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名温州成年人中就有3人超重 医生提醒: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
温州网讯 每年的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抽样调查显示,2024年我市18周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2.51%,肥胖率为10.26%。另外,27.27%的人属于腰围超标的中心型肥胖。
70~79岁超重率、肥胖率最高
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各年龄段来看,温州70~79岁超重率、肥胖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体重管理逐渐成了问题。
温州市成人慢性病患者中超重率、肥胖率比普通人群高。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超重率达44.26%、肥胖率17.09%;糖尿病患者中,超重率42.38%、肥胖率16.37%;冠心病患者中,超重率43.64%、肥胖率14.55%;脑卒中患者中,超重率47.30%、肥胖率17.74%。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慢病所相关负责人说。
体重超100公斤的他多种疾病伴身
医生表示: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减重不等于饿肚子,要科学减重。
邹先生(化姓)今年50岁,一年前,身高1.72米的他还是一个体重超过100公斤胖子,经过一年的减重,他现在已经成功瘦了33公斤。
“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胖是一种病。”邹先生是一名体育老师,因为动得多,所以吃得也多,还总感觉吃不饱。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慢慢变胖。到了30岁,他已经到了90公斤,因为肥胖,邹先生晚上开始睡觉打呼噜,呼吸不过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随之而来。而一次单位组织了献血活动,说他的血不合格,那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要减肥了。
之后,吃减肥药、节食、运动,邹先生都试了一遍,但是因为胃口没有变小,最后反而又胖了10公斤。一次意外车祸,邹先生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了好多医生,知道了问题的根源还是肥胖,于是下定决心前往温医大附二院减重代谢中心就诊。
2024年8月7日邹先生接受了减重手术,医生通过腹腔镜将胃的大部分切除,胃容量缩小至60~80毫升左右,减少分泌刺激饥饿感的饥饿素。减重代谢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步建说,手术不会改变胃肠道的生理功能,食物消化和吸收都能正常进行。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邹先生高血压、高血糖得到了显著改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重度低氧血症也得到了有效缓解。7个月过去了,邹先生现在体重已经固定维持在70公斤以下。
肥胖患者需要长期系统全面干预
“我们中心每个月要接诊100多位想减重的病人,其中以20至30岁的女性为主。”潘步建说。记者了解到,去年减重代谢中心接诊的20~29岁占49%,30~39岁占25%,其中最重的有150公斤。记者注意到,13~19岁的患者也占了6%,一名12岁的小患者体重达80公斤。“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于肥胖存在误区,觉得胖一点没什么,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胖点有福气,其实肥胖是一种病,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潘步建介绍。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指出,肥胖可导致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并增加总体死亡率,还与各种慢性病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甚至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肥胖列为“流行病”之一。
“肥胖是遗传、膳食、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其他多种因素导致的长期能量过剩的结果,想要依靠药物、‘躺平’减重,并不可取。”潘步建表示,减肥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如果确实需要减肥,也不能随意服药或是节食,应到正规的医学减重门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内分泌科医师、营养师会根据个体情况订制减重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干预和长期跟踪指导,帮助患者进行科学、安全减重。据悉,自2024年底温医大附二院减重代谢中心开诊以来,已经有超百名肥胖和代谢病患者经过医学体重干预,各项代谢指标恢复正常,重新回归健康生活。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每10名温州成年人中就有3人超重 医生提醒: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
记者 王春霞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办工作指挥部全体会议召开
要闻03-05
-
温州有1人、3个集体获全国表彰
社会03-05
-
温州“夜宵顶流”小龙虾,抢“鲜”上市!
社会03-05
-
野生动植物“家底”公布!温州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
社会03-05
-
退役军人可免费乘坐温州S1、S2线
社会03-05
-
90万斤甜蜜上市获好评 苍南沃柑更名“瓯甜柑”产销两旺
社会03-05
-
22岁小伙吃成440斤大胖子 11天“甩肉”40斤
社会03-05
-
瞿溪会市,满载浓浓“乡味”
社会03-05
-
20万元珠宝在高铁上遗失 温州北站派出所高效寻回
社会03-05
-
瑞安东源村:以新文创传承老技艺
社会03-05