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籍青年美术家陈佳思用光影再现亚运记忆

温籍青年美术家陈佳思用光影再现亚运记忆

2024-10-20 09:51:00

  温州网讯 近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该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

  其中有一件作品引人注目:《亚运记忆—亚洲运动会时光墙》——杭州亚运会博物大型浮雕与动画投影效果组合作品入展,该作品在郑州开幕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亮相后,成为温州地区唯一入选的进京作品。同时,该作品也已入选第十五届浙江省美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的主创团队中有3位温籍创作者:陈佳思、杨越嶂、苏海蔚。杨越嶂和苏海蔚在壁画工程的实现方面给了技术和材料的支撑,而陈佳思作为第一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第三次入选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

  陈佳思,浙江温州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致公党朝阳区文化委副主任、青年委委员。

  作品曾展览于国际壁画双年展、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进京)全国美展、第三、四届全国壁画大展,并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奖,撰写大量文章刊物及美术书籍,编写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

   创作历程

  据陈佳思介绍,《亚运记忆》的设计理念是以19届亚洲运动会历年主办国的主场馆和主要城市代表性建筑为单元,组成一组浮雕。

  浮雕的上方投射了各运动项目符号所代表的小人,人物从第一届1950年印度新德里、第二届1954年菲律宾马尼拉、第三届1958年日本东京亚运会的建筑上开始运动,当人物到达每届亚运会的场馆上时,都会展示那届亚运会新增项目的运动姿态。

  最后,三个小人一起划着龙舟,到达杭州亚运会主体育场“大莲花”,爬到领奖台上,举起奖杯。此时,天空开始燃放烟花,呈现出高光时刻。整组浮雕作品生动地演绎了亚洲运动会的历史,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无形中了解了一部分亚运会的发展历程。

  作品以微缩建筑装置的设计,艺术化地将历届亚运举办场馆呈现于空间。点缀以光影化处理的运动剪影,在奔跑、跳跃中,带领观众回顾亚运百年历程。在奇妙的光影长廊,以独具创意的多媒体装置,打造虚实结合的多维空间秀,见证亚运百年流光,激扬亚洲体育精神。

  陈佳思强调,该展览与传统绘画手法相比,运用了光影投射的效果,与立体雕塑结合,用新颖的当代手法展示了亚运历史,也由此入选京展。现在,该作品原作存于杭州奥体中心的亚运会博物馆(“大莲花”下),作为重要艺术展品永久展陈。

  陈佳思总是能用“新东西”去打破常规的创作方式。早在2014年,他就别出心裁,用装饰在服装上的上万颗塑料小珠子作画,其反映永嘉林坑风景的壁画作品《金碧山水》,入选代表国家美术创作最高水平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展区和国际壁画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相关负责人称,用这种材料创作,国内壁画界尚属首次。

  这件作品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它是在长244厘米、宽122厘米的木板上,通过艺术语言的解构和转化,运用现代装饰材料和金银色的箔等新材料来叙述,强烈的色彩关系和装饰性的风格描绘了一幅由群山、溪流、小桥、村落组成的平静的、古朴的山居图。

  此后,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及第四届全国壁画大展中,陈佳思再次以《三亚海棠湾红树林酒店主体楼道壁画长廊》入展,他通过肌理层的不断制作,力图体现自然的魅力和张力。它似乎是一种后现代的多义性语言,加上了现代绘画般激烈的表现与表达,可谓呈现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富有地域自然属性,又带有抽象表现感的艺术长廊。

  陈佳思总是能大胆地运用材料及表现形式,努力寻找一种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思考。谈及对《亚运记忆》这幅作品的展出期待,陈佳思说:“期待以后温州能有更多的美术作者能进入到全国、甚至是国际上的重大展览。我作为温州少美校第一届的学生,如今已经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副教授,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温州学子投身美术事业,涌现出更多的新星、新秀,我也会尽我所能鼓励他们,一起为国家美术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亚运记忆—亚洲运动会时光墙》——杭州亚运会博物大型浮雕与动画投影效果组合作品将于近日在温州展出——即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温州分展区)暨温州市第九届美术作品展。

  来源:温度新闻

  供稿:温州人融媒平台

  原标题:温籍青年美术家陈佳思,用光影再现亚运记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