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温州人物   ->   文化人物
对话赵瑞蕻次女赵蘅:走近中法“国礼书单”背后的温籍翻译家
来源:温州网来源:2024-05-09 08:26:22

温州网讯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前,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礼品。“这是我要送你的一些图书,都是中国翻译的法国小说,中文的法国小说。”习近平主席赠礼的书单中包括法国名著《红与黑》。

值得一提的是,已故温籍翻译家赵瑞蕻是《红与黑》的中文译本首译者。近日,赵瑞蕻的次女赵蘅在南京接受了家乡媒体记者的独家专访,聊起了父亲深厚的家乡情缘。

赵瑞蕻

赵瑞蕻、杨苡故居被改造为读书空间

赵蘅是画家也是作家。现年79岁的她仪态优雅,身上既有父亲的影子也有母亲的影子。在赵家的三个子女中,长女赵苡长得像父亲赵瑞蕻,次女赵蘅长得像母亲杨苡。随着年龄的增长,赵蘅也越来越像父亲了。

赵瑞蕻是名著《红与黑》的中文首译者,杨苡是《呼啸山庄》译名首创者。赵蘅的舅舅是被誉为“翻译了大半个中国”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舅母戴乃迭也将许多中国文学经典翻译成英文。

1956年,赵瑞蕻、杨苡夫妇和三个子女摄于上海。从左自右子女为赵蘅、赵苡、赵苏。

赵瑞蕻(1915—1999年),曾用笔名阿虹、瑞虹、朱弦、朱玄等,出生在温州城区一个茶叶商家庭。他是家中6个孩子中最小的孩子。赵瑞蕻小学毕业于省立第十中学附属小学。随后免试保送省十中(今温州中学)初中部学习,1935年温州中学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大夏大学中文系,一年后转山东大学外文,1937年入西南联大学外文系,1940年在昆明毕业。曾任教于中央大学外文系、南京大学外文系、中文系,1953-1957年任教于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译有《红与黑》《梅里美短篇小说选》弥尔顿《欢乐颂与沉思颂》马雅可夫斯基诗集等;论文集《诗歌与浪漫主义》、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诗集《梅雨潭的新绿》《诗的随想录》以及文学回忆录遗著《离乱弦歌忆旧游》等;荣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荣誉奖、江苏社会科学奖。1999年2月15日在南京病世,享年84岁。

南京市鼓楼二条巷,赵瑞蕻、杨苡夫妇的南京大学旧居,刚刚被改造成为世界“文学之都”的读书空间。4月29日,“翻译文学:连接南京与世界”文学沙龙活动在这里成功举办。

赵蘅在父母故居前留影。尤豆豆 摄

赵蘅告诉记者,院内的石榴树下就埋有父亲的部分骨灰。而在1999年父亲去世时,大部分骨灰归葬故里,撒入瓯江。赵蘅回忆:这是父亲生前许久以来的一个夙愿。和所有的温州人一样,父亲也十分重乡情。“永别了,日月星辰,永别了,家乡美景!”这是父亲赵瑞蕻在遗诗中对故乡的最后呼唤。

就在这间占地70多平方的南大旧居里,赵瑞蕻和妻子杨苡和三个子女、孙辈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在赵蘅的印象里,“父母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哭穷”。

西南联大的“年轻诗人”、《红与黑》首译者

赵瑞蕻是一位翻译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启蒙之路在故乡温州起步。温籍著名学者王季思先生曾教授赵瑞蕻国文,这对师生结下了深厚友情,赵瑞蕻的一本诗集的序也出自王季思之手。

朱自清在温州任教期间,赵瑞蕻尚且年幼。他在二哥的作文簿见到过朱自清先生亲笔写的评语,深受感染,那“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的校歌唤起了赵瑞蕻对家乡对文学的热爱,名篇《绿》印入他年幼的心灵。

而在西南联大就学期间,他被誉为“年轻诗人”。他和朱自清正式相识。赵瑞蕻回忆,“在他知道我是温州人,而且是温中毕业生后,很高兴,问了一些关于温州的情况,还谈到仙岩梅雨潭。先生鼓励我继续努力写新诗!”

1937年在云南蒙自,赵瑞蕻和二十几个爱好诗歌的同学成立了“南湖诗社”,请朱自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当导师。1962年春节,已经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赵瑞蕻重回阔别20多年的故乡温州,曾特地跑到仙岩梅雨潭游览;回味《绿》中所描绘的迷人风光。后来,追忆师恩的赵瑞蕻写下了《梅雨潭的新绿》。

他在晚年回忆道:有一天,我写了一首较长的抒情诗《永嘉籀园之梦》,有一二百行,是我思念亲人、怀念故乡之作,结合着爱国救亡的感触。我特地把这诗送给朱先生,请他指正。在诗社的一次聚会上,先生亲来参加,发还我们的诗稿。当他把《永嘉籀园之梦》这首诗的草稿递给我时,他对大家说:“这是一首力作。”我激动得心里怦怦地跳着,只说:“谢谢朱先生!……”非常可惜,那首长诗的原稿早遗失了,现在只保存着开头二三十句,那是从描绘温州城西落霞潭的景色开始的。朱先生还问过我:“籀园图书馆还在落霞潭边吧?”

正是在西南联大,年轻学子赵瑞蕻和杨苡相识。杨苡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将这位追求者称为“年轻诗人”。1940年他们特地挑了“八·一三”这个抗战纪念日,登报结婚。

赵瑞蕻和杨苡在西南联大合影。

而在赵瑞蕻的翻译生涯中,影响力最大的译作是司汤达代表作《红与黑》。

赵蘅回忆,父亲从西南联大毕业后,1943年春,他来到了重庆中央大学分校,一个叫柏溪的小山村,开始了《红与黑》的翻译。

赵瑞蕻本人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假如我1932年在温州上高中时,敬爱的英文老师夏翼天没有偶尔间跟我谈起名著《红与黑》,在我心里打上最初印象;假如我后来到青岛上大学时没有学习法文;1938年1月间,假如我没有随学校西迁昆明,从香港坐船到越南海防,买到《红与黑》的法文本,以及后来在重庆中央大学图书馆借到了司各脱蒙克里夫的《红与黑》英译本,使我有机会对照原著细心阅读,深受感动,迷上了司汤达这部精彩的小说,那么我决不会萌发翻译《红与黑》的念头。”

作为《红与黑》的中文首译者,赵瑞蕻也被载入历史。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回忆,当年她在南大读研时,许钧教授正在做《红与黑》的汉译研究,曾带领她和班上另两名同学专门采访了赵瑞蕻先生。她负责校对录音的记录稿,因为同为温州人的她“更能听懂赵瑞蕻先生的温州口音”。

父亲永远以自己是温州人感到无比自豪

赵瑞蕻自从踏上求学救国之路后,便自此离开了家乡。虽然他的三个子女都长期生活在温州之外。但在姐弟仨的印象里,温州一点儿也不陌生。“这要感谢父亲,在他的描述中,温州是青山绿水的好地方,海产尤为丰富。温州人勤劳聪明,敢作敢为,比如能把吃早饭叫‘吃天光’,常引得孩子们忍俊不禁。我们的父亲就是这样永远以自己是温州人感到无比自豪。温州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件喜讯都会使他兴奋不已。他用诗篇描绘故乡的一草一木,抒发这挥不去的恋情,在他自编待出版的诗集《多彩的旅程》封面上,还选用了以瓯江为背景,一只江鸥在诗人头顶上飞翔的画面。”

1998秋天,赵蘅画下书桌前的父亲。

赵蘅回忆,父亲一生去过很多地方,南来北往,异国他乡,但是无论走到哪里,父亲总是思乡情切。在晚年,赵瑞蕻三次到温州大学讲学,其中一次由赵蘅和三个研究生陪同。赵蘅回忆,当上海开来的轮船驶入温州湾时,父亲在甲板上欣喜若狂,天真得像个孩子。令赵蘅印象深刻的是,从上海乘船到温州,入东海刹那,水域开阔,绿波荡漾。满船都是活蹦乱跳的鱼虾。

那几年,赵瑞蕻陆续向温州大学图书馆捐书千余册。1997年秋天,赵瑞蕻最后一次回故乡。赵蘅记得,南京至温州直达列车开通后,父亲激动得逢人便讲,他原本早早拟好行程计划,要乘车来温州一游。然而就在他满怀期望,刚给三姐赵璧写完长信的几天后,却因积劳成疾,骤然离世。

赵瑞蕻和三姐赵璧,赵瑞蕻在家书中称呼赵璧为“亲爱的三姐”。

“我们和妈妈这边亲戚走得近一些。”在赵蘅的印象里,父亲曾受过三姐夫汪雪怀的资助,父亲是很感恩的。

赵璧的夫家汪家是温州近代金融家族,创办了温州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钱庄厚康钱庄。汪雪怀和赵璧的长女汪文漪是南京大学里的一位温籍翻译家和法国文学教授。

汪文漪在1948年考入舅舅赵瑞蕻任教的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曾任南京大学法国文学研究室主任。她还是一位在1948年便加入“南京地下党”的进步知识分子。她曾翻译过《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夜航》,是国内最早一批的该书译者。2022年,汪文漪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汪文漪

汪文漪最小的弟弟汪履嵩回忆,“三舅非常热爱家乡,大姐和三舅时常走动,他们两人有很多话聊。”小时候,他曾随母亲赵璧一起住在南京的大姐家中。大姐和三舅在南京大学的教工宿舍曾经搬动过几次,但每次两家都挨得很近。而在鼓楼二条巷旧居,大姐和三舅家只相隔了200多米。后人间还流传着关于三舅赵瑞蕻的趣事。汪履嵩记得,当年哥哥的同学考上了南大,向他们讲述赵瑞蕻上课的风采。课堂上,赵瑞蕻向学生比喻什么是浪漫。当时,他一下子跳起,坐到了第一排学生的桌子上,告诉学生,这就是浪漫。后来,赵瑞蕻回到家乡讲学,听讲的人回忆,课堂上的赵瑞蕻神采飞扬,有一种感染力,慷慨激昂。在晚年,赵瑞蕻的身上仍可以看到“年轻诗人”的意气风发。

2023年年初,103岁的杨苡去世,很多人回忆杨苡晚年有着明亮的眼神。赵蘅说,在父亲的晚年,眼神亦像孩童。

陈丹青也曾经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而赵先生的性情,根本就像个大孩子,闻说异事,眼睛即刻睁大,语气也常激昂,面色会红起来,伴着可爱的口吃,喜欢就那么站着说话,像个宿舍里的大学生——其实在我们结识的岁月,他已年近花甲了……喜欢他的仪容,从老照片中看见台静农、沈从文年青时的模样,都让我想起赵先生:清峻,谦和,斯文,有学者的英气。”

2023年,温州市文史研究馆出品的“温州学人印象丛书”第六册《弦歌中西赵瑞蕻》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图源温州文史馆公众号

赵蘅动情地说道,感谢家乡父老还记得父亲。今年是父亲逝世25周年,明年是父亲诞辰110周年。她期待,有一天,能重踏父亲的故土,也期待父亲和其研究生合作的《红与黑》纪念版,早日问世!

来源:温度新闻

原标题:对话赵瑞蕻次女赵蘅:走近中法“国礼书单”背后的温籍翻译家

记者 尤豆豆

(图片除署名外,为家属供图)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