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江城全景图。曹凌云 摄
萧江鼓楼。曹凌云 摄
作者(左)在萧江老街区考察。
江西垟平原,草木疏朗,水汽氤氲,一大片接一大片的稻子,长势旺盛,油绿可人。我在一个清凉的早晨,来到鳌江南港流域,走进江西垟平原,寻找萧江的葱茏与芬芳。
江西垟平原,笼罩在四野的丰灿中
萧江不是一条江,是鳌江流域一个重要的集镇,位于江河交错、河道纵横的江西垟平原,平原上有20多万亩耕地,大部分为水田。据说萧江一名的由来,是因南宋大臣萧振,他出生于此地,为官后出资在家乡的渡口建造渡船,雇船夫摆渡,以方便往来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此地称为萧家渡,因方言“家”“江”发音相近,逐渐演变为“萧江”。
萧江镇水网密集,滔滔东流的鳌江主干道穿境而过,与鳌江最大的支流横阳支江交汇,形成“人”字形,“撇”是干流,“捺”是横阳支江,周边分布着萧江塘河,塘河两侧又支河众多。那么,萧江古渡是鳌江干流、横阳支江还是萧江塘河的渡口?具体又是在哪一个位置?据有关资料记载,有两种答案最为确切,一是在萧江塘河橘坡山下,一是在横阳支江潘家汇。有“萧江活字典”之称的萧江双榕社区书记陈文君说,我带你去这两个点的现场看看,便于你了解真相。
萧江塘河上依然笼罩着一层凉凉的薄雾,河水深绿,泛着亮光,风从稻田里吹来,水面顿起波澜。萧江塘河位于江西垟平原的中部,是鳌江的支流,主要担负着横阳支江上、中游来水的分洪,流经苍南灵溪至萧江,通过萧江水闸注入鳌江干流,全长12.76公里。主河道并不宽阔,旧时河道里小木船来来往往,塘河上桥梁众多,计有大小桥梁24座,都各有名称,多数是孔径在10米以下的石板桥,每当船只要从一些低矮的石桥下穿过时,站在船头船尾的乘客便要低下头来,以免磕到桥板。陈文君说:“由于萧江塘河水流不畅,排泄困难,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修水利期间,塘河进行了疏浚、拓宽和改道,新河道上于1956年新建4孔的萧江水闸,大部分石桥被拆毁,原桥石料被运走作为他用,现在在萧江镇内只剩下杨梅庄桥和兰花桥,灵溪镇境内还留有两三座。塘河河岸原有浙闽古道,也称南港古道,旧时的往来商旅,或坐船或走古道,水路、陆路交通都是繁忙。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河道被填埋,建成现在的双庆南路、双庆北路。在老城区一带,现在的沿河路,前身也是河流。”
萧江沿江而起,伴江而兴,紧紧偎依塘河的老街区,更是江西垟上的繁华之地。萧江老街区以中街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校前路、菜场街、樟井路、陡门街等,小巷四通八达,构成老城区的框架。
寻常巷陌,世故人情,我们沿街散漫而行。在中街,密布时尚服装小店,旧壁板与流行装和谐相处,老款式与新花样供人挑选,修改衣服、修剪裤脚、拆换拉链、定做服装、定制被套等样样齐全。在陡门街上,小有名气的汤圆小摊热气腾腾,摊主阿婆熟练地将糯米面摘成小球,快速丢入滚烫的汤水中。我买了一份品尝,吃一碗这里的汤圆,不仅是一种美食体验,更是感受萧江烟火气的温情方式。
陈文君带领我到橘坡山西麓中街1号前,这里有两棵茂密蓊郁的古树,一棵无柄小叶榕抱石而生,枝叶繁茂,看树身上的牌子,已有470年的树龄,古榕下有两座亭子,一上一下,错落而建,称为双榕亭,亭旁的山崖上留有多处摩崖石刻。另一棵也应该是古榕树,奇怪的是树身上的古树名木保护牌居然标明是“樟树”,我想探寻究竟,看古榕下立的一块青石碑,却是“双庆北路碑记”,刻写的内容为资助单位和资助个人名单。在两棵古榕之间,保留有一处石板桥的桥板,斑驳的条石桥板嵌入在水泥路中,经过车碾脚踏显得光滑青亮,闪烁着古风古韵。我用脚步粗粗丈量,估计该桥原长有十余米,宽约一米。陈文君说:“这是萧渡桥的旧址,是萧家渡老陡门上的桥梁,是一座陡门桥,古志书里有记载。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陡门桥,为两孔石板桥。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河道堵塞,填埋造路时,在我们的争取下,留下这些条石桥板,现在成了萧江宝贵的文物。”
通过陈文君等萧江文化人的考察,萧渡桥一带就是宋时萧江古渡的位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中有记载:“萧家渡陡门,在萧家渡。宋嘉定五年,郡守杨简建。”嘉定五年即公元1212年,郡守杨简带领民众所建的陡门为2孔,起挡潮、蓄水、排涝等作用。萧振家就在这一带附近,他小时候在橘坡山上的白云寺读书。有史料写到萧振孩童时,在家门口看见过途客商旅争渡过河,有人落水溺亡。1956年在老陡门北侧200米处新建萧江渡陡门后,这老陡门退出历史舞台。当然,河流也作相应改道。1999年,萧家渡陡门下游80米处又建成一座新水闸,计3孔,水闸附带桥梁功能,可供车辆行人通行,这是第三代萧家渡陡门。第二代陡门拆除,建成橘坡大桥。
时光的流变,平静了老街的喧嚣与繁华,但人们仍能透过残存的历史痕迹,窥见老街原来的面貌。
从萧江老街出来,我们东行10来分钟至潘汇村。据当地《潘氏宗谱》记载,此地系江水泥沙淤积而成,清雍正年间潘氏先祖迁此垦荒定居,取名潘家汇。当时,横阳支江原有河道,流经凰浦村(现属龙港市管辖)后转向西北,经潘家汇注入鳌江干流,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可直通灵溪、藻溪等地,江面成了舟楫候潮的汇聚地。而长期不断的淤泥堆积,造成横阳支江江口变窄,便于横渡。于是,我猜想,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原橘坡山下的萧江渡停止使用,改设潘家汇,因此,橘坡山西麓和潘家汇都是萧江古渡,是浙闽古驿道上的必经渡口、鳌江南北两港的交通要点,也记录了鳌江水位、流量、泥沙、断面形态等水文变化。陈文君的介绍,也佐证了我的猜想。他说:“在潘家汇渡口,流传有潘文、潘武兄弟同为渡船船夫的故事,几百年后还有人讲述。”从橘坡山西麓古渡到潘家汇古渡,也是萧江镇发展、演进和变迁的写照。
由于鳌江和横阳支江在潘汇村以东汇合,常受洪、潮水顶托,排泄不畅,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灌溉与排水,政府牵头对横阳支江进行治理、改道,并于1965年建成朱家站水闸。朱家站水闸是大型的排涝挡潮闸,水闸5孔,结构为开敞形式,全程阻断海水上溯,使横阳支江成为内河,提高了水位,江水从张家堡(现属龙港市管辖)转北偏西流动,与鳌江的交汇点也下移3里多地。
横阳支江截弯取直,陆路交通不断发展,萧江古渡慢慢萧条,最后被彻底废弃。我们站在潘家汇古渡的位置,周边寂静寥落,向下游望去,是一片平静的水洼,倒映着明净的天空,其尽头就是鳌江。转头面向上游,只见水面收窄,最后变成一条沟渎,不可想象原来这里是“江面辽阔,颇称险恶”(一些古书对潘家汇古渡江面的描写)的江道。
“中国塑编之都”,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提供现实样板
我们沿着横阳支江北岸的堤坝,来到萧江轻工产业城,这是一个塑编小微园,是省级重大产业项目。根据有关资料,小微园规划用地约21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整合集聚塑编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年产值达15亿元。我们在小微园里转了一圈,道路宽敞,标准化的厂房整齐划一,车间设备高端精密,工人忙忙碌碌,在热火朝天地生产。
塑编行业已然是繁华萧江最重要的一部分,萧江镇也因塑编行业产业集聚,获得中国塑料编织城、中国塑料编织第一镇、中国塑编之都等称号,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提供现实样板。
萧江塑编行业起步于1978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说起萧江塑编的往事,我与陈文君就聊起“萧江塑编第一人”毛传臻。
毛传臻是萧江毛家处人,也许他的血液里有着江河的基因,从小就不喜欢待在家里,有着闯荡天下的勇气。他17岁时就独自到苍南矾山修建公路。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平阳山门矿区等地贩卖金刚沙,又在萧江铁器社、平阳文具社从事销售业务。1978年春夏之交,毛传臻出差江苏南通,在菜市场看到一个小贩用一只白色编织袋装青毛豆,这顿时吸引了他。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轻便又美观的包装袋,暗暗觉得其中藏着商机。那时,人们所用的包装袋以麻袋为主,麻袋厚重,价格贵。他就向小贩打听这袋子的生产地,得知是南通唐闸镇后,就立即前往唐闸镇,找到了生产厂家。这是一家塑料厂,袋子是用塑料线编织出来的,又轻巧又柔韧,他就花了6元钱买了3条编织袋,带回平阳。
毛传臻组织了10多位毛家处村民,每人拿出100元集资,用于购买木料,请木匠做木织机,又从福州购买1000多斤塑料编丝,经过四天调试,成功织出第一条编织袋。毛传臻又开始寻找销路,与河北省灵寿矿业厂签订了5000只编织袋,这是第一笔业务,定金就是2000元。那年8月,萧江青龙塑料编织厂诞生,这是平阳县首家村办企业,拥有十台手拉木织机,此起彼伏的机杼声打破了宁静的村庄,也开启了萧江塑编行业的创业之路。
半年后,这个只有十台木织机的塑编作坊盈利3万元,轰动萧江乃至平阳。随后,一批塑编厂在萧江应运而生,并纷纷抢得先机,获取丰厚利润。塑光闪耀,纵横四海,这四十多年来,塑编产业是平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萧江更是以超前速度在发展。
我感叹事在人为和人在事为,与陈文君从塑编小微园出来,顺带走访了周边的村落。小微园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点燃了周边村落的激情与活力。针对企业与工人,周边村民抓住商机,开出各类商店、饮食店、小排档等,提供多元化服务。村民告诉我,每天在傍晚时分,下班的工人三五成群,来到这些摊点上炒几个小菜,喝几杯小酒,消解一天累积的疲劳。夜幕下的路边小摊灯光璀璨,喧嚣热闹。
陈文君与我道别。我一个人转道老街区,去登橘坡山。橘坡山因种植有大片橘子而得名,因建有白云寺、萧江鼓楼而扬名。山并不高,海拔不到百米,我拾石阶而上,见两旁多为桂树和枫树,浓绿茂密,摇曳生姿;平日里少见的粗糠柴,在路边探出一串串红果子。不过,一路上找不到一棵橘子树。我登上玉兔峰,一座五层重檐楼阁矗立在峰巅,这就是萧江鼓楼,雕梁画栋,高耸巍峨,是萧江镇的地标,存放萧江大鼓。萧江大鼓最初制造于明嘉靖年间,萧江百姓置鼓自卫抗倭,鼓楼里展示的大鼓为2013年所制,直径3.8米,由一张牛皮制作而成,号称“天下第一鼓”,一旦鼓槌落下,鼓音雄厚,数里可闻,民间有“初一大鼓,声闻十五”的说法。
鼓楼各层设廊,我在廊道上凭栏临风,举目远望,江西垟平原尽在眼底。四面风光,稻禾遍绿野,笼罩着田地的丰灿;塘河或宽或窄,如大地的血管,各从其流,使得江西垟平原适宜于农桑耕作,乡民们在这里聚族而居。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萧江:江河纵横的肥美之地
曹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