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这位永嘉人与糖为伴30多年!小朋友们超喜欢!

这位永嘉人与糖为伴30多年!小朋友们超喜欢!

永嘉发布 2024-02-12 09:40:38
Set danmaku color
Set danmaku type
0:00 / 0:00
Speed
Loop
Show danmaku
Unlimited danmaku
Opacity for danmaku
0.5
0.75
Normal
1.25
1.5
2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Video load failed

永嘉非遗

在楠溪山水中孕育、生长

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化传承

传递着深沉的情感与乡愁

由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永嘉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的系列片《永嘉非遗》,2月10日起,将在永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中国永嘉视频号及今日永嘉APP等平台陆续播出,为您讲述永嘉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以及传承人坚守技艺的故事。

《永嘉非遗》系列片共12集,将一一走进永嘉山歌、糖画、古琴制作技艺、瓯窑烧制技艺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相关人物的走访和对话,借助镜头语言记录和还原永嘉非遗的制作、发展和传承,展现永嘉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唤醒大众对非遗的重视和保护。

永嘉作为富有历史底蕴的千年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门类广、形式多样。据统计,永嘉非遗项目包括世遗1项、国家级2项、省级11项、市级80项、县级171项。截止目前共有五批次共计176人被列入各级非遗传承人名录,数量在温州乃至全国各地区均属前列。面对不少非遗项目目前正面临中断的境遇,永嘉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视频、文字、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留存,希望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让我们走进永嘉非遗

一同探寻那古老

而又绚丽的文化记忆

永嘉非遗系列片第一集

《以糖作画》

金秋时节,稻香四溢。糖画艺人汤建妙像往年一样来到稻田。

香甜的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牵丝细腻、有韧度,自古以来是制作糖画的绝佳材料。

糖画,这门以糖作画的手艺,据传发源于唐朝时期,传入温州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温州人都叫做“糖囡儿”“糖饼”(温州话)。从小喜欢美术的汤建妙,在糖画艺人爷爷的耳濡目染下,从兴趣到谋生,一辈子都在与糖画打交道。

熬糖是制作糖画的第一步。纯麦芽糖硬度较低,汤建妙还会加入冰糖和葡萄糖,和水一起熬化。熬糖看似简单,蕴含的门道并不少。过程中需要不停搅拌,控制好火候。随着热气上升,糖液逐渐粘稠,冒出无数晶莹的小泡,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熬制好的糖稀倒在大理石上凉透凝固,切成小块,便可以保存许久。制作糖画前将糖块加热溶化,就可以开始绘制了。

汤建妙舀起融化的糖液,倒、提、顿、放、收,一气呵成。待稍微冷却,粘上竹签,用铲刀铲起,活灵活现的“金鸡报晓”跃然眼前。

立体糖画对汤建妙来说也不在话下。利用两次糖液的冷热不同,轻轻一提,立体的篮筐就出现了。再组合上提手、花卉,用绳线连接,就是一个精巧而别致的花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娴熟的技艺背后,是汤建妙三十年来对手上功夫的打磨,手要稳,动作要快,作画顺序、轻重缓急都有讲究。糖画艺人的画稿全在脑子里,唯有熟练,才能心随意动。

糖画用块面、线条表现形象,与皮影戏、剪纸等民间造型艺术技艺是相通的。汤建妙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观察动物形态,才能用简单的线条刻画出糖画的“精气神”,既形似又神似。

除了传统的人兽花鸟,楠溪风光也成了汤建妙的创作内容。在脑中仔细构思,寥寥数笔,永嘉特色景点丽水长廊和文峰塔便完成了。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过去四处可见的糖画摊子,现在越来越少见。汤建妙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糖画继续传承下去。

如今,汤建妙的足迹已遍及温州各地区的学校。汤老师和碧莲镇中心小学已经是老朋友了,2019年曾在这里开设过一门糖画课程,两年多的时间带领三四十名学生学习糖画,现在也经常被邀请回校授课。

讲台上,汤建妙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板子上来回挥洒,栩栩如生的作品引得同学们纷纷鼓掌,跃跃欲试,汤老师于是手把手教同学们制作糖画。

汤建妙接触糖画的年纪也正和这群孩子一般大。一节课并不能学到什么技术,但兴趣的种子悄悄的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

近年来,汤建妙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各种非遗文化活动,还被邀请到大连、昆明、上海等城市宣传糖画手艺。古往今来,依旧是孩子们最爱驻足在糖画摊前,观看糖画表演,细细品味,爱不释手。如今,糖不再奢侈,糖画却依旧能够将幸福与甜蜜传递。

来源:永嘉发布

原标题:这位永嘉人与糖为伴30多年!小朋友们超喜欢!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