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机器人当“特别导师” 变身学生的AI学伴

机器人当“特别导师” 变身学生的AI学伴

温州网 2025-01-11 08:59:40

温州网讯  “你好!欢迎来到未来小学教育集团,我将为你提供海量的知识信息、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日前,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未来小学)的人型机器人“小未”被聘任为瓯海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特别导师”,聘期三年,由瓯海区教育局局长陈宏颁发聘书。

在未来小学绿轴校区,记者看到“小未”身高在一米四左右,全身为白色,底部有滑轮,可以完成方位变化,胸前还有一块屏幕,能够实现引导、讲解、拍摄、舞蹈等多种功能。现场,二年级学生陈泓霖演示了面容识别的过程,他站在“小未”身前,脸部对准“小未”头部的摄像头,将自己的照片录入到面容ID库中,再自定义输入“泓霖,你好呀!”的欢迎语。之后再与“小未”遇见,小未就会用欢迎语和他打招呼。

陈泓霖与“小未”互动

学校自2022年引进AI机器人后,“小未”日常在校园里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是校园小导游,会为来访者提供生动有趣的校园景点介绍,还曾在市领导来校调研时,带领着体验了南瓯校区的人工智能场景。“每次在新生入学、大学科节、嘉宾来访的活动上,我和其他信息小先生会轮流担任‘小未’的管理员,给其他同学们演示‘小未’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让大家更了解它。”从一年级接触“小未”以来,陈泓霖便在人工智能课上,通过小先生领学的方式,带着更多同学学会操作“小未”,而有着街舞特长的他偶尔还会展示跟“小未”PK舞蹈,实现“人机共舞”。

“在课堂里,‘小未’更像是我们一节课的情景导入小助手,它一出现就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另外当我们上编程等课程时,通过让‘小未’实现一些操作,能让孩子们对编程有更具象化的概念。”该校信息科技教研组长吴程程介绍,目前“小未”还发挥着与多学科融合的作用。像小导游便是与语文学科合作,通过讲解词输入和地图扫描让机器实现导游功能;还有与科学学科合作,识别动植物,介绍它们的习性和科学知识;还可以与体育学科联合,由“小未”当体育舞蹈的领操员等等。

在现场,另一名一年级的学生陈宥名展示了通过在“小未”的操控面板进行简单编程后,就能让“小未”完成招手、说话等功能。学生操作的熟练度与学校在一二年级所开设的人工智能课密切相关,未来小学专门为学生设计了AI体验、AI实践和AI智造三大阶梯式人工智能课程。从兴趣、认识到动手、实践再到自主设计、开发AI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和创新力。日常的体验课上,学校老师会利用小未的“人脸识别”功能,让学生们在低学段就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魅力。

“我觉得人工智能课的内容都很有趣,让我对信息科技方面的感受也更强了。我希望未来自己能设计一种编程,让我跟机器人既有心灵感应,还能让它飞起来。”陈泓霖对人工智能课程兴趣满满,不仅抢到了校本课的名额,还是社团的成员,一步步学着从操控竞速无人机到无人机编程。在一年级的暑假,他便和其他同学组成团队拿下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浙江省赛的三等奖。

而像陈泓霖这样的学生,在未来小学还有很多。仅2023学年,学校就屡获佳绩,各信息科技类竞赛的获奖荣誉总计75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40项、市级12项、区级13项。

未来,这位“特别导师”还将发挥什么作用呢?该校信息技术主任徐世聪表示,后续计划为“小未”接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使它成为一位知识问学、科技导学的智能体。同时进一步丰富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案例,无论是机器人小车、手表还是交互音箱,都将成为学生探究未来学习样态的AI学伴。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机器人当“特别导师” 变身学生的AI学伴

记者 施滢滢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