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地理温州
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为何温州各地都有一个“渡头村”?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来源:2024-08-04 09:35:13

“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

北宋绍圣年间,知州杨蟠去任离温后,发出“平生忆何处,最忆是温州”的感慨。这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堪称异曲同工。

在这位诗人笔下,温州最令他难忘的场景,是城南的思远楼、西岑的古渡头。

  飞云江一景

而在著名报人马星野的思乡文中,故乡永难忘怀的,是在飞云古渡江头待渡时的情景:“我幼年读书于温州十中,每逢赴校或回家之余,必渡过飞云江,回想江头待渡之时,赏晓日东升,或夕阳西照,渡头溪唱,江上潮声,此情此景,永不能忘记……”

一位古代“新温州人”,一位当代温州游子,为何都对温州的古渡印象深刻?

温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旧时,温州城内“一坊一渠,舟楫必达”,有“浙南威尼斯”之誉;城外也是水网密布,瓯江、飞云江、鳌江与塘河交错,水路交通便利。

也正因此,渡口,曾是温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景,也是游子心中一个独特的乡愁符号。几乎温州每个县市区,都有叫“渡头”的村庄,瑞安飞云江、平阳萧江镇,都因古渡而得名。

杨蟠笔下的西岑渡,以及乐清横春渡,瑞安飞云渡,平阳江口渡、萧家渡等,都是见诸文献记载的千年古渡。本期,三十六坊君与读者聊聊温州的古渡往事。

水乡古渡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渡口与人类的交通相伴,积淀下厚重的文化。历代描写渡口的诗文众多,长江边的瓜洲渡(西津渡),黄河上的风陵渡、茅津渡等,都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温州大桥建成前,瓯江上的龙湾、七都岛、琯头鸟瞰。(摄于1993年)

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古陆路不畅、水路发达。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条主要江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在哺育沿岸百姓之时,也留下一处处隔江相望的天堑。在现代跨江大桥出现之前,古人要想往来江河两岸,只能绕道翻山越岭,或是借助渡口渡船。旧时,民间有“走遍天下路,难过温州渡”的谚语。

  清嘉庆《瑞安县志》里的飞云渡图

明弘治《温州府志》中记载,当时温州各县设有88处渡口,重要渡口配备专门的渡夫。渡夫最多的为飞云渡,渡夫竟达到20人的编制。旧时,从北面横跨瓯江的乐清横春渡,到瑞安飞云江的飞云渡、平阳鳌江的萧家渡等,都是往来的交通要津。

渡口也影响着周边百姓的生活。一个个繁荣集镇依渡口而生。如文成峃口渡,坐落于飞云江中游泗溪河与飞云江交汇处。峃口渡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县内水上客货运输的唯一航道。作为水上交通枢纽,峃口渡肩负着文成全县以及瑞安、泰顺、景宁等地的客货运输,峃口镇也因此而得名。

  永嘉清水埠汽车轮渡码头原址。(摄于1984年)

上世纪90年代,仅永嘉县全境就有80余个渡口。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渡口才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隐没,温州城区的安澜渡、瑞安飞云渡等渡口,迄今仍在使用。

飞云渡

温州各个古渡中,最知名也是最有故事的,首推飞云渡。因为一个古渡,浙江省第四大河、温州第二大河因它而改名。此后历经千年,至今仍在运行。

飞云江古名罗阳江、安阳江、安固江、瑞安江等。宋末诗人林景熙《飞云渡》诗名闻遐迩后,始有“飞云江”之名。

  飞云江上的纤夫

千年古渡飞云渡位于飞云江下游,北岸码头在瑞安城关南门,南岸码头在瑞安飞云街道马道村,渡程3千米。自古以来,飞云渡就是往来瑞安平阳两县之间,以及浙闽两省商贾行人必经之路。随着北宋之后飞云江南岸逐步开发,飞云渡的地位日趋重要。南宋诗人陆游途经此处时,写下《泛瑞安江风涛贴然》诗:“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到了南宋末年,诗人林景熙在《飞云渡》诗中写道:“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可见当时飞云渡还较为荒凉。

元代,飞云渡日趋繁忙。但因江宽水急、渡程又长,民间木船抗风浪能力差,经常发生事故。明弘治《温州府志》称,“五县津渡六十处,惟乐清馆头江渡、瑞安飞云渡为险。”直到民国时期,马星野笔下的飞云江仍是“江面很阔,风浪也大,当有潮汐之时,渡船要划上一段距离,再由风浪推水来,再用力逆潮上划,如此上下三次,才可将渡船推送到南岸的马道码头,所以称之为‘三条江’;即上水下水,三次才能安抵彼岸。”可见,旧时过飞云渡是多么艰难险恶。元延祐六年(1319),暴风覆舟,溺死多人。此后,郡守赵凤仪督造十只渡船,飞云渡的安全有所改观。

  飞云渡的竹签渡船票

明嘉靖元年(1522),飞云渡由民渡改为官渡。官府雇用渡夫,渡费收入用以渡夫工钱及渡船修造,不足部分由官府补贴。到明弘治年间,飞云渡已经成为温州第一大渡,有渡夫20名,而温州其他渡口不过1-2名渡夫。

晚清时期,飞云江一带已成繁华之地,学者俞樾在《自福州还杭过瑞安》诗中赞叹:“飞云渡口水茫茫,历历风帆海外樯。江面乱流行十里,依稀风景似钱塘。”

  飞云江上的车渡码头。(摄于1987年)

民国四年(1915),瑞安通济轮船公司将永瑞河轮引用于飞云渡,结束了千年人力摆渡的历史。1989年飞云江大桥通车后,飞云渡渡客逐年减少,但至今仍在经营。

历代有很多诗人在飞云渡留下诗词名联,脍炙人口,如季宗达“天接海门群岫远,云飞渡口片帆轻”意境不凡;飞云渡待渡亭中的名联“少住为佳,看南浦飞云、西山雨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对仗工整,颇有趣味。

横春渡

乐清的横春渡,被称为“瓯江第一渡”,是旧时从乐清渡瓯江至温州的必经渡口。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和宋高宗赵构,都曾到过这里。

横春渡,位于乐清北白象镇琯头,因设在横春山麓而得名,又名琯头渡。明嘉靖年间,两部尚书高友玑为方便渡船靠岸和乘客上下船,出资在馆头横春山麓修筑泊埠和马道,名曰“横春渡”,也称“馆头渡”。

  乐清渡头村清江渡原址。(摄于1980年)

琯头与温州城区隔江相望,在唐代称为上浦,宋代称琯头(馆头),元代称横春,明代又恢复琯头之名。

早在唐代,官府就在此处设有驿站。弘治《温州府志》记载,瓯江“入大江有十二浦:上戍浦、竹浦、桑浦、瓯浦、西郭浦、外沙浦、黄石浦、白沙浦、梅岙浦、焦头浦、河田浦、象浦。”浦是小溪汇入瓯江处形成的港湾,浦口通常为码头渡口所在,为送客迎人之处。象浦即上浦。

唐开元十九年(731)冬天,大诗人孟浩然坐船前往温州,看望同乡挚友、在乐清任县尉的张子容。路上,他写下名句“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孟浩然抵达上浦码头后,夜宿驿站内。他与好友久别重逢,分外欣喜,在《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诗中写道:“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南宋,高宗赵构南奔时,也两度经过琯头。据赵鼎《建炎笔录》记载:建炎四年(1130)正月二十一日,赵构船队航至瓯江口青澳门(今洞头大门岛洋面)。二十三日,由青澳门溯瓯江而上,到达乐清琯头。二十五日移泊龙湾,在此地登陆并到福胜寺(龙湾金岙)。二月初一日溯江至江心孤屿,驻跸普寂禅院。十七日进入温州府城,驻跸州治。三月十九日离开温州,再度经过琯头。最后前往海门,自定海还越州。

  梅岙乡六岙渡口原址。摄于1982年

元代乐清诗人鲍元济在《吊忠烈侯》诗中写道:“横春渡头象浦西,将军战死鼓声低,只今恨煞子规鸟,飞过青山不敢啼。”

到明代,琯头已是遐迩闻名的津渡要地。明初,琯头渡有10艘渡船,开船之际,驻扎此处的巡检司都会派员巡查,“视舟之轻重,恐中流遇风,有覆溺之患”。琯头驿配有驿丞一名、馆夫六名。当年的琯头渡口车马行旅,比肩接踵。

乐清诗人吴学礼《题泊横春馆》(又名泊馆头)诗中,可见从乐清横春渡可以直抵温州城区华盖山下:枯葑冰开水路遥,短长亭下一停桡。寒烟两岸客炊晓,残月小桥人待潮。山外钟鸣何处寺,柳边春入隔年条。到城不必争先后,华盖峰头手可招。

萧家渡

温州的第三大河鳌江,是全国著名三大涌潮江之一,因江口波涛汹涌、状如巨鳌负山而得名。旧时,鳌江两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古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江口渡与萧家渡。

  千年古渡萧家渡

古渡萧家渡地处浙闽古驿道上,千百年来,凡是从江浙一带往返福建必经萧家渡。南宋大诗人陆游、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状元名臣王十朋等名人,都曾经此前往福建任职。

萧家渡的得名与南宋初期名臣萧振有关,并被载入正史,流传千古。《宋史·萧振传》记载:萧振“造大舟,佣工以济,人感其德,相与名其江为萧家渡云。”南宋时期,状元王十朋赴泉州上任时,写下一首《萧家渡》诗,“渡头问舟子,此渡胡名萧?”

  《平阳县境图》中的萧家渡

萧振是南宋高宗时名臣,曾被推崇为“太学三贤”之首,官至成都知府兼四川安抚制置使。萧振故乡萧家渡原名古院里,因为地处浙闽交通要道,渡江者众多。因渡船简陋,萧振儿时多次见过旅客因争渡而溺死。为官后为造福桑梓,他出资造船、雇船夫义务为旅客摆渡。乡人感怀其恩德,便将此处改称“萧家渡”。后来王十朋经过此处时,在诗中感叹“江水流有尽,姓名磨不消”,表达对乡贤萧振的景仰。

清代温州诗人赵贻瑄也写过一首《萧家渡》,诗云:纷更人事异前朝,古渡千年尚姓萧。极目适中亭上望,一江南北往来潮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为何温州各地都有一个“渡头村”?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