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地理温州
仙垟、南仙、南仙垟,三垟湿地的那些别名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来源:2024-11-15 10:53:49

三垟湿地,对于温州这座城市而言是年轻的。

从地质变迁来看,三垟湿地一带曾是一片汪洋,大约在南朝宋时期,从浅海变身陆地,直到明代,才形成如今的湿地生态面貌。

  三垟湿地

明清时,三垟叫“仙垟”,或“南仙”,亦有“南仙垟”的叫法。如今,很多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还习惯以“仙垟”称“三垟”。

从“仙垟”到“三垟”

三垟湿地最早出现人类聚居是什么时候?

唐宋时期,关于湿地的诗文记载不多,可见三垟湿地一带起初尚不适合人类居住。

据湿地内应氏家族族谱记载,三垟应氏始祖孔伯公自福建来,先在温州城内居住,后来于1234年(南宋端平元年)转迁仙垟。这是目前找到的最早有移民在三垟定居的记录。

  刘基画像

民间有传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国师刘伯温的陪同下,登吹台山察看地势,偶见鹿城东南一带河流如蛛网,陆地如岛屿,星罗棋布,郁郁葱葱,烟雾霭霭,和平清静,便问是何处。刘伯温回答,是温州城外的一处“仙垟”。朱元璋脱口而出:好一个“南仙垟”, 真乃神仙之居也!

虽传闻无从考证,但可以看到自明朝之后许多记述中出现了“仙垟”。

明嘉靖年间,学者、官员王激曾描述:“出城南三十里为仙垟,以人多水居,往来者之罕登其案也,故以仙名。水之中有芳洲,地深且隧,波流萦绕,舟楫可通,实居微茫缥缈之间,非好游者不至。”

王激的学生张纯在《存愚录》中则提到:“今永嘉之仙垟,不五六十亩许,或二十亩许,四周皆水。”

应氏家谱汇中有一张清道光二十四年间所画的地图———《东嘉十一都仙垟应氏宗祠全图》,亦见“仙垟”,位于下河乡,当时属于第十一都。而明朝姜淮所著《岐海锁记》中,记载明朝礼部左侍郎、人称“榜眼王”的王瓒事迹时,也提到“泊舟于南仙应氏船旁”。

直到民国时期,因境内有南垟、西垟、仙垟,方改名“三垟”。

从浅海到陆地

三垟湿地形成的过程,正是“沧海桑田”的写照。

三垟湿地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由古海涂演变而来,东南部有大罗山环绕。古时,大罗山被称作泉山,大罗山西脉帆游山与吹台山东脉头陀山之间被称作帆海。

南朝刘宋时期的谢灵运和郑缉之,对大罗山周边一带都留下了文字记载。

  谢灵运像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时,写下《游赤石进帆海》,诗中有“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之句。赤石位于帆游山,以岩石赭赤色而得名。后人研究认为,石华、海月分别指生长在中低潮间带的石花菜和窗贝。可见在谢灵运时期,帆海还是浅海地带。他又在《游名山志》文中提到:“帆游山地昔为海,永宁安固二县中路东南便是赤石,又枕海。”

同时代的郑缉之《永嘉郡记》中则记载,此时的帆游山“地昔为海,多过舟,故山以帆名。”

  帆游山下永瑞桥与塘河轮船,摄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可见距今大约2000年前,温州这块土地大部分还在歧海之中。大罗山是兀立于大海中的岛屿,三垟湿地处于汪洋之中。大约在南朝宋时期,帆海经历巨大变化,才实现了浅海到陆地的大变身。

到了唐代,帆海已成为温州的水陆要道。唐元和(806—820)前后,温州刺史张又新在《帆游山》诗中描绘:“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此时,大罗山东北面的平原已经形成。

从潟湖到水团潭

从浅海到湿地,三垟湿地的地理形成,潟(xì)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潟湖,是靠近陆地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或珊瑚礁封闭形成的水域。在河流冲积与海洋堆积作用下,伸进陆地所形成的海湾,逐渐脱离海洋母体,最终形成的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洼地。从整个地质历史来看,潟湖的寿命一般不长。潟湖形成以后,会随着泥沙堆积而逐渐淤积变成滨海沼泽,最终变成滨海平原。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潟湖

根据温州地理学者姜竺卿的研究,温州地区曾经历过四次海侵和海退,最后一次海侵结束于距今约3000年前,随着海平面的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堆积,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温州沿海许多浅海区逐渐成陆。

到东晋初期永嘉建郡时,瓯江下游平原已基本成陆。下河乡平原中的梧田至三垟一带的古浅海演变成为潟湖。

由于泥沙的不断堆积,梧田至三垟一带的这片潟湖,西北面截断了瓯江来水,东北面的蒲州-状元平原成陆;南面帆海湮废,隔断了海洋来水。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泥沙来源,成陆速度极其缓慢,成为一派水乡泽国的“水团潭”。

  瓯江下游及河口海岸变迁图

随着唐宋水利的开发,潟湖逐渐变小,原先大片的水面分裂为湖屿,剩下一片数不清的小湖群,逐步形成了“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特殊水网地貌,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由161个小岛、138条河流构成的三垟湿地。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仙垟、南仙、南仙垟,三垟湿地的那些别名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