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120多年前瑞安就有“脱口秀大会”,引领潮流!

120多年前瑞安就有“脱口秀大会”,引领潮流!

2024-11-20 10:03:00

  近年来,随着线上节目、线下专场的双线带动,脱口秀这种表演艺术在中国快速发展。脱口秀演员们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上的精巧设计,强烈输出观点,成为“某某嘴替”,尤其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

  这种金句迭出、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其实并不是今天才有。早在120多年前的瑞安,晚清大儒孙诒让就曾和多位学人组织发起民间会社——瑞安演说会。

  在那个文化觉醒的时代,各界维新人士特别是年轻学子通过这个平台学习新思想,触摸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无不广演其说”,瑞安社会风气由此大开。

  全国最早的演说会之一:

  形式灵活,可讨论可辩驳

  演说,是清末兴起的一种文化活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文化界普遍意识到“学者不在斗室蓬庐,而在梯山航海”。为广开民智,维新人士纷纷从书斋走出,开始在公开场合,借助语言艺术,有目的地向听众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引起感情共鸣。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孙诒让和林文潜(瑞安学前林宅人,肄业于瑞安学计馆,后入南洋公学,精通日文、长于翻译)、孙诒棫(孙锵鸣之子)等人,在瑞安组织发起民间会社——瑞安演说会。

  孙诒让被推举为会长,项湘藻为副会长,孙诒棫为干事长,会员包括林文潜、余思勉(松舫)、薛鼎芬(玉波)、林獬、胡友松、吴之翰、项葆桢、饶方猷等50余人。演说会活动会址就设在县学的明伦堂。

  嘉庆《瑞安县治》学宫图,明伦堂在文昌阁后

  孙诒让嘱托妹夫宋恕代拟《瑞安演说会章程》,后自己修订。章程规定演说会每月定期于朔(初一)望(十五)举行常会,召集城郊各学堂师生及农工绅商各界人士到会听讲,每次的演说项目至少有一位会员担任主讲,亦有各学堂师生参与讲演。

  演说内容分论说和述告两大部分。论说包括德义、科学知识、县政兴革、农工商实业等内容。述告则包括中外历史、中外时事、地方新闻、通俗小说等专题。遇重大事情时则会举行临时集会,以引起特别注意。

  与传统演讲不同的是,演说会形式灵活,有一定的交流性,开讲后“会员皆有发言权,可以讨论,也可以辩驳”。

  晚清重臣端方在女学传习所进行演说

  据浙大人文学院教授桑兵统计,1901至1904年间,国内先后建立演说会25个。其中瑞安演说会是开展最早、坚持最久,内容最接近变法思想的教育襄助机构之一,比1906年清学部(清末为取消科举而设立的主持全国学政的机构)开设的“教育官练习所”还要早四年。

  “东瓯三先生”常驻演说会:

  在温率先发表维新变法主张

  演说会的活动紧跟时局变化,除会员外,还不定期聘请名人到场演讲。会长孙诒让自然是演说会的台柱子之一,多次登上过主讲台。当时文化界风头正盛的陈虬、陈黻宸、宋恕三人也是演说会的常驻讲演人。他们继承了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通过对西方经济文化的学习、研究,在民族危亡时刻,在温州率先发表维新变法的主张:

  陈虬《治平通议》问世,全面阐释其社会改革思想,如设议院、奖励工商、设立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等;

  陈黻宸主编上海《新世界学报》,致力于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推动温州成为浙江维新浪潮的中心;

  宋恕发表《六斋卑议》,站在被压迫的农民、商贩、少数民族,特别是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的立场上,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支柱——程朱理学进行鞭挞。由于其维新思想独具特色,与章太炎同称“浙江两奇才”。文史学者苏渊雷评价宋恕“实我国近代思想界之智慧鸟”。

  就是这样三位极具独立思想且自成体系的人物,时常站到演说会的中心,弘扬永嘉之学,传播维新思想,将他们的观点分享给现场所有人。

  1896年10月,宋恕(后排右一)、谭嗣同、梁启超、孙宝瑄、汪康年、吴嘉瑞、胡惟志七人齐聚上海,称“同学七子”,他们同往光绘楼摄影,拍了著名的《竹林图》

  陈黻宸16岁结交陈虬,18岁交宋恕,三人终身友谊不渝,合称“东瓯三先生”。他们经常在演说会发声,有着“超人气”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演说会有时不只有一位主讲,还出现过多位大咖同台的盛况。如1903年正月十五,即瑞安演说会成立后的第三次活动上,孙诒让、陈虬、陈黻宸三人同场演说,可谓一次“重磅汇演”。

  演说致力于开通民智:

  被称为“声音的政治和美学”

  当代脱口秀是大家诉说生活烦恼、释放生活压力的地方。当年的演说会却肩负有更高的使命。它不仅是一种对广大群众的“口头启蒙”,也是社会动员、文化传播和学术普及。甚至有学者称之为“声音的政治和美学”。

  时间回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11月21日,这天是瑞安演说会的第一次现场演说活动。就在3天前,孙诒让曾亲自为演说会做广告,邀请乡贤父老到县学明伦堂听讲。

  孙诒让的广告效果很好。据瑞安西北蒙学堂教员林骏回忆,当天听众“除四隅蒙学诸生外,约计千余人”,虽没提及主讲者是谁,但演讲会场“坛无隙地,亦无中断,中外时事尽输各界脑袋,收获颇大”。

  之后他又去了许多次,内容多为时政见闻,如癸卯年(1903)俄占东北、士商不服等。他还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次突发状况:某日,有主持者因为“到会之人妄为讪笑”,忍不住“登堂向众拍案呵责”。

  身为听众的林骏认为主持者言语过于激烈,因为“言说一举原为广开民智,任人讥弹,苟以人之笑骂遽为呵斥,岂立演说会之宗旨乎?”

  林骏的《颇宜茨室日记》

  演说会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但也会灵活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如遇到特殊事件要进行特别演说,就会临时增加场次。

  秉持“以合群为主义,开通民智,激发人心”的目的,演说会致力于将声音传达到目标群体之中。如果目标群体不来听,那就主动过去说。

  1902年冬,瑞安成立劝解妇女缠足会,以期解去禁锢妇女身心的封建枷锁,还给她们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为了让这一思想广泛传达到百姓间,孙诒棫等人常常到庙宇戏台,等待戏剧演完后,趁着观众还未离场,赶紧上台演说,劝导妇女“放足”。

  不仅如此,宋恕的文章《劝谕解放妇女脚缠白话》还被列入演说会“附属部”,专门在乡人聚集的场所开展讲演,对妇女解缠一事产生了积极效果。

  演说会持续三年之久:

  为家乡、国家的前途摇旗呐喊

  乱世之中,瑞安演说会铿锵前行了三年之久。直到1906年停办,会址县学明伦堂变为新设瑞安县中学堂的一部分。

  这三年里,演说会每期活动的听众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对开通社会风气,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改革起到很大作用。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之后,瑞安各界维新志士为开启民智而努力,其中瑞安演说会影响最大。

  这一点,从宋恕1903年寄给妻子孙季穆的家书中可以得到证实。彼时他正东游日本,却也得到消息,知道瑞安、乐清演说会之名传得太远,他嘱咐妻子提醒诸人,演说会针砭时弊的内容,已引起当局关注甚至是调查。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风靡温州,其中瑞安订阅人数为全国县城之最

  1903年,孙诒让在演说会上主讲工商各界业余补习教育的话题。随后瑞安就陆续出现了实用书塾、工商学社、商务学社等业余补习学校。其中实用学塾开展拼字、识字、作文、书札、笔算、珠算、会计、阅报等课程,洪锦骧、洪彦远等人担任义务教员。商务学社则在教授识字写信外,开设银洋、闽语、甬语的商务课程。

  孙诒让还讲到“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在他的推动下,瑞安形成一股办学高潮,仅孙诒让自己就在温州及周边地区创(倡)办了300多所学校。社会各界人士更将维新观点落实到实业中,他们陆续兴办了永瑞轮船公司、李墨西太久保罐头厂等。

  又如演说会主张西学东渐,自瑞安方言馆开办日文班以来,学生纷纷赴日学习军事、法律、教育及工程技术等知识,1898年至1904年瑞安有留日学生53人,1905年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清末瑞安留日人数居温州榜首。

  派遣留日学生合同。图片来自吴小淮微信号

  旧日瑞安交通不便,与京师、上海等大城市更是相距甚远。然而瑞安却成为近代南宋“永嘉学派”的复兴之地,历史学者胡珠生更指出“从甲午战争后掀起的变法维新思潮,温州是以瑞安为中心向府城发展的”。这一切的背后,瑞安演说会厥功甚伟。

  参考资料:

  1.《戊戌变法时期的温州》 胡珠生

  2.《地方士人与晚清地方的下层“启蒙”》徐佳贵

  3.《晚清温州权力关系格局透视——以士绅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李世众

  4.《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邱林

  5.《孙诒让“兴教强国”实践研究》程军

  6.《清末瑞安县留日学生之研究》张月宇

  来源:温度新闻

  供稿:瑞安印记

  原标题:120多年前瑞安就有“脱口秀大会”,引领潮流!大咖同场演说,首场观众上千人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