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如何让老年人不“掉线”
手机打车、线上缴费、网络社交……数字化技术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年轻人享受数字生活便利的另一面,则是许多老年人在“数字鸿沟”面前的无所适从。
当老龄化社会遇上互联网数字时代,这条鸿沟该怎么跨越?
生活中不难发现,年轻人教长辈使用电子产品,教他们用手机地图、刷抖音娱乐、发评论互动、到“浙里办”办事、开视频网聊、学手机摄影……由此带来的尊老孝老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数字时代,如何为老年人打开明亮的“数字窗口”,成了一道社会新命题。
一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数字鸿沟”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
智能技术使用不顺手。有的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和软件的操作不熟悉,且有畏惧心理,难以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有的老年人对触摸操作不灵敏,经常出现手误操作;有的老年人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接受能力较弱。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下,时常会发生一些啼笑皆非的尴尬情况,当客服人员教老人将手机“退回桌面”时,老人无奈站在桌边回应“接下来该怎么办”……
社会服务适老化缺乏。当前,政务、医疗、金融等许多原本线下的服务领域都在向数字化转型,而设计过程往往忽视了老年人的细节需求。如界面复杂、字体小,老年人难以独立完成业务办理。甚至有的操作流程繁琐,连年轻人都难以理解。有的社区和政务服务线下网点缺乏针对老年人的引导帮助、培训服务,或者即使有培训,也不成体系,覆盖面小。
家庭与代际支持有限。民政部202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独居或仅与伴侣同住)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比例超过70%。子女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教老年人使用数字设备和软件。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新兴的数字技术和社交平台,而老年人则更习惯于传统的应用,这种代际差异导致年轻人与老年人缺乏共同的“数字喜好”,缺乏沟通交流的基础。
二
如何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不“掉线”?
浙江省做出了诸多探索。比如,完成浙里办的“适老化改造”,推出“浙里办”长辈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搭上“数字快车”。
设备软件应更智能。软件的字体要放大,操作要简化,流程要明白,让老年人上手容易、使用便捷;利用人工智能、语音对话等,让设备更懂老人需求。甚至还可以区别不同老人群体的需求,比如城里老人和乡镇老人的需求就有很大差别,前者需要学习挂号、买车票,后者更需要学习一些基础操作,包括打微信视频、调整手机声音、清理智能手机内存等等。
现实培训要有温度。加强老年人“数智”认知培训,可通过社区、上门服务、窗口讲座等形式,举办一些小型培训班,学习“智能设备”,社区和政务服务线下网点缺乏针对老年人的引导帮助、培训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跨越“数字鸿沟”的社会温暖。例如,苍南县计划到2025年实施“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培训5万人次,炎亭镇经常性邀请中国电信等企业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
家庭动员人人参与。最温暖的爱来自家庭。家庭内部要形成帮扶氛围,子女多利用空余时间,教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晚辈主动转变为施教者,将发展迅猛的新科技、新观念传授给老年人。由蚂蚁集团、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蓝马甲志愿者”公益行动,走进全国140多个城市,开展5万多场活动,超4.2万名志愿者线下服务老人超过144万人次,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三
解决当下这道“数字鸿沟”难题,不止于完成简单的办事、娱乐目标,更高、更深层次的期待是,让老年人群体能更多地被关注、被知晓,更通畅无碍地参与互联网公共空间,可以在互联网发声、响应、参与、行动,更和谐地融入数字社会——
成为经验智慧的传播者。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抖音上开视频,成为“银发网红”,宣传科普、讲授知识。“银发网红”知识丰富、经验充足,吸引很多年轻人关注。如,“皮肤科教授张堂德”“用户王广杰”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皮肤疾病、电工等知识;“龙姑姑”以舞蹈彰显老年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是田姥姥”“哏都养老院的哏事”记录不同地域老年人与现代文明相碰撞产生的火花,传递轻松与快乐。
成为文化精神的引领者。老一辈在近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塑造了丰厚的思想、坚韧的精神,恰是晚辈借鉴学习的宝贵财富。今年8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抗美援朝老兵家园开展直播,担任主播的是两位年过九旬的抗美援朝老兵,他们以网络直播形式向网友讲述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传递革命精神力量,感动和引领着无数年轻人。
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公共话语空间其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公众是由彼此平等的个人组成的,他们在一起就公共利益展开辩论”。老年人参与到网络公共空间中,在微信群讨论社区、村里公共事件,在评论区留言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参与公共事件,成为献计献策者。今年,浙江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老年人也广泛参与,“十大民生实事”就凝练提出,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数字时代,我们应在程序操作上做“减法”,让数字化“快捷”迎合老年人的“慢热”,同时又在安全系数上做“加法”,为老年人构建信息时代的“舒适圈”,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赋能“夕阳红”。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数字时代,如何让老年人不“掉线”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商奋战“双十一” 产品卖“爆”了
社会10-28
-
浙南闽北投资规模最大!深国际龙港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竣工开园!
社会10-28
-
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齐聚 温州消费场景打造获点赞
社会10-28
-
温州这场“民办”创业大赛为何如此火热
社会10-28
-
“中国内衣名镇”苍南宜山以“三变”应万变
社会10-28
-
专项整治!刚柔并济,兜牢安全“防护线”!
社会10-28
-
河马宝宝有“大名”了!动物园还给它办了“百日宴”
社会10-28
-
瑞安马屿天然富硒土地获“国字号”认定
社会10-28
-
让“温度执法”开花结果!温州举行民警戴志坚式“温度执法”主题座谈会
社会10-28
-
“骑”聚雁荡,感受美景和自由!2024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雁荡山站)激情开赛
社会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