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南方小土豆便十分羡慕北方的雪。
为了满足家门口的玩雪需求,近几年“缺雪”的南方开出不少冰雪场所。
这段时间,无论是室内滑雪场,还是户外滑雪胜地,均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温州的奇特冰雪乐园、绿水尖滑雪场等地方也迎来人流量。特别是在周末时段,各大滑雪场更是排起长队,大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想要投入到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
冰雪经济,升“温”了吗?
滑雪成年轻人社交新时尚
最近只要打开朋友圈,总能刷到几个在玩雪、滑雪的朋友。各视频平台,也能看到多个滑雪场正在直播。
滑雪爱好者积压已久的“雪脉”正被唤醒。上周,90后温州市民卢超和几位雪友相约去往文成铜铃山森林公园的绿水尖户外滑雪场“开板”,在洁白平整的雪地上尽情飞驰,滑雪间隙还能与大山合影打卡。
“以前大家提起雪只能去哈尔滨等北方老牌冰雪目的地,现在温州有自己的滑雪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冰雪。”酣畅淋漓的运动乐趣,让卢超过了一把滑雪的瘾。
绿水尖户外滑雪场。受访者供图
不止在户外,温州室内的滑雪场同样人气十足。走进位于温州滨江CBD桃花岛片区的奇特冰雪乐园,记者看到雪具大厅里人头攒动,雪场传送带上密密麻麻站着人。在滑道区,滑雪新手正在教练指导下学习入门动作技巧;在娱雪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铲雪、打雪仗。
“从12月中下旬降温开始,游客量就有了显著提升。平时日均约500人次,周末、假期日均可达到1000人次。”奇特冰雪乐园负责人周炜说,目前来玩的80%都是年轻人。
近年来,年轻人对滑雪的热爱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2-2023雪季,27岁至39岁冰雪运动爱好者占比58.4%。滑雪已然成为冬季年轻人的运动新宠。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滑雪”,大量年轻人分享着滑雪技巧、装备,拍摄滑雪美照,寻找滑雪搭子。小红书上,冰雪运动的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超过2000万次。
“充满passion!”在卢超看来,滑雪的刺激感十分解压,能让人放松心情,雪道上的“速度与激情”,让自己充满成就感。
聊天之余,卢超还向记者分享了单板和双板的不同玩法,以及浙江各地滑雪场的出游攻略。通过滑雪,卢超结交了不少“雪搭子”,大家会经常在群里讨论哪个雪场好、哪里设施完善、哪个时段人比较少,甚至还自发组建了各种滑雪拼课群。
如今的滑雪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成为年轻人社交、休闲的新时尚。
冷资源释放热活力
在先进制冷技术的加持下,一批拥有制冷、造雪、雪道设计技术的雪场在南方建成。依托山间地形坡度铺设户外滑雪道,或是用制冷设备控温,确保室内滑雪场的零下适雪温度。
当温度、地势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冰雪运动也有了“南展”的底气。甚至南方小土豆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门口快乐玩雪,滑雪体验并不亚于北方。
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在2023-2024冰雪季,以上海、浙江和江苏等省份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明显增加,已跻身全国第二梯队。
浙江更是成为2024年滑雪游热度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热度同比上升7倍。如此浓厚的滑雪氛围正带动冰雪延伸产业的发展。
温州开起相应滑雪培训机构,为初学者提供低成本的滑雪“初体验”。在奇特乐冰雪世界内的滑雪培训中心,推出个性化服务,有1个小时的专业教练教学,也有多课时的小班化教学。
“双板滑雪更适合初学者,不过超过三分之一的新手会选择难度更高的单板,因为单板更容易出片。”周炜告诉记者,目前机构内有十多位教练,每年都有来报名培训的人,从入门到进阶都有。
市民桃子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滑雪初体验,她表示体验感不错,上了一节课就会前后推坡,新手小白也能快速入门。
除了爱滑雪的年轻人,来玩雪的孩子也在增加。不久前,奇特冰雪乐园办起冰雪研学活动,除了在娱雪区撒欢,还能了解浙江冰雪产业,浏览“我心目中的冰雪大世界”主题画展,让青少年在室内雪地里收获知识和快乐。
在产业链以外,冰雪经济对于扩大消费也正发挥积极作用。本是旅游淡季,开在文成的天鹅堡室内滑雪场和绿水尖户外滑雪场周边的民宿、农家乐也迎来一波热潮。
冬季虽寒,冰雪经济释放出的热活力不容小觑。当前,全国的冰雪产业正驶入快车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在2024年约达到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冰雪不止于运动
冰雪的热度仍在攀升。瑞安九龙冰雪乐园也赶在这个冬天正式开业,将夏天露天游泳池爆改成冬天冰雪乐园,既填补冬季旅游空白,又满足周边游客的玩雪需求。文成绿水尖滑雪场所在的铜铃山镇正以滑雪主题为核心,打造雪地火锅、小火车、北欧风露营基地等类型丰富、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建在海拔1168米发高山上,滑雪的同时还能偶遇南方罕见的雾凇。
与热度一同攀升的还有大家对冰雪玩法的期待值。在社交平台的“滑雪”攻略贴中,网友小徐就更贴求推荐“要玩三天,除了滑雪还能玩些啥?是否有温泉?有哪些当地特色菜?”
去过全国十多个滑雪场的资深滑雪爱好者小特则发帖许愿,希望适当增加中高级道等配套设施服务来提升滑雪体验。
那么,冰雪产品的着力点应放在何处?
纵观市场上的冰雪游主要分为冰雪观光游、民俗体验冰雪游,以及包括滑雪在内的冰雪运动,在融合发展中正逐渐形成“滑雪+文化”“滑雪+旅游”“滑雪+赛事”等多样化延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冰雪游应加强科技引领和文化创意的力度,发展夜间经济,提升产品的丰富和多样化程度,培育冰雪资源富集区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要让更多青少年参与,促进“体验式”滑雪到高频滑雪的转换。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中加强冰雪项目用地保障、发展竞赛表演产业、夯实冰雪人才队伍等,来破解制约冰雪运动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
冰雪经济产业背后涉及文化创意、教育培训、餐饮住宿等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可见,冰雪在满足群众运动休闲需求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第三产业,发展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一举两得。
来源:潮新闻
原标题:冰雪经济,如何升“温”?
记者 谢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