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好戏,如何续
如昨日般远去的戏曲之声,而今又重新在耳边响起。
过去的2023年,我们见证中国地方戏曲以新方式、新载体、新面貌,强势回归大众视野:越剧《新龙门客栈》戳中“流量密码”,评弹《声声慢》上榜年轻人最爱歌单,婺剧凭借改革出圈……在温州,“戏曲”更是成为全年最热高频词。
去年,温州启动有史以来最为声势浩大的南戏文化巡演——“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品牌活动,首站走进上海,继而北上登陆京津冀,随后南下唱响粤港澳,推动“南戏故里”的经典剧目、优秀戏曲人才“走出去”。
问初心、道远志,温州谋划“戏从温州来”,不仅为了促进戏曲文化的交融创新,打响“南戏故里”金名片,更要通过中国核心城市群的国际化窗口,用“最中国”的艺术语言,向世界讲好温州故事。
戏,何以从温州来?“戏从温州来”,唱了一出怎样的戏?还要唱向哪里去?
一
南戏在温州发源,可谓多种偶然交织成的必然。
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宋时为全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发达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温州的造纸、漆器、瓯窑青瓷、铜器等远销海外,闻名天下。宋室南渡,带动北方人口向南迁移,上至宗室勋戚、下至诸色艺人,纷纷迁居温州。偏居一隅的温州,俨然“一片繁华海上头”的“小杭州”。
物质的繁荣,总是促进精神需求的增长。当时的温州,以工商业者为代表的市民阶层,形成了庞大的观众群体,而乐工艺人的流入,促使南北技艺在温州交融交锋,出现了“九山书会”这样能“编”会“演”的民间团体。由此,以“歌舞演故事”的“南戏”,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戏曲样式,应运而生。
南戏,脱胎于温州山水与历史人文,也在温州逐渐走向成熟。广义上讲,当今华夏大地传唱的348个地方戏曲剧种,其血脉中均流淌着南戏的基因。
对于温州而言,南戏是一张极具辨识度的文化金名片,也是讲好温州故事的绝佳载体。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戏保护传承和发展繁荣工作,打造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遗憾的是, “戏从温州来”的史实与认知,长时间停留在学术圈,未能破圈普及广大群众。
“戏从温州来”的概念能否“出圈”,关乎是否真正打响“南戏故里”品牌。为此,温州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落子占星,取势全盘。
去年开春,随着温州“九山书会”录制的《2023春节戏曲晚会》热播,九山书会才人集思编撰中国第一部戏本《张协状元》的历史场景,在瓯越山水间的戏曲舞台上重现,中华戏韵在温州唤醒、焕新。
这是央视总台春戏晚开办33年来首次移步户外进行录制,成为国家层面对于“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权威认证。晚会在全网累计曝光量破36亿人次,“戏从温州来”的理念认知首度 “出圈”。
为持续扩大春戏晚溢出效应,顺势积极“唱出去”,温州于去年7月创新启动“戏从温州来”南戏文化周活动,系统塑造“南戏故里”文化品牌。
二
“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以乡情为纽带,凝聚世界温州人磅礴之力,开启文化交流的璀璨新篇章。从上海,到北京,再到广州,每一个舞台皆显艺术之精湛,每一场盛宴均获万众之倾赏——
古老南戏绽放时代新韵。随着一台熔瓯剧、越剧、永昆剧等多种戏曲形式于一炉的“戏曲晚会”惊艳亮相,最具温州特色的戏曲种类与剧目进入申城戏迷视野。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的优秀成果——瓯剧《劝夫记》、永昆《张协状元》和越剧《荆钗记》等“三台大戏”,还原了南戏的原始风貌,通过“中国戏曲大码头”向世界展现古老南戏在当代戏曲舞台上的活态传承。
南北戏韵交融“梅”香远。北京专场演出集结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代表,以当代最高演绎水平,呈现出当今中华戏曲的多彩面貌。“中国第一戏”《张协状元》以瓯剧的形式首登国家大剧院,淋漓尽致传递出南戏质朴而生动的气韵。
南曲和鸣实现文化共情。当千年商港遇上商都花城,粤港澳、长三角地区戏曲名家、名角携手同歌,呈现了一台既传统又时尚的南方曲艺盛宴,共同唱响“有根就有力量,有梦就有远方”的开拓精神与深厚乡情。
“戏从温州来”是一条演绎之路,也是一次学术之旅。
“宋韵瓯风 南戏薪传”专家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端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配合艺术展演将南戏研究成果加以呈现与传播,让更多人看懂南戏。
暖融南戏路,硕果盈满途。
文化周期间,温州市委宣传部与中国戏曲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专业戏曲培训基地,并与香港西九文化区之戏曲中心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戏曲艺术发展。
“戏从温州来”,带动“好戏来温州”。全国最出众的戏曲艺术家,纷纷循声奔赴戏曲故里探本溯源。去年下半年,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艺术团在九山书会唱响“玉兰花开·戏聚九山”,上海昆剧团携全本《牡丹亭》赴温展演,尽展海派风采。
文化碰撞迸发光彩,瓯越飞歌回响不绝。
三
“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戏路”绵延,最美乡音,慰乡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45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扎根当地,顽强拼搏,成为连接外界和温州的纽带。
“戏从温州来”一路高歌挺进的背后,各地温州商会、温籍乡贤、温籍艺术家纷纷化身“文化使者”一路穿针引线、慷慨解囊、鼎力相帮。
“戏”水长流九百年,历久而弥新,是最能代表中华审美风范的艺术。温州人一同托举的戏曲梦,也映照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理想。
中国戏曲要走出国门、破圈出海,对外传播是主要途径与决胜环节。而通达四海的“商路”,与悠长“戏路”重合交叠,正是戏曲艺术的最佳传播路径。笔者认为,要更好地推动文化温州走向世界,还需致力于以下几点:
凝聚世界温州人智慧,出“大作”。21世纪初白先勇携青春版《牡丹亭》开启世界巡演,掀起阵阵昆曲热潮,足以说明中国戏曲艺术不难被外国人欣赏和接受,只要作品本身的质量过硬。我们要借力“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凝聚国内外文化乡贤及相关文化组织的力量,打造深植传统又饱含时代精神的“扛鼎之作”。同时,革新剧场美学,拓展文旅演艺、沉浸式体验、跨界融合艺术等,让温州文艺创作立正位、行正道,开新路、唱新声。
凝聚世界温州人力量,传“薪火”。如今,活跃于温州戏曲舞台上的,既有永嘉昆剧、瓯剧等本土剧种,也有越剧、京剧等全国性剧种,还有独具特色的平阳木偶戏,以及和剧、高腔、乱弹等稀有剧种。要保护好它们并使其焕发新生,必须抓好戏曲人才培育工程。比如,广泛联合内外温籍艺术家及相关文化组织,积极开展名家大师荐才、青年才俊选树等行动;加强国家艺术项目基金的申报,以剧目建设带动剧种传承发展,以演出推人才;用好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学基地,提升演出水平等等。
凝聚世界温州人资源,拓“通路”。艺术无国界,而艺术的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传播,还需细致考量传播方式、途径和策略。我们应更好地挖掘和发挥“港通天下”和“世界温州人”优势,以“侨”架“桥”,依托国外艺术社团推广戏曲文化,设立海外戏曲传承中心,举办文化交流艺术节等,拓宽文化海外传播的“温州路径”。另一方面,建立非遗戏曲世界巡演推广交流机制,持续唱响“戏从温州来”品牌,推动中国戏曲稳步登上世界艺术舞台并站稳脚跟。
戏从温州来,乘风传万里。温州好戏,未完待续……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温州好戏,如何续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禅街还是蝉街?市民政部门这样回应
社会01-16
-
医院“国考”成绩公布 温州多家医院发出“喜报”
社会01-16
-
这部大典,大在何方,典在何处
媒体专栏01-16
-
与小区物业有关的大小服务,手指动动就能搞定
社会01-16
-
车子坠河了!车主爬出天窗站在车顶呼救
社会01-16
-
本周气温波动较大 冷空气有望驱散雾霾
社会01-16
-
为吸“上头电子烟”卖房子 父亲向警方举报儿子吸毒
社会01-16
-
三名藏族唇腭裂孩子手术顺利完成 今年过年可以开怀大笑了
社会01-16
-
“小”作品里有“大”世界 “星孩”以谦个人绘画展开幕
科教文体01-16
-
两位温籍舞蹈家获第14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科教文体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