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鹿城区】论猴子、悟空与齐天大圣

【鹿城区】论猴子、悟空与齐天大圣

2024-10-22 15:18:49 郑晓杰

  近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引发“猴学”盛行——许多外国玩家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开始费心钻研:如何快速读完有着100章58.5万字的《西游记》,了解“孙悟空”这只猴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事实上,猴子、悟空与齐天大圣不仅仅是名字上的变换,而是代表了一个从个体浅层到精神内核的升华过程。

  即,齐天大圣是一只猴子,但不是所有猴子都是齐天大圣——在书中如此,在游戏中如此,在中国文化输出中亦如此。

  猴子代表着自然和原始,中国文化输出,不能止于“猴子”的表面。

  作家刘慈欣曾在其《超新星纪元》一书中,借孩子的口吻回答了“美国何以强大?”的问题,航母舰队、登月飞船、大科学、大技术、大工业、大财富等均被否定后,给出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答案——“在自以为是的欧洲,在封闭保守的亚洲,在贫穷落后的非洲,在世界各个角落,在航母舰队到不了的一切地方,米老鼠和唐老鸭无处不在。”  

  这一论断提示我们,文化还需软渗透。中国文化输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努力“展示”我们最好或最具特色的东西,如舞龙舞狮,中国功夫、书法等。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系下,这样的文化输出注定是“有壁”的,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所以,当《黑神话·悟空》冲破文化隔阂成为全球现象级游戏时,我们才更深刻地明白:与其努力告诉别人我们有什么文化,不如努力让别人主动亲近我们的文化,如果做得好,他们甚至会熬夜翻字典去看《西游记》。

  悟空代表着修炼和突破中国文化输出,要有“悟空”的进阶。

  从《西游记》中的一只猴子,到后来走进动画、电视剧、电影、游戏,“孙悟空”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文化IP。但是,《黑神话·悟空》的爆火,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角是“孙悟空”吗?

  当然不是。在《黑神话·悟空》这一游戏中,“孙悟空”的形象得到了大胆重塑与深度挖掘——玩家化身“天命人”,踏上寻觅孙悟空遗失的六根清净之源的非凡旅程,深刻触及人性、权力、自由、牺牲等普遍而深刻的议题。游戏不仅融合了陕北“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通过实景扫描精心再现了山西、重庆、浙江等多地名胜古迹,这些文化元素的高度还原成为其引人注目的“出圈”亮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启示我们,中国文化输出必须加强融合创新,以契合时代精神和受众需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积淀。

  齐天大圣代表着不屈和超越,中国文化输出,要有“齐天大圣”的气魄。

  “我曾在美国西部骑过马,在欧洲当过海盗,在他国战场上当过兵,在埃及当过刺客,现在,我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做自己英雄。”

  中国游戏玩家的感慨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产游戏的粗制滥造,我们只能在国外游戏中“摸爬滚打”。但这一切,随着《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而改变。这款被誉为首部国产“3A”大作的游戏,自2018年立项以来,便以高昂的开发成本、漫长的打磨周期和极致的制作精良,历经重重“磨难”,终获“真经”,惊艳四座。

  所以,中国文化输出还要有《黑神话·悟空》立志“成圣”的勇气,不畏“八十一难”,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去探求中国文化在现代科技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

  “休提什么斗战名号,往时管他是谁,今日方知我是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文化将会以更加多样化和深入的方式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