,曾树有宋元佑三年立的永嘉水则碑。温州府志中记载“永嘉水则”:平字上高七寸合开陡门,至平字诸乡合宜,平字下低三寸合闸陡门。即“平”字代表正常水位,“开”字代表水涨至此应开闸放水,“闸”字代表水位低于此,应合闸蓄水。体现出古代“平字水则”的先进技术。

  陡门遗址

南宋是温州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下陡门在南宋乾道年间已存在,距今已超过850年。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载,瞿屿陡门“左负岩,右邻浦”,石材来自山脚岩石,右臂又有埭以捍浦。宋乾道辛卯(1171),温州知州曾逮筑右臂,为石塘八十余丈。嘉定年间,知州杨简补筑损坏的右臂石塘,更存新埭以为外护。明弘治九年(1496),郡守陆润主持对其进行加固。同年,陆润又率乡民修筑石墩陡门(上陡门)。

此后,瞿屿陡门又经过清道光、同治以及近代的多次加筑、修缮,迄今保存完整。如今,瞿屿陡门成为杨府山公园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古闸水韵”。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温州市区这座山,为何兼具“岛”与“山”的独特基因?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