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艺术乡建唤醒“诗画田园”

艺术乡建唤醒“诗画田园”

温州网 2025-01-11 08:53:00

温州网讯  日前,“文特派·诗栖居”——2025永嘉鹤阳诗村文化视觉化展览正式开展,此次展览是鹤阳村有史以来第一个有规模地介绍文化乡村建设成果的展览,展览背后更多的是各方力量在用心谱写鹤阳艺术乡建的美丽华章,从而为复兴诗村注入文化力量。

走近古村,鹤阳用艺术乡建来复兴诗村的故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俯瞰鹤阳村

第一妙招

请艺术家驻村

总策展人潘罗敏在开幕式上发言

该展由温州市级文化特派员、温州市派驻鹤阳村第一书记黄建峰发起,当代艺术家潘罗敏为总策展人,温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谢修亥为展览顾问,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辜居一作为学术主持,鹤阳兰台诗社副社长蔡节等共同参与策划。潘罗敏在开幕仪式上说:“‘山水灵韵,诗性栖居’是鹤阳诗村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我们此次文化乡建工作努力的方向。文化艺术乡建是一件长期事业,欢迎国内外文艺工作者来到永嘉鹤阳诗村。”

鹤阳村,作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裔的聚居地,村内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是永嘉“诗画楠溪”“耕读文化”的具体体现,荣获“中华诗词之村”美誉。然而斗转星移,曾经的“诗村”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近年来,“千万工程”的不断深化,提升了鹤阳村的村容村貌,村里的文化内核也亟须重塑。

鹤阳村鹤湾红枫古道

黄建峰是温州市人力社保局社保中心党组织专职副书记,也是市里派驻永嘉县鹤盛镇鹤阳村的第一书记。去年6月,黄建峰入选全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挂钩服务的正是他担任第一书记的鹤阳村。

黄建峰发言

邀请艺术家驻村是他的第一个妙招。潘罗敏就是首位入驻村文艺评论家“开放工作室”的艺术家成员。潘罗敏是资深策展人,对西方当代架上绘画表达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这次他的工作室挂牌成立,他还邀请了数位各地艺术家共同了解和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鹤阳诗村艺术乡建研讨会

去年6月22日,在黄建峰的组织下,鹤阳举办了一场“鹤阳诗村艺术乡建研讨会”。多位油画家、音乐人、艺术疗愈师等一批艺术工作者齐聚,为该村的文化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钱继奔建议,艺术家或乡建参与者应与村民建立联系,倾听村民诉求,与村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参与村民的日常活动,如农耕、手工艺制作等,了解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同时,艺术家还可以设立工作室或艺术空间,邀请村民前来参观和交流。

厚植情怀

守住诗村“灵魂”

展览现场

展览第一单元“鹤阳诗史”和第二单元“鹤阳人物志”,是由鹤阳兰台诗社副社长蔡节负责,因为他本身就是诗人,对鹤阳的诗史如数家珍,再加上他是鹤阳村女婿,对鹤阳感情颇深。为了办好展览,蔡节策展期间,几乎都是天天熬夜校对展览文稿。

温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谢修亥是鹤阳村里的文科状元,先前主编了《鹤阳诗词选编》。他说:“鹤阳村历代文风鼎盛,诗人辈出。据《永嘉鹤阳谢氏家集考实》一书载,从宋末到清朝共收录38位鹤阳谢氏诗人,诗文达220多篇,题赠鹤阳的作者达92位,诗文也达200多篇。” 

第三单元鹤阳图像志

第三单元,鹤阳图像志——冉涛涛、钟博文视觉影像双个展,两位摄影师在鹤阳诗村开展图谱式的摄影采集工作,收集了80余位鹤阳面孔。

去年12月13日,天还没亮,冉涛涛和钟博文就背上背包,出发去温州,去赴一个和鹤阳村的摄影约会。

到了温州南站,黄建峰早就在那儿等着他们了。黄建峰那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一下子就把他俩的疲惫给赶跑了。

冉涛涛分享了为鹤阳人拍照的故事。第一个拍照的是个中年大叔,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生活的味道。后来又有几位爷爷加入进来,一开始大家都不太愿意尝试,但慢慢地,拍摄鹤阳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拍着拍着,冉涛涛和钟博文发现鹤阳村照片里没有年轻人,这个以诗闻名的传承之地,竟也留不住年轻人,只剩下这些老人家还坚守在这里。

鹤阳村民肖像照

他们突然明白了,这次摄影任务的意义,就是要把鹤阳村的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和回忆,也是办展的核心意义。

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对古村历史的一次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期待。村民们的故事讲述着岁月的沧桑和坚守的温情。

其实,诗村里的人才是诗村的灵魂,像谢修亥、蔡节这样人才对诗村厚植情怀,而冉涛涛和钟博文外地艺术家,更是推动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古村。

为了充分利用鹤阳村的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黄建峰提出了“诗性栖居·艺术乡建”项目。该项目围绕“诗学传承”“诗意造景”“诗歌与艺术”“诗歌与音乐”四大版块,绘就文化新图景,打造鹤阳村独特的“诗”意乡村品牌。

从诗词文化研究拓展到艺术展览、乡村音乐节、名家采风活动等,鹤阳的文化活动出新出彩,比如以“诗词+农技研学”为抓手,开展了“诗村寻诗”等研学活动;推出暑期“时习堂”项目,推出系列美育实践活动,丰富村内儿童假期生活;举办“星空下的乡村音乐会”,村民和音乐人在星空下一起歌唱;开展“山海之约·诗韵流长”文化特派员文化“走亲”活动……

艺术家在写生,村民在围观

潘罗敏认为温州艺术乡建要真正做好乡村振兴,首先要找得到在地的文化源头和线索,而不是凭空直接制造“网红文化”。鹤阳诗村属地较小,但外围的文化圈非常强大,它的真正影响力都在外围。在鹤阳构建的不是“网红村”,而是海德格尔式的“诗意栖居”。

黄建峰给鹤阳村学生发放书包

而黄建峰认为,网红村只是一种热度体现,但重要是“长红”。艺术乡建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方式,前提是村庄先要有足够的“艺术性”,如美、有特色、村民参与度高、更适宜人栖居等,才会有长远的社会效益。

鹤阳谢公亭

村民在放牛

白天,艺术家们笔落乡野、泼墨挥毫,村民停驻围观、学习欣赏;夜晚,繁星点点,田间音乐会上,村民和音乐人一起唱歌跳舞。鹤阳在诗词里醒来,在诗与烟火之间,也让人逐渐向往古村生活。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艺术乡建唤醒“诗画田园”

记者 戴卓蕾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