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清明,思念绵长

清明,思念绵长

温州宣传 2024-04-04 10:29:30

  清明时节到,温州晴好天气暂别,又回到了连绵雨日。

  我们耳熟能详唐时杜牧的《清明》也下着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旧时乡村俗话说:十年清明八年下。

  清明前后为何总下雨?就气象而言,春风送暖,南方暖湿气流活跃,北上寒暖气流相遇,形成了雨季。而在互联网上,网友们给出回答:“因为逝去的人躲在云层里,雨落时就会来人间看你。”“落下的雨滴也会把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带进土里,故人走湿路,我们走干路。”“雨水将天地连在一起,这是他们回家的路。”

  ……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落花飞絮,思念绵长,无处说。

  一

  二十四节气里,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是我国四大传统法定节假日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由寒食节演变而来。到了宋朝,清明节开始流行祭祖文化。清明山头,向青山石墓,倾诉别离愁绪。

  永嘉学派代表陈傅良的《己未上巳清明》里说:“霖霪故作落花天,佳节重重倍怅然。虽有庭除临曲水,更无尊俎试新烟。”千年如昔,重重思念深切,怅然萦绕心间。

  纵知已别离,可相思一念间,无端随风起。往日里无处说的思绪,在清明可以倾诉。

  宋时的温州城,“净社倾城同禊饮,法明阖郭共烧香”。宋朝诗人高翥的一首《清明日对酒》,记载着当时清明祭祖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一年冷节是清明”,思念断肠,无可奈何,冷暖存乎一心,学会以爱告别,以爱遗忘,在祭祀和祝福中,保持生活的运气和勇气。

  清明扫墓祭祖,人们冒着绵绵细雨,回到故乡。繁花有期,纷纷飘落,走过花径小陌,在瓯越山头,致敬先祖,也遵着血脉,寻找自己的来路。 

  作家史铁生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求学,90 岁高龄回乡扫墓,跪在父母坟墓前磕头。他在《故乡行》中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清明漫山的杜鹃花会帮你见证,凋零的山茶会替你传达,亘古的山川湖海会催人发问,让你感知,哪里是来处,也是归处。

  图源:温度新闻

  二

  诉尽离殇,但清明指引的方向亦是团聚。

  祭祖后,家族成员一起吃一顿“清明酒”或“团圆酒”,问一声近况如何,寒暖唠叨叮嘱,血脉联络,在团聚里再奔赴人生下一场旅程。

  “清明酒”吃食中,自然少不了青团,也就是清明饼,藏着团团圆圆的寓意。杨淡风的温州竹枝词写《 清明饼》,场景十分热闹:“描金小榼送人情,米饼家家做现成。多谢大人亲馈赠,送青节里过清明。”

  家家户户磨糯米粉,温州棉菜饼最关键的原料,是清明草,俗称棉菜,就是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的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用来做饼皮。传统温州清明饼分甜、咸两种口味,是刻在温州人记忆中的文化和记忆符号。

  儿时,最喜奶奶做的吃食,清明饼是春食的记忆。奶奶是村厨,在锅灶上有着傲人的手艺,带着我们一群孩子到田间采摘棉菜,到溪边摘柚叶,再制作,将包好的清明饼垫上柚子叶入锅蒸熟。

  熟透的棉菜饼通体碧绿,鲜嫩欲滴,棉菜的清香是前调,咬上一口感知柚叶浓香,嚼之就是春笋的脆甜。青团将整个春天包裹,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也不怕烫嘴,拿着新鲜出炉的滚烫棉菜饼吹一口,吃一口,狼吞虎咽,根本顾不得耳边奶奶“慢点吃、慢点吃”的念叨。

  如今吃到的棉菜饼和奶奶的手艺也有所不同,但儿时的记忆依旧清晰,仿佛奶奶慈祥温暖的陪伴也在昨日。

  图源:温州文旅资讯

  三

  清明宜悼念,也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春生万物,清明也包含着古人关于生命轮回的思索与智慧。

  “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折。”春生万物,春日贵长养戒杀生,包括青团在内,春卷、野菜小食等,多以清淡的素食养生,古人提倡避免扼杀春之生机。

  元朝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清明,二月中。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汉朝《历书》说“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以此得名”。意思是说,此时天气和万物清新明朗。

  纪念缅怀过去的同时,人们也纷纷在大自然中寻找,追赶春信,享春日,赏春花、去踏青。

  春天的日子,每一寸光阴都显得如此珍贵和美好。《东瓯见闻录》有踏青词一首:“踏青侣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梧埏十里菜花香。”

  杜牧《清明》的后半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欲断魂”悲切,而象征世代传承和生命延续的“牧童”,也永远活在清明场景中,令人心动。

  逝去的生命,依然以另一种形式,活在这片天地,山坡处处,先人归于自然,年年春风化雨,这皈依了的尘土,也化了春泥,护着一方再次冒新芽、开新花、结出新果。

  明《帝京景物略》记载清明:“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人们直面生死的豁达和释然,念念天地归一,感悟生命真谛。

  天清地明,人间安宁。清明,以其特有的永恒,告诉我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于天地,亦归于天地。人间所有的离别,注定是一场久别重逢。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18度的城 清明,思念绵长

  作者:金朝丹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