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网络司法拍卖岂能儿戏?竞拍又悔拍,他赔了三万多元

网络司法拍卖岂能儿戏?竞拍又悔拍,他赔了三万多元

温州网 2024-07-10 10:21:24

  温州网讯 网络司法拍卖随意悔拍,会有什么后果?近日,永嘉法院受理了一起因悔拍引发的纠纷,当事人因一时冲动参与竞拍破产公司财产,之后又悔拍,结果法院判决不仅不予退还保证金,还要支付拍卖差价三万多元。  

  2022年,永嘉法院裁定受理浙江某机床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其管理人在淘宝网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上对该公司名下的数台机器设备发布《拍卖公告》进行公开拍卖。

  外省某工厂负责人孙某正巧想添置一些二手设备,浏览图片感觉这些机器似乎还不错,且价格也很低,于是在未经实地考察的情况下,一时冲动确定了竞拍意向,支付600元定金,最后以50400元的价格竞得拍品。数天后,孙某来温“接货”,经查验发现这些机器设备远不能达到自己所需的预期,便找个理由匆忙离去。

  由于孙某未在规定时间七天内支付余款,且经管理人催告仍无果。之后,管理人再次进行公开拍卖处置,机器最终以12200元的价格成交。因重新拍卖的成交价格低于首次拍卖成交价格,管理人将孙某诉至法院,要求孙某支付两次拍卖的差价。

  经法院审查认为,原告管理人是该公司破产清算案判决指定的管理人,且发布了明确的《拍卖公告》确定合同内容,孙某竞得拍卖标的物、电子交易系统确认成交时,可视为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成立且有效。孙某应为其悔拍行为承担违约责任,又因其缴纳保证金不足以填补两次拍卖成交价格的差价,法院最终判决其支付拍卖差价37600元。

  一审判决作出后,法官组织当事人开展判后答疑,结合司法拍卖的性质、合同诚信原则等,进行了“判后答疑”“二次说理”。在法官的耐心解释下,孙某明白了自己任性的法律代价,表示息诉服判。目前判决已生效。

  法官提醒,网络司法拍卖是严肃的司法行为,其便捷性和低门槛不代表可以被随意“搅局”。因此在参与竞拍前,竞买人应认真阅读拍卖公告所列明的条款及拍卖须知,尽可能全面了解拍品现状理性竞拍,一时上头参拍,之后又悔拍,不仅会损失保证金,对后续拍卖产生的差价也要足额负担。若是恶意竞拍的,法院还会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网络司法拍卖岂能儿戏?竞拍又悔拍 他赔了三万多元

  记者:赵小娴 通讯员 诸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