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潭深绿的美颜之道

一潭深绿的美颜之道

温州宣传 2024-05-27 10:22:56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是朱自清散文《绿》的开头。最近,这一潭深绿,美颜后重新迎客。

这是你第几次去仙岩?展新颜的“女儿绿”是否也带给你惊喜?

这里,曾留下无数名人足迹和名篇佳作。谢灵运扬帆出海巡迹而来,张又新、朱熹、陈傅良和朱自清也纷纷前来办书院、讲学。

“衮衮群山俱入海,堂堂背水若重闉。”这是宋代诗人陈傅良《题仙岩梅雨潭》中的名句。800多年前,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身影曾在此流连。当时,这身旁之水已非细小清澈的半亩方塘,而是一路跌宕而来的宏大之水,它汇集自大罗山深处,顺着山涧一路冲撞,经过了雷响潭、龙须潭、三姑潭,再到梅雨潭高处的岩石上,在奔赴深潭之前,还要在岩石的高处作最后一次悲壮的跌落。朱熹胸中起伏,却口中不语。同行的陈傅良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一潭深绿,美了千年。直到2022年,梅雨潭迎来旅游史上第一次“美颜大整”。一直素颜成就千年芳华的梅雨潭,为何要重新美颜?

景区美颜,有发展之道。

如,新美色开盲盒的惊喜。无论位于怎样高度的美,总有“保鲜期”。千年不变的自然美,需要加以人文“美色”,为全身毛细血管输入新血液。近年来,洞头区复原“沙滩岸线”,陆续修复了10个沙砾滩,建造生态廊道,将大沙岙、炮台山、仙叠岩、半屏山等景点串珠成链。一系列的“美颜”与“改装”,摇身一变,使沙滩有了细沙、蓝天、白云,还有如织的游客。

如,新业态开花结果的期待。任何一个景区,都需要吸引和接纳新业态,以此留住游客。当下,许多游客到楠溪江来一场“偷闲”体验,与大自然进行多维度的接触,感受深度的美。前几年,永嘉试水举办了首届东海跨年音乐节,秀山丽水跟时尚音乐的融合,使游客有了新奇的体验,在吸引20多万名乐迷纷至沓来的底气上,趁热打铁,打造“乡村音乐漫都”,使音乐成为楠溪江旅游的一块磁铁,源源不断地吸引游客。

如,新内涵深度挖掘的收获。这些年,苍南不断挖掘乡村特色风貌、产业文化、生态格局,打造“一村一韵”,推动传统街区、生态空间、乡村旷野等区块旅游休闲化改造,打造168黄金海岸、江南百里水乡、马站田园风情等新文旅地标。提升棕榈湾、龙台背、兴岙村“无尽蓝”等网红打卡点,推出藻溪老街、霞关风情街、矾山福德湾、桥墩松山、南宋树王公园等“老街+节庆市集”特色月光活动,有力地塑造了“浙江南大门之夜”,在旅游纵深度上带来新的惊喜与收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周边不少知名景区的成功经验之上,仙岩梅雨潭景区的“美颜”模式,绕开了一些弯路。

新,要“立根原在破岩中”——

梅雨潭的绿是永恒的。因此,以“绿享千年,福地仙岩”为主旨,打造精品旅游IP。完整保留原生态自然风貌,福地仙岩、书院流芳、圣寿梵音、虎溪慧光、疏林曲水、罗山叠翠、摩崖问古、梅雨润绿八大核心景点重磅升级打造,在北山剑门岩、雷响潭、龙须潭、伏虎洞、梅雨潭、疏林曲水等原有景点升级改造,实现新旧相融,今古合一。

从一砖一瓦的用材,到景观小品的布局,都蕴含着人文历史。木材、灰瓦、石路等建筑用材上呈现古朴底色,诗词、题刻、匾额等选取要“师出有名”,如,书院流芳就是通过挖掘流芳亭和溪山第一牌坊的历史,对其构筑物进行恢复,以唤醒记忆;疏林曲水则是通过收集明代历史留存碎片,对流觞亭最初的历史风貌进行还原。

增,要“山形依旧枕寒流”——

仙岩景区内新增了2座仿古牌坊和10多幢仿古建筑,外立面借鉴楠溪江民居造型,运用本土材料,实现了尊重地域和文脉,并同植物造景进行相生。

焕然一新的景区入口,古香古色的建筑、门台、戏台,用老石板进行铺陈。亲子广场打造的绿意盎然,曲水流觞的诗意盎然,以及景观小品的精巧细致,无不体现着历史和文化的厚重。

这种“绣花功夫”,规避了大拆大整带来的面目全非,从而系统性地传承原有景色的文化底蕴。

配,要“世间无限丹青手”——

当前,景区免费开放,已吸引众多“老熟人”重逢。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绿化草坪、花境营造、景观小品及环保垃圾桶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改造,虎溪路上,有花境,有樱树成荫,有兰亭丝竹,曲水流觞。

景区内原有建筑、观景栈道等设施,结合所处环境相应翻新、维修。栈道安装了仿生栏杆,三姑潭旁的老水电站外观以原木色新中式建筑为主,与周边风景融为一体。流水映衬,景石点缀,浓荫繁花,处处点睛自然、隽秀、惬意的“绿文化”主题。

景区入口的基础配套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展陈馆、停车场、道路桥梁、亲子广场水玩乐空间等,兼具历史文化展示、交流、娱乐等多功能。当地还依照市场需求,盘活原有资源,将景区打造为集旅游、文化、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目的地,探索多元化新途径。

“体无常轨,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景区要永葆青春,客源不断,就不能一成不变,而要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常美常新。同时,又要避免跟风改造,不可因美颜过度失了真,更不能变成千篇一律的“整容脸”。

美,不止于颜值,更重在气质、品质。

笔者认为,景区的美颜之道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主题与文脉的关系。这二者关系,要合而为一。比如,仙岩景区改造提升中,在主题出新上,承袭古意,吸入文意,充满禅意,实现了与内涵、文化、特色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这才是文旅景区成功打造的吸引核。

大整与微改的关系。一个景区的改造与提升,是个庞大的工程,却要处处精打细算。哪些需要重建,哪些适合微整,要明确具体,不可乱成一锅粥,否则就会越改越乱,甚至弄巧成拙。无论项目规模多大,建设时都要以不破坏景观、不毁坏人文为大前提,否则,无论多么奢华漂亮,都是失败的项目。

需求与服务的关系。在游览线路设置和游憩上需体现张驰节奏,应有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在游乐化、本土化和生态化中,实现美美享受;针对游客消费需求,景区要进行准确而细化的市场定位,如推出休闲度假、医疗养生、观光体验等不同的主题,向游客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一潭深绿的美颜之道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