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配”中的黄金配角
近日,位于温州市区的弘美术馆和盘菜生书店发起一场有趣的“串门”活动:以食物为主题的移动书架出走计划。两家场馆互换了18本相关书籍,并期待读者分享关于饮食的故事。
“温州菜会温暖每一个温州人。”在盘菜生书店,有读者这样留言。
而刻在温州人最深的味蕾记忆里,不论是酒店宴席或家常便饭,餐桌上总有小小一碟酱油醋。极不起眼,却必不可少,是“温州配(温州菜的方言谐音)”中的黄金配角。
甚至,在瓯菜精彩纷呈的江湖里,万物皆可酱油醋。在本土,它令人唇齿生津。在他乡,它是所有温州人识别彼此又秒懂的乡愁密码。
“服务员,酱油醋!”这是天下温州人的“莼鲈之思”与骨子里的默契——
一
酱油、醋各地皆有之,但酱油醋综合在一起是温州人难以抗拒的独特味道。
在温州人的心目中,对酱油醋的亲切早已悄然刻在血液基因。
温州民间,婴幼儿开荤的第一口有自己的仪式感。长辈们常常选择清蒸子梅鱼,再轻点一口酱油醋。人生百味,从此开启!
今年七月,央视节目《在中国大地上边走边跳》走进温州九山书会。温籍舞蹈家殷硕向来宾热情“安利”酱油醋。她笑言,温州的小孩,儿时不知道酱油醋其实是两样东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像芝麻酱之于北京涮肉,郫县豆瓣之于四川、老干妈之于贵州、芥末之于日本寿司,酱油醋在温州人的餐桌上拥有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
它是“温州配”中的黄金配角,可蘸鸭舌、鱼饼、梭子蟹……瓯菜的“火拼”世界里,不起眼的酱油醋恰是妙不可言的点睛之笔。
温籍作家林斤澜提到酱油醋时认为,蘸着吃是吃法中最简单,又最是“多层次”。这吃法可以吃到原物的原味,又可以吃到“多元多味”。
酱油醋和本土瓯菜,尤其是小海鲜,可谓“天生一对”。瓯菜大师潘晓林在《中国瓯菜》一书中写道,瓯菜制作特色包括以海鲜入馔为主,选料精细、鲜活,口味清淡、轻油薄芡,重刀工、自然美,口感柔滑等。坐拥东海优质渔场的温州人,常年喜食海鲜。小海鲜本身鲜味足、质地嫩。“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以蟹为例。眼下正是吃蟹好时节。温州人一提到吃蟹,一般是指梭子蟹。最原始也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干蒸,吃其原汁原味。如果爱蘸酱油醋,说明是地道的温州人。
当嫩白的蟹肉轻蘸一点酱油醋,在口腔里“冲撞”出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混搭让味蕾为之一振,也让蟹肉的口感更有层次感,更好细品。
酱油醋让一道菜肴有了不同吃法。就像“可咸可甜”的爱豆,酱油醋的加持让食材有了清淡和重口的两种“人设”,展现食材更多的迷人风味。
潘晓林介绍,酱油醋中的醋可以促进食物的钙质分解,保留小海鲜里的矿物质。小小的酱油醋能发挥很多作用,可以去腥解腻提鲜杀菌开胃。
“蘸上酱油醋都好吃。”在温州人的餐桌,酱油醋是独特的仪式感,是日常的烟火气。它是不起眼的“显眼包”,它是不争不抢的“万人迷”,它是我们共同的“心头好”。它平平无奇,却有一丝不羁的“霸气”。
二
商行天下的温州人发现,原来酱油醋是“家乡限定”款。
在外的温州人,餐桌上必自调一份酱油醋,不然总感觉家乡的虾干、鱼饼少了滋味。远至海外,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乡间,只要是温州人开的超市里,酱油和花椒米醋大概率是组团出现的。
在温州的老派饭店,酱油醋要由厨师长现调。“除了酱油醋,还有江蟹生、蒸鱼豉油的酱汁,厨师长都必须把关。根据选用酱油的咸度和醋的酸度来搭配,每家饭店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家中用餐,酱油与醋的比例自然不必精确讲究,人们还可根据喜好自由搭配上生姜、大蒜汁、白糖、麻油、胡椒粉等配料,调出更多个性化味道。
这种习惯成了三餐自然。以至于,出差或旅游在外,几乎人人都有“在餐厅服务员的惊讶眼神中熟能生巧地现场变出一碟酱油醋”的自豪经历。
饮食文化要服水土,就像意大利菜要搭配当地葡萄发酵的黑醋,酱油醋中的醋以本地米醋为佳。温州人吃醋不怕酸,本地米醋的酸度要比市面上的外地香醋更酸一些,唯有本地米醋才能将本地海鲜激发出最适宜的化学反应。
米其林餐厅、台州菜新荣记创始人张勇祖籍温州瑞安。他在接受美食导演陈晓卿采访时提及,台州的海鲜更浓鲜,温州的海鲜更接近本来的味道。
瓯菜会尽力保留海鲜的鲜味。比如,我们吃黄鱼主要享受其鲜甜风味。温州家烧也是同理,尽力在烹制的过程中,将食材的鲜味端上餐桌。假若担心口味太轻,可用一小碟酱油醋来调节,将口感提到一个新高度。
三
温籍人类学家项飚认为,吃,听起来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但“烤”和“煮”之间存在差别。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烤,在很多文化里面往往意味着一种征服。煮汤则更显亲密。这背后暗示着我们如何用日常的方式处理不一样的人际关系。在项飚看来,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可能是饮食。温州物产丰富,温州人做菜有很高的艺术性,尤为重要的是凸显原材料的本味。
酱油醋,作为温州人独特的味蕾记忆,同样蕴藏着生活哲理与温性底色。透过小小一碟酱油醋,我们品味到——
低调的务实。
瓯菜口味清淡,但口感淡而不薄,层次丰富。一口下去,滋味可以“挂嘴”久久,细细品味。
对于温州厨师来说,贴心的酱油醋从不会喧宾夺主,争夺主角光环,而是默默扮演好辅助角色。
低调的酱油醋是百搭。比如本土新鲜的小牡蛎,生食一定要加上酱油醋,腥味瞬间消散。除了海鲜冷食,温州人喜欢吃的熟食比如酱油肉、鸭舌等,搭配一口酱油醋可以提升味蕾,还可解腻。甚至是腌制的咸带鱼,蘸上一口酱油醋,反而还能找回它的香甜味。
灵活的潇洒。
于温州人而言,最好的糯米饭总藏在自家楼下不起眼的小店里,各有各的风味。同理,温州人的酱油醋配方也是各有各的妙。灵活配比,随意发挥,因人而异。
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酱油醋的搭配也妙在中餐讲究的“适量”“少许”与火候之默契。这种潇洒自如是否恰恰透着一种淡淡的禅意?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中餐的玄妙在于没有精确的配比和标准化的流程,每一次烹饪就像从来不会重复的即兴艺术创作。在潘晓林的烹饪印象里,夏天的豆腐加上酱油醋就美极了。酱油醋可以去掉豆腥味,但要加到恰到好处。酱汁不仅要考虑配比,还要考虑添加的时机。嫩豆腐从冰箱取出后,直接现倒酱汁现吃。这个时间点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能最大程度激发食材的美味。
包容的融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酱油醋也在社会生活变化中不断融合创新。
酱油醋源自民间,具体诞生于何时难以考证。据瓯菜资深研究者回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户人家食用的是酱油老酒。温州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酒酿坏了便成了醋。醋的价格要低廉得多,因此更实惠的酱油醋出现后,很快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时代发展,各大调味品厂商也陆续推出各式的酱油醋成品。
酱油醋不仅融合了酱油和醋两种调味品,同时也融合了各种不同食材。通过不断交流和碰撞,激发出更多的美味可能。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合作精神,没有标准答案,却容纳各种个性表达。
陈晓卿曾这样形容温州风味:“就像每家每户调制的酱油醋,兑的比例就是不一样……每个人都在按自己想象的方式在走,这恰恰就是生命力所在。”
常言道,“饮食男女”。某种意义上,温州菜是一套实践,体现我们对自然、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与价值观。
小小的酱油醋中藏着大大的天地。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温州配”中的黄金配角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商奋战“双十一” 产品卖“爆”了
社会10-28
-
浙南闽北投资规模最大!深国际龙港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竣工开园!
社会10-28
-
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齐聚 温州消费场景打造获点赞
社会10-28
-
温州这场“民办”创业大赛为何如此火热
社会10-28
-
“中国内衣名镇”苍南宜山以“三变”应万变
社会10-28
-
专项整治!刚柔并济,兜牢安全“防护线”!
社会10-28
-
河马宝宝有“大名”了!动物园还给它办了“百日宴”
社会10-28
-
瑞安马屿天然富硒土地获“国字号”认定
社会10-28
-
让“温度执法”开花结果!温州举行民警戴志坚式“温度执法”主题座谈会
社会10-28
-
“骑”聚雁荡,感受美景和自由!2024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雁荡山站)激情开赛
社会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