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如何缩小“三大差距” 让共富梦想照进现实?

温州如何缩小“三大差距” 让共富梦想照进现实?

2025-01-22 08:43:00
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在城乡融合发展和百姓共富等既民生又重大的话题上。

  温州网讯 从乡村振兴到城乡融合,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勤劳致富的果实?乡村产业如何做大做强?何处发力能更好地加速缩小“三大差距”?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在城乡融合发展和百姓共富等既民生又重大的话题上。

  县城,一头连着大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融合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枢纽。

  去年,平阳成为首批调出浙江山区26县名单的三个县之一,今年,该县强力打造经济强县,市人大代表刘伦里认为,受限于历史基础,平阳和发达县、工业大县差距还很大。为巩固好平阳发展成果,他建议将平阳宠物皮革产业纳入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鞋业产业培育体系中,支持平阳构建皮革皮件全产业链基地,充分挖掘平阳宠物皮革在温州鞋业大格局中的价值,推动产业协同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针对平阳印包装备产业链结构特点,帮助招引、培育“延链补链强链”的上下游产业项目,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整个产业迈向更高能级。只有工业强县,百姓富足,才能真正缩小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不在于“建成”一个又一个高楼大厦,而在于如何把乡村与城市的功能和资源打通,让农村的优势产业得以孵化、发展,最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流动。

  “共富工坊”已然成为温州城乡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切入点。但随着共富工坊数量的激增,也暴露出了一些漏洞。市政协委员徐克美提议加强共富工坊的统筹管理与创新盈利模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强化运营推广与数字化转型,拓宽市场渠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参与度。明确农民在工坊运营中的主体地位,合理确定农民的收益分配比例,以确保其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至关重要。市人大代表徐宁的建议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提质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建好浙南作物育种等省级重点实验室”不谋而合。他建议将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纳入市级招商引资总盘子,引导禽业、种业、粮油业、农技农机业等现代农业企业落地农科城发展,协同提供完善的农业生产服务。并且,以园博园建设契机,引入省、市级创新创业赛事,加快推进农科城现代化农创园建设,打造集教育科研、人才引育、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航行需要更强大的动力。乡村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加入,正是推动乡村从“重建设”转向“精运营”的重要力量。市人大代表欧苗苗建议精准提级管理乡村职业经理人,并为其制定详细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具体职责。要在乡村全力建立“三个库”,即资源库、人才库、项目库,解决“运营什么”“谁来运营”“怎么运营”的问题;由温州市级或各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打破地域限制,统一规划与整合乡村资源,如此,让更多的专业人士运营乡村,乡村全面振兴进入升级版。

  缩小“三大差距”,就要一体化推进“强城、兴村、融合”,着力实现更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大胆创新,更需要精细管理,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深化资源整合、优化利益分配,才能让城乡融合的蓝图真正落地生根,让共同富裕的理想照进现实。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今日关键词:缩

  缩小“三大差距”,让共富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 潘圆 吴笑鸣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