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城。历经千年,古城至今依然较好地保存着“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格局。
信河街是温州古城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街之一,周边一带是古人生活居住中心,即“西居”之所在。
△1877年温州地图中西居一带的场景
从宋至明清,“信河七十二半巷”是古代温州私家园林最为集中的区域,名门世家多聚居于此。其中担任过尚书的二品以上大员,就有宋代吴表臣、蔡幼学、薛叔似、何溥,明代内阁首辅黄淮、张璁等,他们都曾在七十二半巷居住和生活过。
本期的七十二半巷往事,三十六坊君带您了解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古代尚书们。
七十二半巷:水城宜居处
“昔之置郡者,环外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奕局。”南宋学者叶适在《东嘉开河记》中,这样描绘温州古城的宜居场景。
△清时信河街水网发达、桥梁横跨
旧时,温州城内水系,以三条纵向的河道为骨架,分别为大街河(今解放路)、信河(今信河街)、九山河。三条纵向河道与众多横向水巷,共同构成城内“如画奕局”的交通水网,犹如“东方威尼斯”。在清光绪八年温州的城池坊巷图中,可以看到一条信河上,竟有多达23座横跨东西的桥梁。
从1933年制作的《永嘉县城区全图》里,则可以看到,信河街北端通过八字桥,经麻行僧街、天雷巷,与江心屿对接,南端止于“西河头”。旧时,河道与街巷相辅并行,街道内侧分布着店铺,临河一侧则为民居后门,也有石级作为洗衣和乘船的河埠。居民们撑着小舟,可以便捷前往城内外各个地方,一派江南水乡民居场景。北宋温州三十六坊中,约五分之一就分布在信河七十二半巷。
△1936年的温州城,水网密布尤如蛛网,出门必行舟,一渠一坊舟楫毕达。
秀美的水乡风情,便捷的水陆交通,使得七十二半巷一带,成为古代世家大族的聚居地。近代温州十大私家花园中,就有半数在信河七十二半巷。这里还曾有很多家族祠堂,如薛祠、张(府)祠、侯祠、水心祠等。1877年的温州城区图中,可以看到仍有多处祠堂。周宅祠巷、黄府巷、张府基、樊宅巷……众多以姓氏命名的街巷名称,也能看出世家聚居的身影。这些世家大族中,有不少曾经出过尚书级别以上的高官。
尚书家住七十二半巷
宋代吴表臣、何溥、薛叔似、蔡幼学等尚书,以及曾当过尚书、后官至内阁首辅的黄淮、张璁,都有居住在七十二半巷的记载。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制度,初创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完善,这种框架一直延续至清末。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宋、明两代,尚书一般为二品要员,掌握国家重要部门事务,类似于今天的部长级高官。
△明万历《温州府志》中提及温州城中所立的几处尚书牌坊
从宋代开始,温州名人辈出,被南宋状元陈亮称赞“人物满东瓯”。温州不但走出了陈宜中、黄淮、张璁等官至宰执的大人物,还有吴表臣、张阐、林大鼐、薛良朋、何溥、木待问、张叔椿、薛叔似、蔡幼学、戴溪、林拱辰、赵立夫、赵建大、刘黻、高友玑、王瓒、章纶等尚书级别的高官。古代温州城中曾有多处为尚书们立的牌坊,如在五马直街为王瓒立的尚书坊,在县西直街为高友玑立的尚书坊、为章纶立的笃忠坊等等。
吴表臣:家住丰年坊右隅
吴表臣(1086-1152),字正仲,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吴表臣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赠少师。黄淮在《永嘉县重修庙学记》中罗列了宋代永嘉巨儒,王开祖、周行己、刘安节、刘安上、吴表臣、叶适、蔡幼学、薛季宣等人都名列其中。
吴表臣活跃在两宋之间,少年时曾跟随周行己、陈了翁求学。《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称吴表臣是“永嘉诸公之传,其最达者,先生也。”北宋大观三年(1109),吴表臣与兄长吴鼎臣同中进士。吴表臣任通州司理,为知州陈瓘所器重。
△宋高宗赵构驻跸温州时,在江心屿题写清辉、浴光两碑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南渡至温州时,吴表臣正避乱在家。时任御史中丞、后官居宰相的赵鼎,向高宗推荐了吴表臣。高宗对吴表臣十分赞赏,对赵鼎说:“自渡江阅三吴士大夫多矣,未尝见此人物。如素宦于朝者。”并称赞赵鼎知人善用。于是封吴表臣为监察御史。
吴表臣是一位能吏,既被高宗、赵鼎等人器重,也受到秦桧赏识。绍兴十年(1140),秦桧令吴表臣担任使者,去和金议定地界,并指着政事堂(丞相议事之处)说:“归来可坐此。”被吴表臣拒绝。次年,他又因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官。不久,吴表臣又起用为婺州知州,正值当地遇到大水灾,他先发常平仓救济,郡人多感念其恩德。
吴表臣是温州永嘉县(今鹿城区)丰年坊右隅人。学者考证认为,宋代温州三十六坊中,并无丰年坊,应为庆年坊或丰和坊。两坊相隔非常近,都在信河街西侧七十二半巷中。百里坊在今丁字桥巷至应道观巷一带;丰和坊在今丰和巷一带,东起天窗巷,西至油车巷。吴表臣晚年回乡后,自号湛然居士,居住在信河七十二半巷中,过着布衣疏食的日子。
何溥:百里坊走出省元
何溥,字通远,号墓林处士,永嘉城(今鹿城区)区百里坊人。何溥官至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授龙图阁学士。
何溥是南宋温州第一位省元,地方志书记载他“天资隽伟,属辞浑厚雄赡”,是位不折不扣的学霸。绍兴十二年(1142),何溥试礼部第一,登绍兴进士第。后历官临安府学教授、删定官、婺州通判,因忤秦桧被罢职。秦桧死后,何溥受到重用,先后任监察御史、左司谏、谏议大夫、工部侍郎等职。绍兴三十一年(1161)三月,何溥升翰林学士兼权吏部尚书。
何溥被评价“在言路六年,知无不言,号为称职”。后以疾请外补,授龙图阁学士领宫祠,回到家乡“优游里居”一年多后,卒于家。
△百里坊
百里坊,因《图经》云“自此至平阳横屿山一百里”而得名,在今八字桥以东,百里东、西路一带。相传东晋书圣王羲之任温州太守时,曾在这里登舟赏花,西行转南沿后人所称的信河、小南门河、温瑞塘河,直达瑞安、平阳。在长达百里的河道中,沿途荷花盛开,清香四溢,赞誉为“百里芳”,后谐音改为百里坊。唐代温州刺史张又新以《百里芳》为题有诗云: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
薛叔似:居梯云坊薛家巷
薛叔似(1141—1221),字象先,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薛叔似累官兵部尚书、宣抚使、端明殿学士等职,谥“文节”,改谥“恭翼”。
薛叔似是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的侄子。宋《薛叔似圹志》载:“宋端明殿学士薛公讳叔似,温州永嘉县人,居梯云坊薛家巷。”宋代,梯云坊薛氏人才辈出,《宋史》立传的就有薛弼、薛徽言兄弟,以及徽言之子季宣,季宣侄薛叔似四人。
△清光绪八年《温州城池坊巷图》中的梯云里和薛祠
隆兴二年(1164),薛季宣从武昌解任回永嘉,在家设稚新学塾教授生徒,学生中就有陈傅良、陈谦、徐元德和族侄薛叔似等人。乾道八年(1172),同为薛季宣弟子的薛叔似、陈傅良、陈谦同登进士第,三人同朝为官。薛叔似与陈傅良还是姻亲,陈傅良的女儿嫁给薛叔似的长子薛师雍,薛叔似的次子薛子舒娶了陈傅良从弟陈谦之女。薛叔似退隐后,曾住南塘街,从侄薛师石(状元木待问的女婿)留下探访族叔的诗《题南塘薛圃》。
梯云坊即今大高桥一带,“以薛强立登第,故名。”梯云坊内东头建有一座拱型高桥“梯云桥”,因此清代改称大高桥。梯云坊内有薛家巷,巷中有“薛宅”。清光绪八年的《温州城市坊巷图》中,禅街与岑山寺巷之间的七圣殿巷里,还有薛氏的宗祠薛祠。
蔡幼学:庆年坊里出贤才
蔡幼学(1154—1217)字行之,瑞安新城里(今莘塍)人。蔡幼学官至兵部尚书,学术上也很有影响,被誉为永嘉学派的中流砥柱,是温州历史上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谥“文懿”。
蔡幼学自幼勤勉好学,人如其名,以文鸣于时,曾师从著名思想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永嘉大儒郑伯熊。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18岁的蔡幼学与老师陈傅良同赴京试,双双得中进士,蔡幼学勇夺第一名“会元”,被赞“文过其师”。他历事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为官敢于直言。成语“一筹莫展”,便源于蔡幼学向宋宁宗上奏中的一句话:“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蔡幼学曾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宝谟阁直学士等职,嘉定十年(1217)被提为兵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宋史》评价蔡幼学“器质凝重,莫窥其际,终日危坐,一语不妄发。及辩论义理,纵横捭阖,沛然如决江河,虽辩士不及也。”
△庆年坊
蔡幼学晚年居住在信河七十二半巷中的庆年坊。据说庆年坊原名庆贤坊,便是为了纪念蔡幼学,后因谐音演变为庆善坊,明代以“喜庆丰年”之兆又改成“庆年坊”并沿用至今。
黄淮:黄府巷因他得名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黄淮是明朝内阁初创时期的重臣,官至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谥文简。
△黄淮纪念堂中的赐归碑
洪武二十九年(1396),黄淮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建文四年(1402),夺得皇位不久的明成祖朱棣“召黄淮问以时政,称旨”,于是命他与名臣解缙等随侍左右,入直文渊阁,专主制敕。黄淮得到明成祖十二年多的重用,多次晋爵。据说朱棣每次上朝议事,常常让黄淮与解缙侍立御榻左侧,以备顾问,有时至深夜仍在帝榻前商议机密的重大政务。
△黄府巷的民居澹庐
永乐二年,黄淮与解缙同为会试主考官,先后敕谕辅导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明史》本传赞他“功在辅导”。黄淮一生历事四朝,六次监国,明成祖赞其“论事如立高冈,无远不见”,《明史》本传赞他“性明果,达于治体”。宣德二年(1427)秋,60岁的黄淮称疾辞官,回乡奉养老父。次年,他捐资献地,在郭公山东麓建最胜寺。去世后敕按一品礼制葬于茶山南柳村黄府山,赠太保。
黄淮出生在永嘉城厢育材坊(今府学巷),1岁时阖家迁居巾湖里。黄淮府第所在本名孝廉坊,因北宋孝子仰忻居此而得名,南侧原有小河,因形似幞巾故称幞头河,又名巾湖里。后因是黄淮居处,民间便改称其为黄府巷。黄府巷东起城西街,西至信河街,介于沧河巷、金锁匙巷之间。据记载,黄府巷原有“奎文亭”、“御书楼”等建筑,亭中立有明宣宗《御赐黄淮归永嘉》诗碑,御书楼用以存放敕谕文书。
张璁:松台北麓大学士府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温州府永嘉县(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人。张璁曾先后担任过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入内阁任首辅、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等,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
△民国地图中的三牌坊、大士门、妆楼下等地名。
张璁少时便聪敏异常,胸怀大志,以“卧龙”自居。张璁于弘治十一年(1498)中举,历经八次会试,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取得进士资格,观政礼部。嘉靖五年(1526),历兵部右、左侍郎,再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嘉靖七年(1528),加太子太保。《明伦大典》成,复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明史》评价他:“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持身特廉,痛恶脏吏,一时苞苴路绝。”
嘉靖十三年(1534),嘉靖皇帝钦命敕建,为张璁建造府第,位置就在松台山北麓,方围里许,大门中央署“大学士”三字匾额,左右悬“中兴贤相”、“佐命中兴”两横匾。府第内有含春堂、妆楼、慕恩亭、四召亭等建筑。府第南面有长形大池,池前有赉贤、柱国、元辅三座石碑坊即“三牌坊”,竖立在进第大道上。府第前建有“宝纶楼”,由嘉靖帝赐名,取意“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楼中藏有嘉靖帝写给张璁的御札及诗文等。
△温州摄影家邵度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三牌坊
如今,“张府基”、“三牌坊”、“大士门”、“妆楼下”等街巷毗连交错,构成信河七十二半巷中一片居民区。相传大士门即大学士府前大门;进门后的正宅在府第坍塌后曾为一片空地,被称作张府基;妆楼下则是张氏女眷住所。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信河七十二半巷有多宜居?古时这些尚书都曾在这里居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